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
第30节

作者: 秦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16 11:08:59
  第六章 弟弟(28)
  第三封信(4)
  你可能疑惑,我为什么在北塬呆了一年。北塬是我姥爷的老家,我小时候,主要是姥爷带我,那一年,他被抽调到北塬小学,算是支援农村教育,做一年的校长,姥爷为了让我体验农村生活,更为了让我熟悉先人生活过的土地,把我带来了。北塬学校,其前身就是姥爷的家族,就是开酱菜园的祖上兴办的私塾。整体格局依然是百年前规划的,姥爷常感慨,百年已过,人已故去,物仍在,甚至并无多大的改观,让人心生疑惑,时间是否在往前走啊。那时并没有这么变态的教育观念,不学钢琴英语美术跆拳道什么的,父母都正忙工作,无暇顾及我,就同意了。

  春天,讲这么一个故事,不合时宜。继续讲烂漫的春天。昨天去上学,道路两边的大叶黄杨叶子嫩绿,绿色仿佛要滴到地面上,以前,我一直把大叶黄杨称为冬青,我觉得它们冬天也是绿的,所以应叫冬青,我的想当然是错误的,我总是想当然,总是错误。某天,在新华书店的科技区,一本园林艺术的画册上,介绍行到绿篱树时,我才知道是大叶黄杨,可见,知识是无穷尽的,我只能学一点是一点。书上还讲,小叶黄杨,女贞也是常见的行道绿篱树,我在图片上看了,生活中,我要去找找它们,我想认识这些树,认识周围的花花草草。古希腊哲学家,好像叫捷诺吧,弟子问他,你明明知道的很多,为什么很谦虚,不妄下结论。捷诺说,我们所知的领域,就是一个圆圈,所知越少,圆圈接触的范围约小,就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多。反之,所知越多,知识的圆圈越大,接触的外缘约多,就知道自己不知的东西更多,就不敢妄下结论了。我同意,捷诺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哲学家,他们是智者。

  柳树早已绿了,是垂柳,枝叶在风中摇曳,似一位位披头散发的女人,散发着生命气息蓬勃生长的女人。垂柳过于温柔,还有一种柳,叫龙爪柳,低低矮矮的遒劲着枝干,是另外的一种感觉。馒头柳就是柳树中的男人了,蓬乱着头发的男人。据我观察,常见的落叶树中,柳树最晚落叶,最早发芽,怪不得那么多人喜爱柳树呢,特别是古人,不惜用一首首诗赞美它,它们是树里的迎春花。
  法国梧桐树刚发出新芽,过不几天,就是满树的绿。这几天的绿是有层次的,法桐叶子的鹅黄绿,小叶黄杨的嫩绿,绿树的青绿,女贞的深绿,钩织成绿意深深浅浅的春天,唯有太阳,才能渲染出来。倘若是一场春雨后,这种感觉更为明显,你会发现,各种绿在阳光下泛着光芒。到了夏天,这些绿就归一为深绿,失去了各种的特点。我依然每天晚饭后在法桐路上散步,春风一天天的舒适起来,不冷了,衣服一件件的脱去。生活区的西北角,刚刚修建个广场,栽种着几行女贞,几株榆叶梅,几棵松树,放置十几套健身器材。我最不喜欢松树,并不能长成东北原始森里里高大挺拔的姿势,虽然常绿,但这种绿色并不清爽,盛夏,人们也无法享受它的阴凉,总觉得它们碍事,占地方,走路都要绕过去,我以我的小人之心在度青松高洁之腹,罪过啊,其实松树长高大了,很有气势的。我每次散步的终点就是这座新建的广场。这几天,这里逐渐热闹起来,蛰伏一个冬天,大家褪去厚重的冬衣,都涌到街道上迎接春天。一拨人在扭秧歌,略带苍凉的陕北唢呐声从一台大录音机中传出来,由大爷大妈为主构成的队伍欢快地扭动着腰、腿、颈和眼睛。眼睛当然要活动,要四处张望。其中一个动作像飞翔,伸开双臂,腿往后瞪起,飞翔吧,可爱的人们,吃饱了饭的人们,吃饱了饭就要发泄出来的人们,吃饱了饭无所事事的人们,汗水的气息居然在春天的四月涌起,我想起了张楚的《吃饱了饭的人民》,尽情的跳吧,我可爱的人民,尽情的发泄吧,我可爱的人民。偶尔有几个年轻人点缀其中,如同几株垂柳,就用垂柳这个意象吧,增添一股春天的气息。另一拨是跳舞的,大喇叭安装在大白兔蛋糕店门口,每晚七点四十,待扭秧歌的一结束,舞蹈的音乐声就响起,瞬间,人就从四面涌来,把广场站得满满当当,跳舞的姿势很简单,就是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伸伸胳膊踢踢腿。就因为简单,上手容易,吸人的人就更多。跳舞的队伍组成更复杂,以中青年妇女居多,还点缀着中老年男人,甚至还有小孩。很难寻找到年轻点的男人,他们忙着追逐女人和金钱呢。如今,最幸福的是老人,应该加个定语,最幸福的是身体健康的老人。青少年忙学习,忙成家,中青年忙工作,忙老人,忙孩子,更多是忙名利,唯有老人,退休后,就彻底解放了,开始学习,开始娱乐,开始生活了,也开始幸福了。是不是我们把日子过错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应该属于青壮年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