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29 20:33:49
第三节 辛丑条约
李鸿章抵达北京之后,也就进入了列强各国的势力范围,虽然鉴于他的国际声望,瓦德西元帅和各国将军都对他礼敬有加,但是谈判对于他来讲仍然是个重大的挑战。首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个强国已经控制了北京城和北方的许多地区,假如他们非要瓜分中国,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是无法阻止他们的。其次,慈禧太后作为纵容义和团残杀洋人的罪魁祸首,洋人是要杀了她的,李鸿章要想保住她是不容易的。最后,列强肯定是要敲诈清廷一大笔银子的,不给他们是不行的,给了他们清朝恐怕是要破产的。
面对如此困难的处境,李鸿章凭借他的政治智慧,一一化解了上述难题,这是很了不起的。虽然有些国家想瓜分中国,但他们之间也是有着厉害冲突的,李鸿章充分利用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并凭借自己多年来养成的威望和技巧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没能得逞。在列强各国中,美国是最讲道理的,它只主张门户开放政策,而不主张各国占领中国的领土,也不赞同列强侵犯中国的主权。另外,由于李鸿章与俄方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俄方在东北地区还要与日本进行争夺战。还有,英法德三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之间也是尔虞我诈的。李鸿章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先是争取美俄的支持,而后不断分化瓦解列强,总算保住了满清王朝。
在对待慈禧太后的问题上,列强是非要除之而后快的,他们认为她是中国最昏昧的独裁者,假如干掉她再把光绪帝扶上大位,就能使中国走上文明开化的道路。李鸿章很清楚,慈禧太后在满清王朝的威望、权势和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假如不能保全她,那么这次谈判只能宣告破裂。为了保住慈禧太后的生命和尊严,李鸿章充分发挥他的政治才干,他是这么跟列强解释的:慈禧太后从未正式向列强宣战,她对内讨伐十一国的诏令是在义和团和顽固派的逼迫下发出的,她的本意是要借助列强来镇压义和团的。经过李鸿章的努力疏通,列强各国才勉强答应不再追究慈禧太后的责任,这就为和谈的成功提供了前提。
李鸿章同样很清楚一件事,自己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和处决慈禧太后已经很难得了,对外赔偿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李鸿章充分发挥了他的胆略和智慧,把赔款数额压缩到清朝可以接受和容忍的范围内。最初列强各国在经过商议之后,把清国的赔偿数额定为十亿两白银;李鸿章坚决不答应这一议和条件,他是这么跟列强说的:大清国赔不起这么大一笔钱,假如你们把我们逼得破产了,那么你们一两银子也拿不走!李鸿章促使各国代表冷静下来,让他们理性看待中国的现实情况,最后才使得他们同意根据中国的民众数量来确定赔偿数额。
经过李鸿章呕心沥血地与列强各国代表交涉,最后总算达成了一致意见,从而《辛丑条约》才得以签订,这部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款,中国派醇亲王载沣赴德向德国皇帝就德国大使被杀一事道歉,德国大使遇害处建碑纪念。
第二款,鼓励义和团的大臣遭受惩罚(如两位亲王原为斩杀,后改为流放新疆,其他许多大臣被革职);反战大臣如庚子被祸五大臣等,加以复职或受嘉奖。
惩处
流放新疆: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
赐令自尽: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
即行正法: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
追夺原职: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
革职查办:甘肃提督董福祥
褒奖
追复原官: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侍郎衔联元、太常寺卿袁昶
第三款,中国派大臣赴日本就日本使馆官员被杀事道歉。
第四款,在动乱时期被损坏或污渎的外国坟墓由各国使馆重新恢复,中国为北京附近的每处坟墓付款一万两银,为外省的每处付五千两银。
第五款,中国禁止进口军火两年。
第六款,中国共付各国战争赔偿四亿五千万两银,分三十九年付清,每年利息为四厘,由中国的关税和盐税来偿付。
第七款,北京的大使馆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以派兵保护。
第八款,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间的炮台一律拆毁。
第九款,外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
第十款,中国对将来一切抗外行为予以惩罚。
第十一款,中国改善水道,以改善对外贸易。
第十二款,中国设立外务部作为对外的政府部门。
签署完这部关系到满清王朝的生死存亡的条约之后,李鸿章便病倒了,随后便进入弥留之际了。公元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时年七十八周岁的李鸿章离开了人世。在李鸿章病逝之前,他给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留下了一道遗折,这道遗折的主要内容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李鸿章在这道遗折中追述了自己的一生,而且为晚清帝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还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推荐了人才。李鸿章在遗折中推荐了庆亲王奕劻,另外他还在遗折之外写了这么一句话:环顾宇内大才,无处袁世凯右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今国内最能干的人才,没有一个一个能比得上袁世凯的。因此,李鸿章推荐袁世凯接替自己的职位,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读罢李鸿章的遗折之后痛哭失声,慈禧太后不仅批准了他的临终请求,重用了庆亲王奕劻和北洋新首领袁世凯,而且用最高的称呼褒扬了他,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诚然,假如没有李鸿章的苦苦支撑,大清王朝也许早就因内忧外患而垮台了,大清的江山能够继续存在在大程度上都是李鸿章的功劳。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李鸿章及其淮系集团对于大清的存亡没有发挥过太大作用,其实这不过是我们的错觉罢了。满清王朝之所以能历经战乱和危机而屹立不倒,一直支撑到二十世纪初期,这与李鸿章的贡献绝对是密不可分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