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河流——一个乡野青年的奋斗之路》
第4节

作者: 寒江雪鹤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谁能想得到,毕业于名牌大学,就业于体面单位的薛光明也要租房住,在很多老家人的心里,他们这些人早就是开名车住豪宅的阶层了,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简单的物质力量是这些“凤凰男”的阿喀琉斯之踵,都市青年,都是父母扶上马送一程,他们不但要自己找马,而且每个人都还拉着一辆车,这辆车里装满了故乡的亲人和友人,在这些人的眼里,薛光明们是他们的荣耀,亦是他们的进城驿站,不管有什么事情,不管谁进城,都在他们这里落脚。

  他们已经行走在城市里,却依然背负着最重的乡愁,这似乎是他们的宿命,城里人认为他们是乡下人,乡下人认为他们是城里人,他们是乡土上的出走者,城市里的陌生人,飘在半空中。
  薛光明说咱们去泉城广场逛一逛吧,那里的音乐喷泉非常好看,于弘毅感觉累了,便说不去了吧,还下着雨哪。薛光明坚持要去,于弘毅后来明白了师兄的心意,薛光明是怕他这次回去,恐怕没有再来的机会了,想到了这一层,于弘毅痛快地说好。
  两把雨伞,开在了雨中的泉城广场上,这两粒来自乡野的种子,终于在这个幕天席地的城市广场上,并肩行走在一起,他们光脚踏在水洼里,这坚硬的水泥地,成为他们扎根的土壤,他们要在这水泥地里开出花来。
  日期:2013-01-17 23:28:32
  第二天,于弘毅回到了家乡的小城,那座小城开满了牡丹花影,听起来充满了一种浪漫的诗意,但是诗意总是被现实消解,工作后的于弘毅发现他的青春根本无处安放,不要说和这个城市的牡丹一起绽放,就算是俯身做陪衬的牡丹枝子都不可得,因为小城太小了,容不下他们这些草根子弟的梦想,这块土地被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缠绕得坚硬无比,比起大城市的水泥地来,这里的地面是大理石做的,不仅坚硬,而且光滑,来自乡野之间的种子根本找不到萌芽的希望。

  他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心神不宁地等待着命运的召唤,每一次有人推门而入的时候,他都希望是来自省城的消息,但没有一次是,他又不能说透,只能在心里憋着,和时间较着劲。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笔迹清秀大方,一看就是女孩子写的,他很好奇,于是打开看,看完之后竟然有一丝心动,这封信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写来的,大概是说放寒假时,在家里的广播电视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感觉很有意思,就写来一封信探讨一下。
  这说来也是有意思,平日里于弘毅闲着没事儿的时候,也客串台里的广播电视报记者角色,没事儿就发几篇乡土性质的新闻,譬如说《雪梅打官司》,譬如说《李老汉“还魂记”》之类的,供读者们茶余饭后消遣。
  有一天,电视报编辑部和他约稿,让他写一篇反映采编人员生存状态的稿子,最好是现身说法,于弘毅觉得这样的稿子最好写了,他晚上在办公室里一挥而就,简直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然后发给了电视报的编辑。
  他发过去的第二天,电视报的编辑回话问:“写得很好,就是过于现实,确定要署真名吗?不怕难堪?”于弘毅说不怕,就署真名发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穷不丢人,丢人的是一直穷。
  这篇稿子就一字未改地发表了,于弘毅后来早晨提着暖壶打开水的时候,很多人见了他都问,真的这么惨?他点点头说,这已经是美化生活了,大家便哄笑一阵,散开。
  看完这封信,他又把那篇文章找来,大致地又看了看,感觉自己当时真是手巧,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人世命运,往往就在不经意的一个转身,这篇文章于他,就是如此。
  晚上,人都散去,他在灯下,慢慢地抚平报纸,让那些字符,都飞了起来,飘舞在他的面前,他喜欢这种孤芳自赏的感觉,他觉得这篇文章写出了他彼时的真实生存状态,有意义,他从来都是匍匐前行,就这一次,他大声喊出了,我要飞翔。

  日期:2013-01-17 23:40:11
  这篇文章在于弘毅的生命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篇文章的缘故,他认认识了一个影响他终生的人,所以,他底稿一直留着,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说这话时,我没有任何的矫情,有的只是过于沉重的踏实。
  那一年的夏天,毕业的歌声在校园里恣肆汪洋,一遍一遍,潮湿了我的眼睛潮湿了我的心灵,一次次的呼酒买醉,一次次的放荡形骸,因为我知道,自兹挥手去,将有很多的人今生不能再相见。
  幸运的是我和我宿舍的二哥、老六都留在了这个开满牡丹花影的小城里,避免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悲剧,他们两个留在了一所学校里,我则进了一家媒体,成了一个梦寐以求的记者。其他的兄弟则风流云散,各奔前程去了。

  开始扛着个摄像机到处跑的时候,心里兴奋得像涨潮的海水,一波还没平息,另一波又迅速涌来,有点和《焦点访谈》记者比肩的意味。可是当最初的懵懂兴奋象朝雾一样慢慢弥散在现实的阳光中,一切新鲜的感觉慢慢被一种工作的惯性所取代时,一种茫然便浮上心头,各种现实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面对的就是房子,福利分房是一段不太遥远的过去,但对我来说那已成为一段遥远的历史。世无福利房,遂使竖子漂泊啊,在一位老大哥的帮助下,我和几个同事在单位外面租了一处小院。开始了独自生活。

  大学时代的食堂尽管没有多少让人留恋的地方,但它也没有饿死我,但是现在我自己不做饭就有了饿死的危险,于是在烟熏火燎中,我悟得什么叫烟火人间,也许象牙塔中的景象是人生中的幻景,这里才是生活的全部。
  有一次过马路,我在路边等了足足有两分钟,脚下没敢动一步,只见马路上的汽车赛马一样,个个是风驰电掣,追风赶月,深恐我们这些用双腿做交通工具的人妨碍了他们驾驶的情致。我当时就感慨,照他们的速度,不出十年,全球的能源定将枯竭。好友笑我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药人的毒葡萄理论,我苦笑点头,说实话,我又何尝不希望拥有这样一辆让全球能源十年内枯竭的车子,只是有了车子后我不会用飞驰的车轮和行人抢道。

  上学的时侯从来没有考虑过太多的事情,只要考试能及格,逃课能成功就可以了,可是毕业以后就不一样了。星期天的早晨,我懒懒地躺在床上看蔡翔的《神圣回忆》,正在这时有人敲门,我起身打开门一看,是一妙龄女子,心说是不是找错人了,我怎么不认识这样一位女子啊,这难道是传说中的艳遇?
  她很客气的说打扰了,我说没关系,很欢迎打扰,紧接着便见她启朱唇,见皓齿,吐莺声,我想入非非地期待着天籁,可是她说你的房租该交了。我说工资尚未发放。家中柴米将尽,能不能宽限几天。
  她的柳眉上竖,说到明天不交就可以考虑搬的其他的地方去了,我—时间没有了话说,只能讷讷地目送房东婷婷袅袅的远去,但已经没有了罗袜生尘,凌波微步的想象力.只是考虑着明天向谁借借磨磨.把这个难关应付过去。
  中间到我二哥和老六所在的学校去过一趟,刚走到他们学校大门口,就见两个人面熟,下车一看,竟然是二哥和老六他们两个身着保安制服,站在门口检查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们的证件。我一时间觉的很心酸,站在那里半天没有动弹,再说大学生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贬值了,但学校也不用奢侈到用两个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来站岗啊,他们有他们的专业技能,他们有他们的人生期求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