《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23节作者:
皇帝不称朕 日期:2013-12-23 11:05:14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八 乘隙投石(2)
永乐十五年初,黄俨随圣驾去了北京,部分因为他极力游说的缘故,朱棣北行时,带着第三子赵王朱高燧一起北上。
高燧与他二兄汉王高煦在同一年封王,两人都是年已长成的亲王,按照洪武爷的旧例,他们就不该继续留在京师了。他们的皇叔们,包括父皇朱棣,都是在十几岁上就已就藩。但汉王高煦一心夺嫡,他不想离开父皇,先封他到云南,他怨怼说:我无罪而受贬。改封他到山东青州,他还是赖着不走。而父皇却讲究他、宠惯着他,并不强迫他“之国”。高煦遂利用他在御前活动的便利,一方面拉帮结派,将许多勋戚武臣拉入他旗下,为他争夺储君之位站脚助威;一方面他用尽心思,巧诋长兄皇太子高炽。使永乐前期朝廷政争激烈,很多大臣被牵连进去,遭到罢官贬谪的下场,甚至枉丢了性命。
一切,都在永乐十五年决策迁都北京之后,尘埃落定,朱棣终于将跳梁跋扈的汉王高煦撵出京,打发他到新的封地山东乐安州。不知道“乐安”二字是否向心怀野心的老二暗示:你好生在此乐居吧,切勿再存非分之想。朱棣在北行之时,逼令高煦一起动身,几乎是押解着他到封地去的。在明眼人看来,一直自诩为秦王李世民的高煦在政治上是彻底没戏了。
但朱棣却做了一个令人再起猜测的举动:亲王在京,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已有高煦的前车之鉴在,为何他仍将赵王高燧带在身边,不把他打发到封国去了?
所有人都知道,三皇子高燧最得皇帝宠爱,莫非皇帝在对高煦失望后,如京师官场所盛传的,又复属望于这位老幺儿子?如此,则皇太子仍无法摆脱危殆困窘的境地。许多人为此大起揣测联想,议论纷纷,但无人敢谏。
赵王高燧在靖难之役时,在北平辅佐他兄长世子高炽,永乐初被封为亲王后,长期在北京居守,这时他的地位开始凸显出来。但如前文所说,永乐中期前,朝政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朝廷与东宫、太子与汉王,赵王还低调地隐在幕后,不成为百官关注的焦点。
高燧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但他把三双筷子(筹策)在桌面上拨来拨去,发现自己根本无力与长兄太子与二兄汉王逐鹿,况且两位兄长争夺正烈,双虎相斗,他何必亦入山搏虎,不妨暂作壁上之观。
最关键的是,高燧深感自身实力薄弱,无法与兄长抗衡。
他年纪小,又不像二哥那样善战,在靖难之役中没有立下军功,而在后方守城调度之功则是他大哥的;他无论在军中还是朝臣中,都毫无基础,百官在站队时,谁也没有想到还有一位不甘寂寞的三皇子!
赵王高燧多文善思,却只能把满腔才情消耗在吟诗作赋上。在文艺之事上,往往寄托了两种情怀,一为激奋,一为失意,我们的“非著名诗人”赵高燧的诗里,正浸满了无尽的哀怨和悲情。
但当汉王高煦突然失意,被剥夺了竞争权后,高燧忽然看到了新的希望。
有些地方把家里最小的儿子称之为“老儿子”。“老”者本是不必劳作、安享晚年之人。最晚出生的儿子,因为年龄小,最易得到父母的格外爱护,有什么家务农活,都尽哥哥姐姐们去做,他只须在家高卧,就如同退了休的老人一般,所以称为老儿子。
永乐皇帝的老儿子高燧,也是最得父亲溺爱,而皇帝之偏爱,对于臣子,还是皇子,都是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本。正因为太子高炽这方面资本太薄,所以长期地位不稳;而汉王高煦正倚仗着父爱的“本息”丰厚,所以才敢于向储君挑战。
但两位兄长得到的父爱,都不及老儿子高燧。当二兄失败后,高燧作为最得帝宠的皇子,他的地位自然而然地凸显在聚光灯下。皇帝不把他打发出京,而是留在身边,一如汉王高煦,自然容易让人产生合理推想:皇帝是否对赵王存有新的期待?一些投机客便不失时机地向赵王示好、靠拢,分一部分赌注在赵王这边,将来不管哪位皇子即位,都可以做到稳赚不赔。
但毕竟皇太子担任储君很久了,且他抗拒住了猛烈的攻击,顽强地生存下来,故此举朝倾心,为万民拥戴,在汉王高煦失败后,仍怀二心的人已不太多。
赵王高燧真正的拥趸,其实主要是宫廷里的阉奴宦官,而他最能依靠的,则是司礼太监黄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