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禹在保定地区无所作为,便在直隶境内各州府之间来回扫荡;可是当地民众在清廷的号召下筑寨设圩,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这就把西捻军逼向了绝境。张宗禹就是张宗禹,他在粮草不继的情况下,率军冲破张曜的防线,顺利攻入河南北部。而后,张宗禹率军冲破李鸿章的防线,进入了山东北部一带,并且转而进入直隶。张宗禹此次进入直隶,还是要执行原来的战略计划,他先是攻占了南皮,然后一路率军北上,穿过沧州和静海直捣天津。
张宗禹确实英勇顽强,可惜这是他最后一次大表演了,因为李鸿章已经与左宗棠开展了合作。李鸿章与左宗棠一向不和,但是为了共同对付张宗禹这个劲敌,他们俩实现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协同作战。李鸿章和左宗棠,分别率领淮军和湘军,把张宗禹的西捻军限定在京杭运河以东,然后展开了围追堵截。不但如此,李鸿章还与左宗棠一道,派人掘开了黄河大坝,用水攻的方式把张宗禹逼到了黄河与徒骇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张宗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领残部向南撤退到山东境内,结果在茌平县被触底击溃。西捻军瓦解后,张宗禹绝望之下自杀了,至此捻军起义正式宣告结束。
日期:2013-12-29 20:14:39
第五章 青云直上
第一节 取代恩师
李鸿章领衔镇压了捻军起义,因此他受到了清廷的封赏和嘉奖,慈禧太后授予他协办大学士和太子太保的虚职,并让他在湖广总督实职的基础上兼任湖北巡抚。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成了当年的曾国藩,他的淮军也已经完全顶替了当年湘军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该考虑何去何从了:是效法曾国藩裁撤军队呢,还是继续发展这支强大嫡系武装呢?
李鸿章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裁撤了部分非主力部队,而保留了多数主力淮军,并且他把两湖地区的财政资源用于养兵,另外他还请时任两江总督马新贻提供经费支持。马新贻虽然在慈禧太后的任命下当上了两江总督,但他在辖区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地盘上的实力尚不足够强大,在对付业已裁撤的湘军时都比较吃力,更不要说跟风头正盛的淮军相对抗了。所以,不管马新贻愿意与否,他都不敢强硬回绝李鸿章的要求。
李鸿章坐镇长江上游,同时遥控长江下游的淮军,所以他的势力和声威如日中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清廷的猜忌。慈禧太后也不是善茬,他能封赏李鸿章,就能调动和支配他,让他无法积聚起对抗朝廷的力量来。从公元1869年到公元1870年的两年间,慈禧太后先是让李鸿章去四川查办吴棠案,接着又让他去贵州平定苗族叛乱,然后让他去陕西协助左宗棠平定回民起义,最后又让他代替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
吴棠是晚清时期有名的清官廉吏,他早年曾与李鸿章一起在安徽办过团练,后来因功被授予四川总督一职。吴棠在主政四川期间,曾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因而颇受当地百姓的好评。但是,在晚清官场逆淘汰的专制体制下,吴棠的美名反倒成了政敌攻击他的把柄。在有人参劾了吴棠之后,慈禧太后委派李鸿章前去调查,李鸿章的调查结果将决定吴棠的政治前途。
慈禧太后委派李鸿章前去,是有着一箭双雕的效果的:首先她把李鸿章调到了淮军势力圈之外,就能有效防止他滋生不臣之心;其次慈禧太后也是非常认可吴棠的,她明知李鸿章是吴棠的至交好友,却委派他前去调查,其用意还在于让他力保吴棠。李鸿章是何等的聪明,他肯定非常明白慈禧太后的用心,于是他经过简单的调查,就上奏清廷说吴棠有功无过。吴棠被留在了四川总督的任上,而且他与李鸿章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后来他还出面弹劾了李光昭勾结内廷贪污舞弊案。
刚调查完吴棠案,慈禧太后就命李鸿章转赴贵州镇压苗族起义,他还未能成行之时,甘肃回民起义就闹到了陕西。在这种情况之下,慈禧太后更改了旨意,他让李鸿章进入陕西,协助左宗棠镇压回民起义。李鸿章与左宗棠打过多年交道,他们二人实在合不来,用李鸿章的话说,他跟左宗棠共事“味同嚼蜡”。李鸿章不想去陕西,可是圣命难违,他便走走停停借故拖延,走了几个月才到达西安。等李鸿章到达西安的时候,天津教案已经爆发,直隶总督曾国藩的处理方案受到了朝野的一片谴责,慈禧太后便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的职务和差使。
李鸿章深知,天津教案是个烫手的山芋,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导致身败名裂:假如对凶手处罚重了,国人不会同意;如果对凶手处罚轻了,洋人会挑起战争。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鸿章到达了保定府,但他就是不肯轻易前往天津。关于天津教案的详情,笔者已经在写曾国藩时做了交代,曾国藩此时深陷漩涡之中,他亟盼李鸿章前来接替自己,李鸿章却以身患肝病为由拒不前来。此时,曾国藩已经明白,李鸿章虽然曾经是自己的学生,可是这个学生的权谋早就超过了自己。
李鸿章在坐镇保定的时候,也在时刻关注着案件的进展,他一面上奏清廷陈述自己对案情的看法,一面等待着舆论风潮的平息,同时他还关注着法国方面的态度。等局势有所缓和之后,李鸿章终于赶到了天津,他拿出的修补方案是,把死刑犯从二十名减少到十六名。除此之外,李鸿章还让丁日昌从天津死囚大牢里提出一些死刑犯,用他们来代替反洋教的凶手。另外,有人提出,火烧望海楼的主谋是已故僧格林沁的铁杆部将陈国瑞,李鸿章通过多方努力总算为其开脱了。
李鸿章的处理意见获得了有关各方的认可,天津教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其实这里面除了李鸿章个人处理得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那就是随后发生了普法战争,法国暂时已经无力与清朝开战了。李鸿章比较圆满地处理了这场变故,因而更加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垂青,她不但让李鸿章接替了直隶总督的职务,而且从此让他全权处理对外事宜。
日期:2013-12-29 20:15:17
第二节 总督直隶
公元1870年9月,时年四十七岁的李鸿章,正式接任了直隶总督的职务。直隶总督号称天下第一督抚,虽然它管辖的地盘只有一个省,但是它负有拱卫京畿的重大使命,其职责和权限是远高于其他各省督抚的,担任这一要职的都是朝廷重臣(一般是大学士),因而该职位也被称为“宰相总督”。有清以来担任这一职务的大臣都干不长,唯有李鸿章在这个显赫的职位上待了二十五年之久,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接任直隶总督对于李鸿章来说是个挑战,虽然他此前久历军旅,而且担任过总督职务,还办理过洋务和外交;但是由于直隶地区的特殊性,一系列令人头疼的吏治、民政和防务都在等着他去处理,所以他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直隶省境以及它辖区范围内的北京和天津,都是全国高官云集的地方,各种关系和盘根错节,哪路神仙背后都有贵人,行贿受贿卖官鬻爵之风无可抑制,李鸿章要推行任何一项政务都可能受到多方阻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