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河流——一个乡野青年的奋斗之路》
第10节

作者: 寒江雪鹤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过了几天,编辑部一片轻松,原因是社长和总编都出差了,加上不出报,大家都在网上冲着浪,聊着天,整个屋里都响着令人愉快的噼里啪啦的打字声。
  张桦在QQ上和于弘毅聊着天,在聊天中,于弘毅惊讶地知道,社长的老家也生产萝卜。
  日期:2013-01-19 22:15:35
  白天一般就那么多活,晚上没什么事儿干,小王就像听章回体小说一样,经常要于弘毅讲金秋杨的故事。
  于弘毅可能内心里也纠结着,正好要找一个听众来倾听,于是经常就说一句:“咱们书接上回……”

  那天收到了信后,于弘毅赶回了学校,找到了马千里,告诉他说,老大,事情正在起变化,可能有些辣手,他们一般说某事棘手的时候,喜欢称作辣手。
  马千里听完,也像吃了辣椒一样,咝咝地抽着他的小烟卷儿,啧啧地说,兄弟,不好办啊,你现在喜欢也不行,不喜欢也不行,总之不行啊。
  于弘毅本来是想让他给拿个主意,谁料到马千里的反应很搞笑,一脸比他还纠结的神情,于弘毅说老大,算了,其他不说,毕竟还有兄弟在里面,再说我还想着那个姑娘哪,不谈这事儿了。
  马千里说,不谈也不行,现在是你不谈人家怎么办?一个姑娘家,把话说到了这份上,你总不能置之不理吧,总的有个态度吧,要我说,你要正确面对。
  马千里最绝的是,当他说完正确面对之类的话之后,于弘毅问,老大我怎么才算是正确面对啊,他就没词了,最后便说一句,人家可是好好的姑娘,你不要辜负了。

  于弘毅又悻悻地回去了,正在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儿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非典爆发了。
  日期:2013-01-20 08:50:21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作为每个出生在21世纪以前的中国人都忘不了非典时期的生活状态,大街上空无一人,救护车满城飞奔,凄厉的警笛漫天飞舞,美国大片里的世界末日一下子变成了现实。
  真真是人人自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怕是至亲骨肉,也要分出个一二三来,所有的人类情感在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都经过了再一次的砥砺和检验。
  于弘毅的学校早在五一前夕就下达了戒严令,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凭着自己的学生证(又称良民证)还能外出寄信和采购,后来风声一天紧似一天,大家到外面放个屁的机会也没有了,于是大家都觉的“萨斯”很快就会坐着火车来到我们学校了,他们满心里指望着列车员能把它作为逃票分子交给派出所,可是后来听说派出所也管不了它,兄弟们不禁地又对它景仰起来,觉的它确实很牛,比丨警丨察还牛,这种事情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又想见见这不畏强权的硬脊梁。

  佛讲心诚则灵,刚有这种想法没有两天,“萨斯”竟姗姗而至,明证是在凄厉的救护车笛中,一个政法系的女生被送进了全市最好的医院里进行一级监护,原因是她感冒后高烧持续不退。全校的空气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大家都像一堆无助的青蛙,眼看着毒蛇一步步逼近,但是毫无办法。
  这下子于弘毅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叶公好龙,原来那些整天说“萨斯”念“萨斯”的兄弟们这下子差一点给吓死,他们再也不宣称他们崇拜“萨斯”了,小脸一个个煞白煞白的,碰到哪个兄弟的鼻孔稍微冒那么一点热气就大惊小叫的要打120,他们忘了不冒一点白气的那叫死人,死人比“萨斯”更可怕,看这架势,这个时候哪怕是亲爹得了感冒,也得抓紧时间拉出去了活埋了心静。

  学校在一个毫无征兆的上午,贴出了封校令,从那个告示张贴的瞬间,所有在校外的学生一律不准进校,这下子苦了一部分外出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的铁栅栏外徘徊着,正所谓杜鹃休向耳边啼,等是有家归未得。
  恋爱了的还好些,一到饭点就有人送饭到铁栅栏前,隔着铁窗,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真正苦了的是那些单身汉子,他们基本上处在游荡的状态,不巧的是,于弘毅那天正在外面拍新闻,所以也回不来了。
  偏偏是有论文要写,这如何是好?方涛人老实厚道,但心眼灵活,他说你可以到你们学校做一个片子啊,主题就是抗击非典的,我给你联系。说完,他就打电话到学校的丨党丨委宣传部,宣传部一听,好事儿,来吧。
  就这样,于弘毅堂而皇之地扛着摄像机进校了,到了宣传部办公室,正好碰上学工部的张部长,张部长一看扛摄像机的于弘毅,立刻热情地上来握手,并亲热地说:“你们这些大记者,要常下来指导一下我们的工作!”
  于弘毅有些尴尬,他认识张部长,每次开会的时候,张部长都是凌然不可侵犯地给他们训话,他这样一亲热,搞得于弘毅很不适应,他担心张部长再有更亲热的话说出来,到时候不好收场,干脆就自报家门说,张部长,我是咱们学校的学生。
  满脸笑容的张部长收敛了一半笑容,笑了一半说,哪一年毕业的?于弘毅说,还没有毕业,正在电视台实习,张部长把剩下的这一半笑容也收起来了,说,这样啊……嗯……好……你先拍吧,拍完到我办公室,我给你开个进校证明,然后走了。
  于弘毅又很后悔说了实话,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和谐局面,他蜻蜓点水似的拍了几个镜头,就准备回宿舍了,就在这时,他看到了金秋杨和几个女伴,从他前面的教学楼里走出来,其中还有吴纯。

  “Hi,真是你!”吴纯高兴地走过来打招呼,金秋杨笑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于弘毅装作如无其事的样子,和她们说了几句,现在外面真紧张之类的话,她们就走过去了。
  晚上,马千里找到自习室里的于弘毅,交给他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并暧昧地笑了笑,然后走掉了。于弘毅打开小盒子,里面装了一个口罩,上面还有一个字条:“Be careful!”
  快要熄灯的时候,于弘毅和马千里在宿舍外溜达,于弘毅说,老大,我想好了,我们应该开始,我长这么大,还没有遇到过对我这么好的女孩儿。
  他们回宿舍的时候,刚从教室里回来的老九一见他就亲热地扑过来:“四哥,你没事儿吧?”
  于弘毅的心里,一阵挣扎。

  日期:2013-01-20 12:40:55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于弘毅从杜主任那里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800元,这个数目对他来说,已经不小了,因为他在电视台的时候,拿了整整12个月的300元。
  他之所以能到市电视台上班也是一个意外的偶然,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个扇翅膀的“蝴蝶”就是李台长。
  在于弘毅忙着在校园里暗恋姑娘的时候,陆主任他们正在电视台酝酿成立一个新的栏目,这个栏目主要考虑面向教育界,李台长看完他们的方案,沉吟了片刻说,你们不要老是从县电视台抽一些人过来,他们都是会油子,不容易有新的思路,你们不如招聘两个大学生过来,参与其中,可能会有清新的创意。
  很长时间里,电视台的招聘都比较混乱,央视当年开风气之先,为了解决优秀人才不受编制的困扰,他们发明了很多招聘的方法,比如:台聘,这个就相当于铁饭碗;部门聘,这个就相当于正式工;栏目聘,这个就是新闻民工了;其他聘,那就是顶雷的临时工和实习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