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天下——三国的历史真相》
第19节

作者: 醉罢君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13 15:33:33
  《鼎立天下》
  当时朝廷里有不少大臣看董卓不顺眼,觉得这个人太过于嚣张,目中无人,让他执掌兵权,无异于养虎为患。汉灵帝之所以器重董卓,乃是因为董卓在西北羌胡部落中威望颇高,有董卓在,先零羌的叛乱不致于蔓延到其他羌人部落。不过在陈仓战役后,韩遂、马腾争权逐利,凉州叛乱集团势力大衰,已经难以威胁到长安、洛阳了。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决定削去董卓兵权,一纸诏书,召董卓入京,担任少府之职。

  董卓接到诏令后,勃然大怒,他娘的,这不是要削老子兵权吗?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董卓兵团的人员构成。
  董卓与皇甫嵩的军队,都是东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东汉的军事制度,精锐部队都集中于边疆,内地武装十分薄弱。在边疆的驻军中,又以西北军最为精锐,这是因为东汉帝国一百多年的边疆战争,多数爆发在西北。东汉时代奉行“以夷制夷”的战略,故而在西北军中,有许多羌胡骑兵,非常骁悍善战。
  对朝廷调令,董卓的回答是:不!
  理由呢?
  董卓的理由实属夸张,他说:我手下这些将士,多来自湟中,还有许多羌胡骑兵。我接到诏令后,打算动身返京,岂料被士兵拖住不放,他们称政府没能发放粮饷,家人饥寒交迫,没法过日子。羌胡人狼犬习性,微臣也无法制止他们,只能暂且逗留,加以安抚。有什么新的情况,我会及时向朝廷禀报。
  灵帝一看,傻眼了。董将军把自己描绘得像一个受害者,仿佛被一群士兵挟持似的。
  明明知道董卓装神弄鬼,可是朝廷却束手无策。
  过了段时间,汉灵帝已是病重,眼看时日不多了。别看他是个昏君,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防人之心是很强的。皇帝始终觉得董卓是个心腹大患,在手握重兵的将领中,就属他最跋扈嚣张,经常顶撞上级,违抗命令。不削董卓兵权,皇帝死了也不安心。
  既然董卓不想到朝廷当官,就让他当封疆大吏吧。
  于是皇帝下旨,把董卓提拔为冀州牧,这下子董卓该满意了吧。
  冀州牧是什么官呢?
  冀州牧以前叫冀州刺史。
  在东汉时代,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州下面有若干郡,其中京师称为司隶,不设刺史,设司隶校尉,其余十二州均设刺史。但是要注意,朝廷并没有在州一级设军政长官,刺史是监察官,从级别上说,与郡守是同级,俸禄同样是二千石。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争范围不断扩大,刺史的职权也不断扩大。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公元188年,即汉灵帝去世前一年。当时在朝廷担任太常的刘焉见天下纷争,自己想拥兵割据,便向皇帝提出:“由于四方贼寇纷起,刺史的权力太轻,不能有效地约束地方,应当改置为州牧,选用有声望的朝廷重臣担任。”皇帝批准此项提议,由刘焉出任益州牧、黄琬出任豫州牧、刘虞出任幽州牧。

  至此,州牧实际上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权力比刺史要大得多。
  日期:2014-09-14 15:43:02
  《鼎立天下》
  如今为了削董卓兵权,灵帝开出一个令人心动的条件:冀州牧。
  不过皇帝有一个附加条件:董卓必须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左将军皇甫嵩。
  此时的董卓看得更清楚了,朝廷就是千方百计要夺其兵权。
  作为一名将军,有军队在手,才有价值,没有了军队,他就什么也不是。狡诈的董卓既对冀州牧这一职位垂涎欲滴,同时也不想放弃兵权,他便奏报朝廷说:“我手下这些将士,跟随我有十几年了,与我情同家人。他们都感念恩德,希望为我效死沙场。请准许我把他们带到冀州,效力边陲。”
  看到没有,董卓官也要,兵也要,可谓是老奸巨滑。
  可以说,董卓都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了。
  那这位西北枭雄有没有害怕谁呢?
  有。
  他只怕一个人:皇甫嵩。

  皇甫嵩手握重兵,是惟一可节制董卓的人,非但是其直接上级,更可怕的,他在用兵韬略上要远胜过董卓。
  然而,决胜并非只在战场。
  有一个人对董卓的骄横看不下去了,他就是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他对皇甫嵩说:“全国的精锐部队,都掌握在您与董卓两人手中。朝廷要董卓交出兵权,他却百般推托,这不明摆着是想造反吗?董卓这个人,性情残暴,不能服众,您是主帅,应该要发兵讨伐他。这样做,既是为朝廷解除后患,也是为天下除害。”
  可是皇甫嵩没同意,论打仗,他是一流的,论搞政治阴谋,他搞不来。
  皇甫嵩只是淡淡地说:“董卓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这当然是有罪的,可是如果擅自杀死朝廷委派的将军,那也是危险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写份奏章,上报给朝廷吧。”
  皇甫嵩上书朝廷后,汉灵帝下诏斥责董卓,并责令他即刻前往冀州上任。那这一回想必董卓黔驴计穷了吧?
  可是历史常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汉灵帝突然死了。
  皇帝一死,意味着什么呢?权力斗争。
  在这一点上,董卓的政治嗅觉真是相当灵敏,他预感到政权过渡不会一帆风顺,京师一定会动荡不安。所以他完全不理会朝廷的责备,率领大军返回到黄河以东,时时关注洛阳政局的变化。
  抗诏可不是一般的罪,董卓是在豪赌。
  可是,他赌赢了。

  大将军何进为了剪除宦官势力,不惜把外地的军队调入京师。
  可巧的是,董卓的这支精锐部队,就在离洛阳不远的地方,何进马上命令董卓部队向京城进军。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董卓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只要他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京城,凭他的力量,足以把朝廷捏在手中。他毫不迟疑,点兵三千,马上开拔,还写了一折义正辞严的奏折,奏请诛杀中常侍张让等宦官。
  对董卓这个人,有不少人有清醒的认识,觉得他有野心,一旦让他带兵入京城,恐怕凶多吉少呢。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都警告何进,不能让董卓进京,顶多让他在洛阳城外围壮壮声势就行了。何进这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都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听了郑泰、卢植的话后,便派人持着皇帝的诏书,让董卓在城外呆着。董卓没有办法,只好在西郊夕阳亭一带安营扎寨。
  眼看帝都就在眼前,自己却只能呆在城外,董卓心里很失落。
  那好吧,就静观其变吧。
  在京城内,大将军何进终于没能控制住局势,宦官先下手为强,他落得个身首异处。此后袁绍、袁术率军攻打皇宫,放火烧宫门,一时间火光冲天,数十里外都看得到大火。董卓也瞧见了,他猜想京城一定发生大事了,于是连夜集合军队,向洛阳城挺进。天亮的时候,董卓已到了城西,打听情况,得知小皇帝被拐到北郊,现在正在返回途中。

  听到这里,董卓不禁笑了。
  笑什么呢?
  笑袁绍太没智慧了,只顾杀宦官,却不知迎皇帝有怎样的政治影响力。
  他马上转向北郊,迎接皇帝去!不想这一大帮人马,个个凶神恶煞的模样,把小皇帝吓得屁滚尿流。这时有一些侍臣摆起架子,冲着董卓喝道:“有诏止兵。”就是说,你的军队不能在这里吓皇帝,站一边去。
  这种话吓唬一般人还可以,怎么镇得住董卓呢?
  董卓大怒,双目一张,大声呵斥道:“诸公都是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令皇帝流亡在外,该当何罪。我董卓前来迎驾,反倒要被你等这帮人禁阻么?”

  这话一出,那帮大臣们也只能低头不语了,满脸通红。
  全身戎装的董卓大大咧咧地上前向小皇帝请安,刘辩惊魂未定,半晌说不出话,结结巴巴。倒是皇弟刘协说话得体,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都讲述得清清楚楚。董卓听完后,心里在盘算,这刘辩什么东西嘛,讲话也讲不清,当什么皇帝!还是口齿伶俐的刘协看起来顺眼。
  把皇帝送回京城后,董卓就赖着不走了。
  何进的部将、骑都尉鲍信认为董卓大张旗鼓进京,必有异志,他对袁绍说:“如果不除掉董卓,日后必定被他控制。不如乘他新来乍到,先下手为强,把他抓起来。”话虽如此,可是袁绍有点怕董卓,因为他手下的凉州兵,个个都非常强悍。
  这次董卓带来了多少人呢?其实也不多,只有三千人。
  但有没有后续部队呢?袁绍不清楚,没敢轻举妄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