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派出的使节是柳原前光,他前往北京交涉琉球船民在台被杀一事,接待他的是清廷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俩人会面之后,毛昶熙上来是这么说的:台湾是大清的属地,而琉球是大清的属国,这两地居民之间发生了冲突,如何处理善后是我们大清的事情。柳原前光则这么反驳:现在琉球已经成为了日本的属国,台湾居民杀害了日本属国的臣民,日本帝国就要出面为他们讨还公道。
毛昶熙虽然当过工部尚书,目前又在总理衙门供职,但他并不具备多少外交知识和本领,他的水平比李鸿章差远了。面对柳原前光的反驳,毛昶熙竟然是这么解释的:台湾汉民属于熟藩,而台湾高山族属于生藩,生藩尚未开化,他们残杀琉球岛民一事,我们清廷是管不了的。这就给了柳原前光最直接的理由,他立刻这么表态:既然你们清国管不了,那么就由我们日本来管!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它比清廷强在许多地方,日本人不但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政治制度,而且认真研读近代国际法。因此,日本方面对于“主权”的概念是很清晰的,而当时整个满清王朝,没有一个人知道“主权”是怎么回事,他们满脑子的观念就是“天下”,而这个“天下”的概念是不为列国所承认的。经过第一轮中日会谈,日本方面已经指定了一整套征台方案,这将给清朝带来巨大的压力。
日期:2013-12-29 20:18:02
第二节 日军侵台
日本为了入侵台湾,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首先它加强了对琉球的控制,把琉球的地位从日本的外藩变为内藩;其次它向列强发出照会,寻求各国对于它出兵侵台的支持或默许;最后它向清朝表明态度,声称它就是要派兵去教训台湾生藩,此举并不危害中国主权,希望获得清廷的谅解。日本的这些准备工作做了三年,直到公元1874年,它才派出了西乡从道率领的一支由四艘军舰组成的三千六百人的海陆军队。
当日军登陆台湾的时候,高山族居民凭着地理优势,用原始武器与他们展开了搏斗。由于日军的枪炮十分猛烈,这些高山族居民被迫撤退到高山密林中去,继续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日军的战斗减员数量并不大,只战死了十几个人,但是由于他们不适应台湾地区的气候,所以军队染上了瘟疫,病死了几百人之多,侵略战争便陷入了僵局。
在日军与高山族激战的时候,清廷委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前去威慑侵略者,沈葆桢手下本来没有多少能征善战的军队,他只好求助于淮军祖师爷李鸿章。李鸿章出于国家大义,迅速把近万人的淮军精锐交给沈葆桢指挥,沈葆桢率领这支军队火速赶到台湾,给业已疲惫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沈葆桢在做好台湾防务的同时,并未直接与日军开战,而是与西乡从道进行交涉,希望可以用和谈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当时的军事和外交对日本方面是不利的,因为英国和美国都认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而在清朝在台湾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日本。在这种情况之下,西乡从道代表日本政府和军队,同意了沈葆桢的和谈提议,但是要求清朝赔偿日方的损失。公元1874年9月,日本派出的全权大使大久保利通到达北京,与清廷总理衙门展开了和平谈判。
日期:2013-12-29 20:19:21
第三节 北京专条
太久保利通与总理衙门进行交涉,要求清廷抚恤琉球船民并赔偿日本军费;总理衙门征求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主张同意抚恤琉球船民,但是拒绝赔付日本军费,同时要求日本尽快从台湾撤军。总理衙门以李鸿章的主张为准则,与太久保利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谈判,最终与公元1874年10月签订了《北京专条》,该协议的内容如下:
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有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先行筹补银两,另有议办之据。
所有此事,两国一切来往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作罢论。至于该处生蕃,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以期永保航客,不能再受凶害。
通过此次谈判,清朝赔偿给日本十万两白银的抚恤金,并且默认了日本对琉球的主权;另外由于日军在台湾修筑了道路和房屋,所以日军撤退时清朝还要补偿给他们四十万两白银。
通过日军侵台和《北京专条》,日本进一步认识到了满清王朝的虚弱,为它进一步发展国力和入侵中国做了铺垫。经过此次对峙和谈判,清朝虽然损失了一些银两,也丧失了对琉球的影响力,但是保护了台湾的领土和主权,所以也不能算是太大的失败。可惜的是,当时的清廷并未把日本当做潜在的对手,它仍然自欺欺人地认为日本不过是蕞尔岛国,直到后来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才被打醒。
日期:2013-12-29 20:19:57
第八章 朝鲜问题
第一节 壬午事变
公元1882年,即清光绪八年,李鸿章的母亲病逝了,他在回乡为母守孝期间,大清藩属国朝鲜爆发了一场政变,史称壬午事变。在这场政变中,朝鲜京城叛军和部分市民冲入皇宫,要求杀掉国王李熙的老婆闵妃闵兹映,并将李熙的父亲大院君李罡应推举为执政官;另外他们还冲击了日本驻朝公使馆,并且残杀了日军新军教练官,迫使日本公使义质回国搬兵。
壬午事变不仅是朝鲜的内政,而且牵涉到邦交国日本,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国际事件,东亚的局势从此将发生重大演变。壬午事变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有着深刻的远期和近期历史背景,也有着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根源。朝鲜半岛地处中日之间,一直是日本进犯亚洲大陆的跳板,一千多年来朝鲜要么作为中国的藩邦,要么受到日本的入侵,要么艰难地维系着自身的独立,要么在中日之间左右腾挪。由于受到自身及各方实力消长影响,朝鲜在明清两代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日本实力增强的时候就会打朝鲜的主意。
公元1868年,日本睦仁天皇登基了,他就是后来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并宣称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所说的“四方”主要包括清朝、台湾、澎湖和朝鲜等地,其中首要之地是朝鲜。为了把日本的势力伸入朝鲜,明治天皇派遣使臣带着国书进入朝鲜,要与朝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日本使臣兴冲冲地抵达了朝鲜,奉上了携带的国书,可是朝鲜方面并未接受这份国书。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朝鲜认为日本借建交来侵略他们的,而是因为在这份国书中两次提到了日本天皇。朝鲜一向闭关锁国,此时执政的朝鲜国王李熙之父李罡应也十分保守,他只承认中华帝国,而对其他国家自称帝国是抱有排斥心理的:一方面是不情愿其他国家比自己高一级,另一方面又怕大清不同意。
日本没能与朝鲜建交,却也不敢直接对朝鲜用兵,因为此时日本对于大清还是颇有敬畏的,它怕大清会直接出兵保护朝鲜。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于公元1970年遣使来到清朝,要求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当时清廷已经把外交大权委托给了李鸿章,李鸿章认为与日本交好可以共同抗衡西方列强,便与对方签订了《中日修好条约》。日本于大清建交后,便认为把手伸进朝鲜的时机成熟了,当它再次遣使进入朝鲜的时候,李罡应仍然拒不与它建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