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座村庄里。
这村庄有历史,还有图腾,那图腾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了一千多年,但也在历史的风刀霜剑下不断的变形;因而,处于不同时代的村庄中的人们,其地位和际遇便各不相同。可从总体来看,在这一千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各时代的人们活得大都不够如意;而自近代至今,因图腾的丢失和社会的裂变,他们更是连续陷入了空前的恐慌、麻木、冷漠、茫然、自欺和狂乱之中。
出路在哪里呢?多年以来,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这不仅是为他们思考,也是为我自己思考。
五年前,在我的良师红尘闲云姐姐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将多年的思索整理出来,形成了一部小说的构思,并有幸得到了一位前辈的教诲,将其命名为《蜕》。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蜕”就是两年,两年中,虽然我的心得以沉淀、耐力和定性有所长进,小说却在中途瘫痪了。
于是,在痛苦中,在前辈和闲云姐的指点下,我将所有的文字归零,再次“闭关”,重新开始创作。在“闭关”的过程中,我的思维逐渐清晰,懂得了前辈老师的良苦用心,过去的两年,并不是我在写《蜕》,而是我的自身在“蜕”啊,并且“蜕”得不够彻底。想一想真是这样,作者自身都存在着诸多死结,又怎能让自己的作品通畅,又怎能令书中的人物蜕去负累、获得新生呢?
我们将自身存在的死结,命名为诅咒,意思很明确,人之一生,凡是僵化的、走不过去的、放不下的、无法超越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对自身的诅咒。从此,我的小说便有了新的立意,也有了新的名字——《诅咒》。
在“诅咒”之初,我的行文非常顺利,但随着“诅咒”的不断复杂和深入,因生活方面的压力,因我个人长时间脱离生活而导致的木讷和迟钝,笔触变得日益生涩和枯燥,也就是说,我被自己新的“诅咒”给“诅咒”了。这个时候,还是前辈与闲云姐,他们及时地提醒我,该走出去了。
对于我乃至更多的写作者来说,“闭关”是必要的,人需要沉静、专注,需要完全融入自己和故事的境中,才能将心声一一坦露笔端;却不应该在“闭关”的同时,将自己的生活感觉也关闭掉了。这样,在去年一个惠风和畅的日子里,我的茶庄诞生了。
很多人说,我开茶庄是为了得到写作素材,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但未必全对。我开茶庄,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生存的压力,而更为重要的一面,是为了以“闭关”中的所思所得,去融入生活,感受生活的气息,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素材那么简单或复杂了。
一年多的茶庄生涯,令我接触了社会的多个层面,结交了挚友,令我收获了爱,收获了经验和智慧,感受到了太多的生活气息,但同时也收获了酒量。那个时候,已经戒酒多年的我,再次端起了酒杯,大肆豪饮,以致几乎每天都昏昏沉沉,我心中的村庄以及村庄中的人们,渐渐如同迁徙的候鸟,离我远去了。
今年9月,我出门远行,在行驶的车上,想起了心中的村庄,想起了村庄中的人们。当时,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那或冷漠或热切的眼神,听到了他们那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我非常愧疚,已经消肿的腮,再次胀痛起来。当我在远行的途中遇到我的良师益友,发现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或与亲人洒泪离别,或以高龄之身耕耘不辍,我的心已经不止是愧疚,而是感到疼痛了。于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再次“闭关”。
外出归来,我把这个想法告知给朋友,朋友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令我由衷的感动。说起来,开茶庄是必要的,朋友们也确实令我收获良多,过往的一年中,由走进生活到陷入红尘,全是我自己造成的,我必须尽力弥补自己造成的过失。
我又坐回了家中,重新面对雪白、冷静的墙壁,随着不断的整理和静思,我的状况与以往的“闭关”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每天除了必须的读书和练习书法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为写作做准备,而余下的时间里,除了定期不定期的去趟茶庄,会下多日不见的朋友,一向懒惰的我,竟然开始了锻炼身体,初步学会了做饭。
这样的感觉很好,令我既有了近乎封闭的独立时空,又不失宝贵的生活气息。因而,此刻,我决定动笔,我有足够的理由坚信,此次动笔,必然会一气呵成。但我不敢奢望,如我的良师益友那样,以他们闪光的爱和智慧,自然地、不经意地感染他人;我只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将我心中的村庄、心中的历史和心中的情感与思索,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倘若能引发一些共鸣,能对人有一些小小的触动,那将是我倍感欣慰的事情。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蜕”到“诅咒”,从“诅咒”到现在的“惠风和畅”,太多太多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微妙变化,太多太多关于人生的思索和感受,一直在暗暗地、惊心动魄地进行着,个中的痛苦与欢欣,是难以尽言的。写作,对于我来说,真的就是一场修行。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不论从事什么,大概都是一场修行,人生本身,更是一场最大的修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心中,不论察觉与否,似乎都有着一座既令自己向往又令自己叹息的村庄;那村庄有它悲喜无常的历史,并附有或前后矛盾或始终如一的理由,那些理由的背后,则是人心的变幻不定和坚守不移,那些变幻不定和坚守不移,有的顺应了规律,有的违背了自然,直接导演了人们自己的幸与不幸,也共同造就了村庄的命运。我们人生的修行,大概就是要不断地走进那些理由的背后,去发现自己的智慧和愚痴吧。
哦,对了。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圈地运动日益蓬勃的今天,这样的村庄已经越来越少了,与它们的某些气息相近似的地方,或许就是城市中的茶庄了。
那么,就让我们坐着舒适的藤椅,沐浴着和煦的惠风,一边品味茶的清芬,一边走进我们心中那座令我们悲喜交加、爱恨交织的村庄吧。
日期:2012-11-14 20:40:40
【第一章:种子】
(一)
我目送着七爷,穿过店前的小路,转入喧嚣的大街,走进更为喧嚣的商业区,直至隐没在滚滚红尘之中,再向前,望到尽头,便只有天际的白云。
两颗泪水从我的眼角滑落。我知道,从今以后,将很难再见他一面;我也知道,从今以后,每当想起他,便已如同见面。
“你不仅要超越地域的概念,还要超越时代的概念,更要超越自身固有的认知,去看待人类自身的问题;只有这样,你对人性和人生的认知,才不至于有大的遗漏和偏差。然后,你需要带着你的全部认知,回到你所处的地域和时代当中,让你的认知与实际状况达到协调乃至融合。”
直到傍晚,七爷所说的话,仍在我的心头回响。多年以来,七爷说了太多启发我的话,但这次应该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番话了。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味着,以致忘记了喝茶,任由那盏极品观音王,兀自散发着幽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