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率领的右路军十万人马进展十分顺利,明军一路招降纳叛。侦知元顺帝驾崩,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在应昌继位的消息后,李文忠兼程进兵应昌,打算一举倾覆其巢穴,他很想复制常遇春奇袭元上都开平的骄人战绩。
爱猷识里达腊及时向北逃跑,李文忠派精骑穷追至北庆州才返回,来不及逃跑的爱猷识里达腊嫡子买的立八剌和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几百人在应昌被俘,李文忠还邀获了宋、元玉玺金宝,玉册,镇圭、大圭、玉带、玉斧等物品。
这次北伐的胜利确保了新政权的安全,为朱元璋的庆功大典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参战人员也为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封赏中抢占了有利的位置。
洪武三年十一月,李文忠回师后,朱元璋立即开展了他一再推迟的大封功臣,此番封赏具有总结性质,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遇春之子常茂等人封公,汤和、廖永忠等二十八人封侯,朱元璋给予他们高官厚禄,并赐予大量庄田和佃户,使之成为王朝的新贵,每个受封则都被颁给铁券,上面记录了他们的战功以及朱元璋对他们的赞扬,制词各不相同,有一些也记载了他们所犯的错误,以示警诫,这体现了朱元璋赏罚分明的特点。
富二代常茂被封为公体现了朱元璋厚道的一面,他并没有因为常遇春己死就人走茶凉,不予封赏或降格封赏。
而汤和、廖永忠被封侯则体现了他严苛的一面,两者原本应该封公,但因小错被取消了封公的资格。
战争年代汤和长期镇守常州,承受了张士诚带来的巨大压力,心中不满,有一次喝醉了酒,抱怨说:“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这话传到朱元璋的耳里,朱元璋很不高兴。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汤和率水师平定华南,立有战功,但是他在征讨福建陈友定时,赦放了其残余,导致福建八郡出现一些动乱,回师途中,被山贼袭击,死亡二名战将,在这次封公时,朱元璋进行了清算,故不得封公。
廖永忠战功卓著,作为巢湖水师方面军的代表,他本应封公,就像战功不著的徐向前作为红七军的代表获赠元帅一样,具有象征意义。但是他曾经自作主张害死了大宋皇帝韩林儿,又结交朱元璋身边的谋士打探朱元璋的意向,企图为自己谋取高位,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因此没有封公。
以往皇帝封功臣,最大奖赏莫过于死后配享太庙,让后世皇帝也时常祭祀怀想,功臣名爵可与整个王朝相始终,但是朱元璋除了配享太庙之外,还别出心裁,另立一个功臣庙,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按功劳分成三六九等,供在功臣庙里受人间香火。得入功臣庙乃是从龙功臣莫大的荣誉,从洪武二年诏建功臣庙,到洪武八年,功臣庙里一共供奉了三百零九位功臣,当时已经死了的功臣塑像祭祀,还在世的则虚位以待。
十一月十三日,朱元璋大宴功臣,酒足饭饱之后,朱元璋对这些新朝新贵信发表了类似于老人家戒骄戒躁、京进赶考之类的讲话,他语重心长地说:“创业之际,朕与卿等劳心苦力,艰难多矣,今天下己定,朕日理万机,不敢有丝毫安逸,卿等现在都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也不可忘掉艰难之时,人之常情,每每是谨于忧患而忽于宴安,而不是忧患之来常始于宴安,今与卿等饮宴极欢,恐怕久而忘其艰难,故相诫勉。”
朱元璋在封赏的第一时间表达了他对诸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担忧,体现他对功臣懈怠和居功不法的预见和高度重视,这一讲话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后来的统治中,有关讲话还多见于史册,当然,必要的严惩也是他经常采取的手段,这是后话。
日期:2013-01-18 09:30:19
二十九、朱元璋驾驭骄兵悍将的独家秘笈
世事无常,变幻难测。当年察罕在世的时候,元军镇压了北方义军,兵力盛极一时,离亡国何止一光年?然而仅仅过了六年,元帝就跑到草原放羊去了,这是察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元朝的暴亡,“归功”于一波接一波的内讧,内讧的原因固然是武将尾大不掉,但元顺帝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他既是矛盾的源头,又在矛盾中见风使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在处理察罕与罗孛关系时有失公平,导致二将不协,成为内讧的源头;他处理朝廷内部事务不妥,将罗孛与扩廓矛盾卷入宫廷斗争;当罗孛率军威胁大都时,他背信弃义地将罗孛在朝中的对手出卖;当扩廓占据优势时他又将罗孛刺杀转而投入扩廓的怀抱;当扩廓与李思齐等人产生矛盾时,他缺乏远见地抛弃了扩廓;当扩廓部下貊高、关保背叛扩廓时,他误以为扩廓势单力孤,要求李思齐等人讨伐扩廓,把扩廓逼反;当扩廓杀死貊高、关保,明军逼进大都,形势危急时,他又将屎盆子扣在太子头上,恢复了扩廓的所有官职。
元顺帝投机和圆滑的性格使他度过了不少危机,但也使他失去了权威和信用,这次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柔软的身段避祸。
扩廓尚存大局观念,他愿意接受元帝的道歉,并试图挽救元朝,然而形势变化太快,还没等他出手施救,大都就己经失陷,元朝在形式上土崩瓦解了,此后元朝各地视降如归,只有扩廓一直坚持抵抗明军,直到病死塞北,也绝不投降。
能否牢固地掌控战将,关系到一个王朝的生死兴衰。与元顺帝见风使舵的投机行为不同,朱元璋采用多种方式将其部下牢牢掌于手中,他令行禁止,高度集权,整个军队号令严明,召之能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这是他的军队所向披靡的原因。
朱元璋采取了什么高明的手段来驾驭他那些曾经野心勃勃的武将,使他们俯首称臣,甘心卖命的呢?可以概括为几个关键词:“人质”
“干儿子”“愚民”“法令”“抓辫子”
“姻亲”。
“人质”是指朱元璋为了防止部将叛乱,规定凡是出征的将领,须他们的老婆、孩子留在京城做人质。早在刚刚攻取南京的时候,朱元璋就立了这个规矩,他对众将说:“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坐,不许搬取出外”。 将官顾虑老婆孩子的安全,自然不敢投敌反叛或是自立门户了。但是将领们又不能没有性生活,于是朱元璋又说:“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住,听于外处娶妾”。
“干儿子”是指利用收养的义子代替自己监军或是坐镇一方。《明史?何文辉列传》记载:“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金刚奴后无考。周舍即沐英,军中又呼沐舍。柴舍者,朱文刚,与耿再成死处州难。又有朱文逊,史不传其小字,亦以义子死太平。自沐英外,最著者唯道舍、马儿,马儿即徐司马,而道舍即文辉也。”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朱元璋用部将攻城,用干儿子守城,这样就可以把胜利果实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朱元璋的义子有二十多个,可惜大多数只有小名,王附马、真童、金刚奴、也先、买驴、泼儿、老儿等人,大名都失传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