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46节

作者: 随手太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25 14:45:14
  14 邂逅姜太公
  谈周革商命,谈周文王,姜太公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和周文王姬昌的邂逅,就如同姚广孝和朱棣的邂逅一般。但是姜太公的历史地位却远远高于姚广孝,被后世尊为“百家宗师”,儒、法、兵、纵横家都争着说他是本家人物,要是姜太公能从地底下爬出来估计要掐死这帮家伙。到了唐代,他的地位就更牛X了,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太公庙,就来国家出兵都要先去太公庙拜一拜。其实史书上对姜太公的生平叙述很少,估计就连司马迁知道的也不多,现在我们听说的很多都是传说,到了封神演义里就成了神话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按套路出牌,先从一个传说说起。

  传说姜太公用直钩在河边钓鱼,周王想请姜太公为自己当谋臣。第一次,姜太公派了一名仆人去请,姜太公将鱼钩上下闪了几下,接着念念有词:大鱼不上钩,虾米来干什么?仆人回来学给了周王听。第二次,周王派了一位官员去,姜太公又上下闪了几下,又念念有词:大鱼不上钩,小鱼来胡闹什么?官员回去又学给了周王听。周王见姜太公这么难请动,不知他有多大的架势,于是,自己专门沐了浴,更了衣,亲自来请姜太公。姜太公笑着说:“我老了不能走路了,只能坐你的车,并且要你老人家亲自背车我才能走动。”周王就一切都依了姜太公。背了一段路,周王感觉到四肢无力,实在背不动了,于是停下来对姜太公说:“我老了,只背了你八百步,实在背不动了。”姜太公说:“那好!你背了我八百步,我保你周朝八百年!这是天意!”果然,八百年后,周朝灭亡了。

  看到了吧,姜太公在我们国人心里就是一神仙下凡,甚至比神仙还牛,真怕说错了什么这哥们在天上打一道雷下来。言归正传,我们开始按套路出牌。
  姓:姜。
  氏:吕。
  名:望。
  字:尚。
  号:太公、太公望。下面会解释,从这里开始我们就按照现在的习惯叫他太公姜尚了。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的说法属于小说家言,我们只需要知道后世说的姜子牙就是姜尚就好了。
  出生地:史记上说他是“东海上人”,是一个很模糊的地方,大概在今山东、江苏一带,这个有点靠谱。博物志、水经注说他出生在东吕乡(今山东省日照县西),估计不靠谱,信不信由你,考证这个问题对我们这些屌丝来说也没啥意义,就别给那些考古砖家们添麻烦了。
  先祖:伯夷。此伯夷非彼伯夷,他是神农氏的后裔,据说是第十五世孙,曾辅佐大禹治水,做过太岳、四岳的高官。据说姜尚是伯夷的第三十六世孙。
  父母:搞不清楚。
  妻子:搞不清楚。
  子女:除了可以确定的丁公吕伋外,貌似还有个女儿邑姜是周武王的老婆,其他的搞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百度百科上他有那么多儿子,是百度帮他生的,还是考古砖家帮他生的?

  职业:据说当过屠夫、做过买卖,都很失败,现在还有个歇后语叫:姜太公做买卖,一样样赔本。当然也有成功的职业,而且很成功,就是当官,做到了出将入相,是西周齐国的开国鼻祖。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姜尚姓姜、氏吕,学者对此也基本没有疑问,就不解释了。只是解释一下姜尚的氏——吕的缘由。伯夷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在吕地(在今河南省南阳西),这就是姜尚吕氏的由来。用胞族、氏族的观点来看,姜尚出身于神农氏姜姓胞族、吕氏氏族。
  关于姜尚的名和字,主要是对于他的这个号“太公望”作何解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如何看待西周最初的“三公”。个人看法,史记对于“太公望”的解释是有误的,“太公望”的太公和望是要分开看的,古籍中多次将太公单用,即指姜尚。太公的“太”和太王的“太”是一个意思,都是太的本意——至大之意,后世的太师、太保、太傅都是依此而来。太公的“公”就是三公的“公”。也就是说太公姜尚至少是周朝三公之一,而且是诸公中地位最为尊崇的。

  史记中记载:
  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这个说法明显是不靠谱的,对太公望中“太公”的解释是有误的。如果史记中的解释是正确的,太公是不能单用的。而且,史记索隐里说“太公”是周太王的父亲号,但那时候周国还在豳呢,哪里来得周的说法。
  古文献中,对姜尚的称呼主要有:太公、太公望、师尚父。这样看来,望是名、尚是字是最合理的解释。古时,“父”常用于字后表示男性。

  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姜尚这个炎帝的后裔,已经不止三代了。像刘备那样,虽然是个皇族(如其所说的话),但一生下来只是个穷鬼。估计这个家伙是个偏科生,谋生的本事就学会了一样——当官,其他的统统的不行。当屠夫,猪杀不死;做买卖,从来没赚过…;和韩信年轻的时候有的一拼。传说连他的老婆都崩溃了,做梦也没想到嫁了个这么笨的老公,直接离婚了,后来姜尚发迹了以后,他老婆又想破镜重圆,姜尚就泼了一盆水在地上,让他原配把水捡回盆里去,这就是覆水难收的故事。

  尉缭子里说姜尚到了七十岁才遇到周文王,其实是不靠谱的,但是姜尚年轻时一事无成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司马迁就说他“盖尝穷困,年老矣”。关于周文王和姜尚是怎么勾搭上的,史记里给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姜尚渭水垂钓,周文王出去打猎的时候遇到了他,接下来俩人一见钟情,传为佳话。
  第二种。姜尚曾经在商朝为官,发现商纣王昏庸无道,于是弃商投奔了周文王。
  第三种。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散宜生、闳夭听说姜尚是个高人,于是请他出山,帮助解救周文王。姜尚也听说周文王贤明又善养老,就出谋划策搭救了周文王,从此在周国为官。
  三种说法都给出后,司马迁同学来了句“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说白了就是司马迁也没弄清楚哪个说法是对的,于是他也耍起了无赖,有点无奈,也有点自欺欺人。需要是注意的是,“文武师”的意思是姜尚当了文王、武王两朝的师,师是官职,不是老师的意思。师这个官职是后世的太师、少师的祖宗。
  以上三种说法,最普遍的、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种说法,这也是今本纪年中的说法。我们就把这个说法详细讲讲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