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放歌:我在海上40年》
第28节

作者: 大海文侠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路路上,我想着医院里抬着尸体游行的情景,心里像着了火一样灼灼不安。那天根来子的胳膊和腿摔断了的时候,我把他送到这家出事的医院。当时医院里挤得水泄不通。抱着孩子输液的,推着轮椅上的老人进急救室的,抬着担架风风火火送上救护车的。挂号、划价、交费、取药,患者忙做一团,医院乱作一团。小孩的哭闹声,疼痛难忍的呻*声,埋怨声,咒骂声,混成一片。
  我皱着眉头看着这些:唉。现在莫非真的到了末法时代,怎么医院里天天都有那么多的病人?将本该清寂得如同深山古庙的医院,拥堵和噪杂的像车站的广场和码头的堆场。
  整天在这样的环境中为病人看病的医生,怎不心乱如麻,烦恼至极。天天看着那些病病歪歪、哼哼唧唧的密密匝匝的病人,别说看病,看人都心烦。心一烦,当然就敷衍了事地对付。小病对付对付,不碍大事,但根来子是骨折,可千万对付不得。需要找个认真负责的医生治疗。母亲说,老婆婆有接骨捏骨的祖传的医术和秘方,医道之高远近闻名。甚至骨科医院的高手都拜她为师,向她请教。

  张婆婆家住在郊区农村。我带着根来子,开车去看她。自从做了跨越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后,杂事缠身,很少到郊区去。辞了工作,虽然钱没有了,但却自由得想上哪儿去就上哪儿,想什么时候走,抽身就走。出城一个多小时,就进了张婆婆的村子。

  村子像个世外桃源,整齐而干净,前后两条街用不宽的柏油路相连。路两边栽着垂柳。柳丝低垂到地面。开春了。万物都待复苏。垂柳吐出绿豆小的嫩芽,变得更加柔软;地里的庄稼也泛出嫩绿色。有那向阳之处的树花,虽然尚未开放,却也是枝条含苞欲开。就是在向风之处的梨树、苹果树的枝条,也都浸满绿色,开始变软。一切都清新,一切都温暖,一切都泛出清香味,甚至连地里的泥土。

  村里沿街的院子围墙,家家户户都种着美人蕉和秫秸花。许是墙根太暖和的缘故,美人蕉的嫩芽,竟向笋芽那样白嫩嫩地向上蹿长。秫秸花也长出了几片嫩叶。埋在院里的着葡藤已经出土,被院主牵引到葡萄架上,露出淡黄色的新芽。村后边是一条小河,河冰已经解冻,凉凉的河水泛着银光,缓缓地流着。向阳的那片河岸,也泛出绿色。冰水之中,有荷叶的嫩芽像笋尖一样迎击溪流。可以想象,盛夏荷花盛开时,小河的美丽景象。再后边,就是一片种着麦苗的庄稼地,麦苗在湿润的麦垄下复苏,好像要引领春天走来。

  村里没有城里车流人流的喧嚣,没有雾气瘴瘴的尘霾。一派自然的静寂。草儿,花儿,苗儿在地皮儿下悄悄地攀比,不声不响地钻出地面。地面开始反湿,软绵绵的。连凉风都按住冬天狂暴的性子,变得温存起来。这样的自然景象,这样安静的时空,多么适合看病和养病啊。怪不得古人看病都在杏林之下的乡间。
  也许张婆婆的医术太高明了,以至于影响了全村的风气:墙上的宣传画和标语都带着张婆婆乡间名医的特色。这家墙上画着张仲景看病,那家墙上画着李时珍问药,村前的墙上是是孙思邈行医,村后的墙上是华佗为关公刮骨疗髓的图像。要不就是介绍某种中草药的辨别,药性、产地和用途,或者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中药配方和煎制方法。
  张婆婆家是一座农村标准的四合院。因为看病,大门总是敞开着。门洞里有一座影壁,影壁下有个花坛,里边种着各种各样中草药的样本。这些被精心照料的草药,也都长出嫩芽。门洞两边的墙上,用白灰摸出两块一丈长、五尺宽宣传栏。宣传栏里用刚劲的魏碑体写着“大医之术”、“大医之诚”、“大医之体”、“大医之法”的内容。待我抄下来供看官欣赏:
  大医之术
  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大医之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嶮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做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大医之体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大医之法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许是来得太早的缘故,到张婆婆家求医问药的人不是很多。我和根来子在门洞外等着。根来子架着拐,一蹦一跳的念完“大医之术”、“大医之诚”、“大医之体”、“大医之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