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河流——一个乡野青年的奋斗之路》
第3节作者:
寒江雪鹤 接完电话,杜主任说,走,到苏总办公室。
杜主任是报社的办公室主任,他的办公室就和苏总隔了两个房间,一共十几米的距离,于弘毅感觉就像走过了千米之遥,他的心,慌乱着,想抓住什么,但又没有抓手,就那么悬着,挣扎着。
杜主任敲了敲门,听见里面有人喊了一声进来,便带于弘毅推门进去。
于弘毅见一位中年军官坐在办公桌后面,便知道这就是苏总了,他在杜主任后面紧笑着,往前弓着身,腰微微地往下弯着,手贴在裤缝边上。
“苏总,这就是小于!”杜主任微笑着介绍完以后便走了出去,苏总热情地和他握握手,然后小刘进来了,又倒了一杯新茶,接着退了出去。
“李台长给我打电话了,说你很优秀,我们这里正好缺个人,不知道你愿意过来吗?”苏总编说话快人快语,不绕圈子。
“愿意,愿意,我愿意!”于弘毅就像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叠声地答应着,他起身将李台长的推荐信恭敬地拿出来,双手递过去,一脸媚笑和真诚。
苏总编接过信,仔细地看完,然后笑了:“李台长看上眼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他是我的老领导,我是他的兵,他现在说的话我还是要听,不过你还是要跟我到社长那里走一趟,让他也把把关!”
听着苏总编的话,于弘毅心里的石头重重地落了地,可是最后一句,让他的心又像月球上的陨石,升了起来。
日期:2013-01-17 16:29:49
社长办公室在办公区域的最里面,中间隔着编辑部,苏总编在前面,于弘毅跟在后面,在走路的间隙里,他偷着向编辑部溜了一眼,发现有几个编辑在忙活着。
社长人亦很随和,简单地问了问家里的情况,问了问以前做什么工作,然后笑着对苏总编说,我看这孩子挺老实的,不错儿。
苏总编和社长聊了几句,便带着于弘毅出来了,在总编办公室坐了一会儿,苏总说,你先回去等通知吧,下周就能给你结果,于弘毅躬身退了出来。
小刘送他到门口,说如果有机会来,他再到这个门口来接他,于弘毅突然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也许,他骨子里有一种尚武情结。
他出门又转了向,反反复复几个冲锋,才找到公交站牌,他看了看时间,应该还没有到下班的点儿,薛光明没时间搭理他,他开始寻找书店。
没想到偌大城市,找个书店那么难,他最后找到了一个报刊亭,有许多杂志,他买了一本《读者》,口袋里立刻少了不少钱,说他囊中羞涩都是抬举他,至少是囊中羞愧
,愧对任何标价的商品。
暮色在不经意间飘来,等他把目光从杂志上挪开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立刻紧张起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黑夜意味着一种未知的恐惧。
说真的,他囊中羞愧得厉害,在外打工的表弟都有自己的手机了,他依然靠公共电话和外界联络,如果他不和薛光明联系,薛光明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想到这里,他立刻挤到公交站牌等候处,根据薛光明的嘱咐,坐上了开往山师方向的那趟车,好在这趟车没有让他再次伸展前臂,到了山师,他跳下车,找了一个公共电话,告诉薛光明他到山师了。
薛光明说刚从台里下班,正在往山师赶,让他在那里等一会儿。
日期:2013-01-17 18:55:23
于弘毅站在山师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他的心里有许多的感慨,如果逆流而上,他本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只可惜当年,为红颜,忍把功名换成了浅斟低唱。
他在高中读书时,遇到过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儿是县城长大的,叫马明哲,人长得耐看,成绩好,性格也好,没有一般小城姑娘的那种莫名傲气,和班里的这些乡野子弟,相处甚得,一度成为班里男生觊觎的对象。
于弘毅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从来没有希望这个姑娘能够喜欢上自己,只是有一天,这个姑娘跑到他的面前,跟他开口要了一张邮票,她负责班里的信件收发,喜欢集邮。
于弘毅想都没想,就把邮票送给了她,结果引起大家的过分解读,从那以后,于弘毅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小城姑娘,但是他明白,这个时候和她挑明此事,无疑是耽误她的前途,于是就压抑着自己的想法,最后搞得斗志全无,天天翻墙去看球赛,成绩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的晚上,他给这个姑娘打了一个电话,请她出来散散步。那姑娘倒也大方,爽快地出来了,走在县城的路灯下,他给她说了一句:“我喜欢过你!”然后转身走了,至于那姑娘是不是喜欢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这句话已经说出来了。
就像王子猷雪夜忽忆戴安道的故事一样,于弘毅也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问结果。他最喜欢的“何必见戴?”一语道尽了魏晋风流。
最后,结果出来,马明哲被武汉大学录取,于弘毅被鲁西师专录取,从此天各一方,不复相见。
他甚至想,如果当年自己考进了这山东师范大学,也是有资格追求马明哲的,说到底,放弃还是因为一种潜意识的自卑,骨子里的自尊。
想到这里,他再看“山东师范大学”这几个字,都在散发着隐秘的光芒,这光芒是一段流逝的岁月,折射出来的,有故事,更有创痛。
正在他浮想联翩之际,他看到,薛光明从公交车挤下来了。
日期:2013-01-17 21:02:53
薛光明从公交车上就看到了于弘毅,内心里有些纠结,他很欣赏这个师弟,但他感觉师弟这次来可能有些冒险了,在这个人才遍地的省城,居不易,立足更难,他想着只能是招待好,不让师弟留遗憾就行了。
他们见面没有客套话,直接去了米祥居,米祥居算得上是一个励志版的酒店,这个酒店的老板从摆地摊卖包子起步,一步步发展,终于赶在互联网创业大潮之前,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这个酒店做得最好的就是饺子。
走进米祥居的大厅,到处都是年轻的面孔,闪耀青春的影子,他们两个点了一斤饺子,然后又要了两个菜和两瓶啤酒,等菜的功夫,薛光明问起面试的情况,于弘毅简单地说了一下,因为没有把握,所以只说了六七分,正更加坚定了薛光明的判断:戏不大,这个潜规则盛行的时代,哪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吃饭的功夫儿,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这个城市的翅膀,于弘毅感觉这个酒店已经褪去了草根气质,上菜慢不说,服务员的态度也有些随意,不过饺子确实不错,分量足,味道正。
喝酒的时候,男人喜欢谈女人,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又把话题转回了读书时的风云女子们,这个时侯,薛光明突然想起来,张桦就在这个报社,只是两人一直没有相见,他告诉于弘毅,如果将来真的能如愿,可能会遇到他这个师姐。
于弘毅没有多问,凭直觉他感觉这个师姐不是普通的师姐,要不然薛光明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不会神情闪烁,学校里的师哥师姐师弟师妹往往最有故事,就像那句雷人的话一样:师弟,你要知道,师姐是我们的,师妹是我们的,你,也是我们的!
人群散去,消失在雨幕里,他们两个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回住处,这是一个两居室的房子,有一大半见不到阳光,所有的光鲜传说,抵不过半片屋檐,一切的理想,都要在现实里找到注脚,要不然无法落地,房子就是最好的载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