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杰》
第57节

作者: 王第QQ87019347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鸿章没有参与维新变法,也没有跟顽固派为伍,他超然独处于这场风波之外,所以自身没有遭到任何冲击。从情理上,李鸿章是支持戊戌变法的,因为这是中国走向富强和文明的希望所在。但是从现实利益格局上,李鸿章并不看好以康有为为首的这帮野心家,而且他也不希望清朝发生大的政治动荡。慈禧太后在处决了戊戌六君子之后,康有为等人在日本以光绪帝的密诏为旗帜,号召有关各方行动起来救出光绪帝,并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这就惹恼了慈禧太后,他拿远在外邦 的康有为没办法,便准备废掉光绪帝。可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第一亲信重臣荣禄是反对的,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这三个大佬也是反对的,尤其是刘坤一在给清廷的电文中声称“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再加上列强各国也反对废掉光绪帝,这就阻止了慈禧太后的废帝之谋。

  慈禧太后重新训政之后,她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让他前往山东查勘黄河工程。当时为了防止黄河下游泛滥成灾,清廷便命令山东地方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加固黄河两岸的堤坝,并清理出海口附近的淤积。李鸿章在勘察黄河工程时,严格督促相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并将山东当地的实情上报给清廷,还提出来一整套治河与迁民方案,为这一惠民工程贡献了力量和智慧。鉴于李鸿章的功劳、资历和年纪,慈禧太后把他召还京师,赐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以示对他的褒奖和荣宠。

  公元1899年,义和团运动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为商务大臣,让他视察南北洋个商埠的运营情况。李鸿章通过这一活动,避开了义和团闹北京期间的政治风波,也借机与张之洞和刘坤一等地方军政大佬交换了意见。同年年底,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署理两广总督,他再一次成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也就为他主持东南互保提供了条件。

  日期:2013-12-29 20:33:13
  第二节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是怎么闹大的?本来,义和团不叫义和团,而叫义和拳,就是山东和直隶一带的不务正业的农民,用装神弄鬼的把戏来骗人,他们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打出来扶清灭洋的旗号,残杀洋人焚烧教堂并毁灭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物,本来这种愚昧的土匪武装是玩不大的,是因为清廷有意利用它才纵容它发展壮大的。
  清廷为什么要纵容义和团呢?因为慈禧太后打算废掉光绪帝时,西方列强纷纷出来干涉,它们用外交压力阻止了她的废立计划,所以令她怀恨在心。此时义和团运动在山东闹腾起来了,而且他们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就使慈禧太后萌生了要利用义和团来抵御列强的想法。但是与此同时,慈禧又担心义和团运动只会破坏大清的固有秩序,而无力抵挡外国侵略势力。因此,慈禧在对待义和团运动的态度上,一直是首鼠两端的,这就导致地方官员无所适从,义和团便趁机壮大起来了。

  公元1900年,号称百万之众的义和团在山东、直隶和山西等地闹腾了起来,其中有三十万义和团主力挺进北京地区,慈禧太后就算想控制它也无能为力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便不顾列强的强烈反对,发布了维护义和团的诏令。当大批义和团涌进北京之后,他们在京城焚烧教堂残杀教民,并且包围并攻击了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当消息传出之后,列强各国纷纷行动起来,组成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并浩浩荡荡地向北京杀来。

  在八国联军将要开进北京的时候,京畿周围的清军和义和团无力抵挡,慈禧太后便命令各省督抚率军勤王。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少数地方军政人员听命,以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山东巡抚袁世凯为代表的一大半地方大员,根本不拿慈禧的诏令当回事;他们横向联合起来,对外宣称来自北京的诏令是矫诏和乱命,同时维持好辖区内的治安,并与列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事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南互保,他们与列强签订的《东南互保章程》包括如下九条内容:

  一、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二、上海租界共同保护章程,已另立条款。
  三、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律认真保证。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四、长江内地中国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静,各口岸已有的外国兵轮者仍照常停泊,惟须约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毁坏洋商教士的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六、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不可近台停泊,及紧对炮台之处,兵轮水手不可在炮台附近地方练操,彼此免致误犯。
  七、上海制造局、火药局一带,各国允兵勿往游弋驻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扰 。此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设有督巡提用,各国毋庸惊疑。
  八、内地如有各国洋教士及游历洋人,遇偏僻未经设防地方,切勿冒险前往。

  九、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在李鸿章等人主持东南互保之时,北京城已经危在旦夕了,大家以为清廷的统治就要到此结束了,所以要另立汉人政权,以便能够聚集起抵御列强的国家力量。在参加东南互保的十几个督抚中,李鸿章的名望是最高的,所以包括张之洞和刘坤一在内的地方军政大佬,都拥立李鸿章为大中华临时政府的总统。当时拥立李鸿章的,不仅包括清朝地方当局势力,还包括唐才常的自立军,甚至还包括孙文的革命党。

  当时的李鸿章,一面跟各种地方政治势力进行着接触,另一方面也在观察着北京的局势。六年前,孙文打算求见李鸿章,李鸿章因忙于中日甲午战争而冷落了这个后生。六年过去了,孙文已经成长为中国革命党的领袖,他打算趁机发动两广独立,拥立李鸿章为两广共和国的总统。李鸿章打算与孙文会面,便通过他的幕僚刘学询与孙文取得了联系,希望可以建立起正式的联盟。刘学询是李鸿章的幕僚,也是孙文的老乡和挚友,他还曾对付过康有为的维新党,他替李鸿章联络了孙文,但他的志向是做大中华帝国的皇帝。由于孙文担心遭到李鸿章的逮捕,所以最终也没敢露面;而随着慈禧太后携带光绪帝逃出北京,李鸿章又回到大清臣子的轨道上去了。

  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发布了一道罪己诏,对她利用义和团引来八国联军的责任做了检讨。然后,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回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让他和庆亲王奕劻一起,与占领了北京的八国联军进行和谈。李鸿章接旨之后便北上京城,决定为大清尽最后一份力,从而东南互保宣告就结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