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45节作者:
随手太多 日期:2015-01-20 22:07:37
13 文王归国
周文王姬昌在狱中忙着演卦,远在周国的他的儿子、臣子们就着急了,本来去商国是当大官、挣大钱的,哪知道小命差点交待在商国了。这里就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周文王姬昌离开周国后,谁在周国主政?关于这个问题,现有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还得猜测。
个人认为,周文王姬昌离开周国后伯邑考以世子的身份在周国主政。
为什么提出以上猜测呢?逸周书世俘中说周武王成辟(就是当上了联合国主席)后,到太庙祭祖,“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逸周书的可靠性较之后期的文献要高,因为其成书更早。而且逸周书因为难入正统儒家的法眼,使逸周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儒家的篡改。当然逃避了篡改,同时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校勘,导致逸周书晦涩难懂。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是也。
从世俘的记载看,姬历的大哥、二哥,姬发的大哥伯邑考在太庙里是有牌位的。
太伯、仲雍的牌位,侧面说明了史记中关于他们让位故事基本是不可靠的。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很难说。徐中舒先生的殖民说相对更靠谱一些,但其中虞公的称呼又让人费解。所以很抱歉,我也给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对于其中有伯邑考的牌位,我认为,伯邑考就是周文王打算传位的世子,只是因为他先于周文王见上帝去了,所以才有姬发被立为太子,而后即位称王。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就先于他去见上帝的。
史记对伯邑考的描写是,周文王觉得姬发(即周武王)贤能,“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发为太子”,并且周武王即位时“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单看史记的记载,也解释的通。但是如果联系到逸周书的话,就解释不通了,缘何一个不够贤能的长兄还要放进太庙来供奉呢?周文王的弟弟不是都没有放进去么?
帝王世纪给了另一种说法。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伯邑考作为人质在商国当商纣王的御(就是司机),商纣王把伯邑考杀了然后做成肉汤赐给周文王喝,周文王就喝了。商纣王于是就说:“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关于皇甫谧的这个说法,史书上找不到辅证,颇有小说家言的味道,封神演义就以此为基础为伯邑考演绎了一段凄美苍凉的故事,基本可以认为不靠谱。
对于逸周书世俘中这句话的注释,有学者认为“邑”是世子、太子的意思,这个注释颇有道理。从武王之后周朝的王位继承情况以及周朝的宗法制来看,大概在周文王时期,周人就已经有了嫡长子继承制了。
所以,邑考的“邑”字应该作为世子、太子解。伯邑考从周文王姬昌即位就被立为太子,周文王去商国做三公时,伯邑考就在周国主政,不幸的是伯邑考早夭,先于周文王去天堂报到了。以至于周文王从大往小选择了姬发为继承者,这就是为什么伯邑考能够位列太庙的原因。
好了,该说说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们、臣子们是如何搭救他的了。说白了两个字,行贿。绝对是古往今来屡试不爽的办法,自古哪个不爱财?这可能是中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行贿、受贿案件,但是很遗憾当时没有检察院。周文王姬昌的大臣闳夭等人凑齐了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文马、有熊氏的九驷(三十六匹马)和其他的宝贝,通过商纣王的宠臣费仲(封神演义里也有这个人物)向商纣王行贿。
这里有几个氏族和一个人物需要交待一下,虽然对下面的讲诉影响不大,但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还是希望朋友们能知道。
有莘氏。朋友们还记得周文王的妻子太姒的出身么?对的,有莘氏。这个氏族是夏朝的后裔,是夏启所封,最初受封的是夏启的儿子。这个氏族和商周都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商汤的妻子、周文王的妻子都出自这个氏族,估计这个氏族盛产美女。周文王姬昌被拘,有莘氏帮忙也是很正常的。而且,作为夏朝的后裔,有莘氏更愿意帮助商朝的敌人。
有熊氏。
世本中说:“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
国语晋语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从这个记载看,炎帝、黄帝的部族都是少典部族的分支。黄帝姬姓,周人姬姓,那么周人与有熊氏定然是有着渊源的。有熊氏能贡献九驷,帮助周文王脱离牢狱之灾也是很正常的。
骊戎。应该是戎狄的一支,这从它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戎和狄在周初合称戎狄,是没有分别的,后来一支北迁,变成了北狄和汉时的匈奴,剩下的就成了西戎,这点吕思勉先生考证过,也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而徐中舒先生又论证过,匈奴就是夏人的后裔。这样看来,戎狄就应该是夏朝被商朝取代后,夏人西迁的部分。作为夏朝的后裔,骊戎帮助周文王也是很正常的。另外说一下,这个骊戎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女人很有名,这个女人叫骊姬,是晋献公的小老婆。晋献公有个儿子叫重耳,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故事很曲折,也很精彩,我们后面再说。
从有莘氏、有熊氏、骊戎这些氏族来看,周文王当时和夏朝后裔的关系很好,这些氏族也是后来武王伐纣时周人的忠实盟友。
再说费仲。
费仲在封神演义中被写成一个万恶不赦的奸臣,从而表示商纣王的昏庸,因为商纣王很信任他。其实费仲是商纣王的忠臣,他和商纣王的另外两个宠臣蜚廉、恶来同出一脉,牧野之战中他和恶来为商纣王战死,和奸臣搭不上边。而且他的氏族和商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不大可能背叛商纣王的,商纣王宠信他也是很正常的,且听我慢慢和你说。
商本是出自东北方的民族,曾经有一段时间定都于奄地,今山东省曲阜,就是后来西周鲁国的封地,这我们前面都说过的。
奄地本是少昊氏的居地,少昊氏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没有,但在其他古书中是有记载的,有的古书中少昊列为三皇五帝之列。少昊氏姓赢,是赢姓胞族的。
少昊氏有一个后代,名叫皋陶,皋陶有一个儿子名叫伯益。皋陶、伯益、大禹是帝舜的三个重臣,帝舜死后,大禹被推荐为新一任部落联盟首领。本来计划是皋陶接大禹班的,哪晓得皋陶急着去天堂了。于是,大禹死后,伯益被推举为下一任首领。结果大禹的儿子夏启把伯益赶下台,改公选制为世袭制,于是夏朝诞生了。据记载,伯益和夏启的王位之争很激烈,结果以伯益失败而告终,地下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
商人源出东北方向,曾以奄地为都,周灭商后奄地的淮夷曾支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这些都能说明商人很可能就是奄地少昊氏的分支,即使并非如此,商人也和少昊氏有着很深的关系,毕竟伯夷为夏启所败,夏又为商所灭。
据说,伯益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费地,所以伯益又称大费,是费国(有费氏)的始祖。他的后代有个叫费昌的,史记中记载,费昌是商汤重臣,为商革夏命立下了赫赫战功,“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么。而费仲、蜚廉、恶来就是费昌的后裔。蜚廉、恶来是父子关系,他们的后裔建立了秦国和赵国,后面再说吧。所以,司马迁“秦非子被赐姓赢”的说法明显是有问题的,秦国的赢姓本源于少昊氏。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周人的行贿工作还是很到位的。史记记载说:“纣大说(悦),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
看来费仲也是收了不少好处的,在里面说了很多好话的。于是商帝辛二十九年,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这里面我有一点是比较困惑的,把周文王放了就算了呗,为什么要赐给周文王弓矢斧钺(帝王赐的弓矢斧钺是征伐权力的象征),使周文王有征伐权呢?这不就是让周国自行壮大么?我想破脑袋,使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没有想明白,就权当商纣王犯“二”了吧。反正不管怎么样,周文王姬昌结束了他的狱中生活。
说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商纣王的“二”还在继续,他还早于项羽上演了一出老版“鸿门宴”。他对周文王姬昌说:“谮西伯者,崇侯虎也”,他早于项羽,那么项羽那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应该是学自于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父亲被商国国君所杀,自己又因为叹息了一声而被关进监狱,周文王姬昌对商纣王可谓是恨之入骨。我想周文王在监狱中就已经策划好七十二个灭亡商朝的计划了。
一出狱,周文王的第一个计划就实施了。他把洛西(洛水以西)周国的土地献给了商纣王,只求一件事情,就是去除炮烙之刑。商纣王一听,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立即同意了。他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有看清周文王的险恶用心。
从此,周文王收美名,商纣王受恶名。不断有诸侯远离商纣王,靠近周文王,商朝的领导权在慢慢地丧失。
周文王姬昌出狱后,受到了各诸侯的热烈欢迎。今本纪年中说:
“诸侯逆(迎接)西伯,归于程。”
周文王正一点点蚕食着商朝的权力。对此,商纣王一无所知,毫无防备。当然,为了让商纣王对他放松警惕,周文王还在下猛药。商帝辛三十年春三月,周文王带着当时商国叛国的使者来到商国朝贡,表达周国对商国的忠心,这让商纣王对他彻底放了心。
商纣王很放心,周文王很开心,他回国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在这个人的帮助下,周文王姬昌加快了颠覆商朝政权的脚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