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
第2节

作者: 一剑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刚说的,还只是初级阶段。”七爷的声音再次响起,“如果能够随时随地的跳出地域、时代和自身,又能够随时随地的回到地域、时代和自身,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思考,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把握人生。”
  听这番话,如同那时面对着七爷一样,我冒出了冷汗。
  七爷最后说:“当然,这还不是最佳的状态,最佳的状态是,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超越和回归的概念,已经感觉不到跳进与跳出的过程,但却很自然并恰当地做到了需要做到的事情。”
  良久,我缓缓地睁开双眼。此时,店外的街道已经华灯初放,那五色斑斓的灯光以及那灯光所不及的暗昧之地,恰如人世间的各种表情,令人感到温暖、怜惜和惆怅。我走出店门,呼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仰头看见深沉的夜空里,闪烁着一片片星光,那,又是谁的表情呢?

  我忽然想明白了什么,回过头,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对永茗说:“我才知道,我仍然是很狭隘的;而且,七爷所说的最佳状态固然很难做到,但我不该绝望,那,是另一种狭隘。”
  永茗点点头,沉吟了一下,没有说话,继续在条案上写她的“惠风和畅”。
  “哈,张哥果然在啊,今天有事,我们明天过来品茶!”
  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店门前摇摆着瘦如麻杆的苏今亮,与他一起的还有几个人,分别是朱晨曦、赵成功和罗岩,都是茶庄的常客。他们应该是路过这里。
  我笑着点点头,刚刚豁然的心,揉进了一种复杂的滋味,我想起了他们那天的争论。

  日期:2012-11-15 10:24:53
  (二)
  毋庸讳言,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不太平的。
  但在这个不太平的世界中,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人,生活却又是相对太平的,他们个性解放,思想多元,在很多时候都能得其所爱,享其所欲,且常会感到无聊。
  因而,除了忙必要的工作和家务,人们业余时间通常就是玩游戏,包括虚拟的,实际的,合法的,非法的,高雅的,粗俗的,积极的,颓废的……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体,更喜欢关注世界、谈论历史、品茶论道和感悟人生。
  现在是公元2012年春末,塞北高城已褪尽苍凉气息,满城绿意盎然,车辆如织,就连这建成不到一年的城北新区,临街的商铺也不显得冷清。这正是典型的不太平世界中的太平世界,而我的茶庄,就常聚集着一群谈天说地的茶客,比如苏今亮他们。
  那天在茶庄中,他们先是热烈地讨论了全球形势,然后将话题转入了世道人心,一番激愤和叹息之后,便自然而然开始了占聊天比重较大的怀古和怀旧,因为人们几乎有这样一个共识:说起世道人心,与古人乃至上一辈人相比,我们已经堕落了太多。
  怀古和怀旧是好事,能唤起人对古圣先贤的敬仰,触动人对前人单纯质朴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出人自强自立的本能,唤醒人平和、淡然、友善、包容的美好潜质。然而不幸的是,更多的怀古和怀旧,仅是怀古和怀旧而已,太多的人更喜欢以古人和前辈的修养抨击当今的不堪,然后再以“世道如此,无可救药”来慰藉自己的随波逐流。
  作为准文人和专业书画装裱师的朱晨曦,倒是更为提倡知行合一、从自身做起;但他的这一观点,引发了赵成功的不满。于是,两个正当壮年的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赵成功是书商,曾经很成功,现在处于低谷期,生活过得既闲且闷,对社会颇有意见。朱晨曦的观点极为刺激他的神经,争执到最激烈时,他甚至站了起来,庞大的身躯和粗壮的肢体配合着嘶哑的声音,在文弱瘦小的朱晨曦面前焦躁地舞动。

  这时,罗岩说话了。罗岩五十多岁,人生阅历丰富,年轻时以勇武著名,曾打遍半个高城,后来可能是受了某种触动,淡出了社会圈子,找了个省心省力的工作,整日悠闲而低调地活着。当他开始和风细雨地将话题转移,赵成功也只好渐渐消褪火气。在很多场合,罗岩说话仍然很有份量,这既得益于他过去的声望和阅历,也与他说话的内容有关。他说:“你们说的那些,我不太明白,我只知道,把日子过好才最重要。”

  这句话,得到了几乎所有茶客的认同,人们纷纷点头,并开始谈论关乎家庭伦理,关乎老人和儿女的内容。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个话题应该是最温暖和质朴的了,然而谈的久了,也必然延伸到了社会领域,令各种沉重随之而来,譬如老龄化问题、孩子的学习和就业问题、社会福利制度、教育体制等等等等。于是,整个茶庄里,又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哎,你们知道,最近宴营那边又有什么新鲜事儿没有?”这时,苏今亮尖锐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人们的沉重。
  苏今亮今年三十多岁,生活富足,在政府部门工作,但平时非常悠闲,口才好,为人诙谐。顺便说下,高城这片天下有三种公务人员,一种是如他这样不忙公务的公务人员,一种是大忙特忙的公务人员,一种还是大忙特忙的公务人员。前者清闲,是因背景;二者忙乱,是为保障;后者忙乱,是为获得更大的保障。
  苏今亮这句话,是在转移话题,也确是他之所爱。他喜欢文艺,更喜欢八卦。

  人们乐了,纷纷说,你都不知道,我们又哪能知道?他们这样说着,眼睛大都开始出神,思维已不由自主地被宴营占据。
  对于高城乃至整个影州地区的人来说,那个真实存在的村庄——宴营,不论是历史,还是其当今,始终是个充满神秘色彩和传奇彩色的另类,那里常会发生一些怪异的事情,令人欲求其里却又徘徊其外。因而当有人隔三差五、适时恰当地提起宴营的故事,很多人就会搁置下其他话题,兴奋地参与其中,并可能使之延续一些日子。
  从地球到社会,从社会到人心,从人心到怀古,从怀古到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到花边新闻,话题通常就是被这样说散的,然而有些故事,也正是这样开始的。真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日期:2012-11-16 11:02:56
  继续更新~~
  (三)
  近半年来,人们谈论宴营,大多先从一场比武说起。
  2011年的宴营,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著名企业家文彬将同样闻名四方的张晓飞一次次打倒,每次只需一招;张晓飞则一次次站起来,而且站起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着人们的讥笑与讶然,文彬的脸色越发惨白,他攒足了全身气力,向张晓飞挥出了那天的最后一拳,拳头着实地打在了张晓飞的胸口上,结果张晓飞纹丝未动,文彬却轰地倒下了。之后,张晓飞离开了宴营,不知去向;文彬则失去了宴营的人心,整天蜷缩在偌大的办公室里发呆。

  为什么?没有道理啊!那场怪异的比武,令目睹者和听到传闻的人都非常吃惊。
  人们的这种吃惊是非常可贵的,这是在寻找那个为什么、寻找那个理,已经在不觉间以朴素的状态走近了智慧范畴,如果能由此探求直至找到答案,那将使人生受益无穷。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于那场比武本身,仅是吃惊而已,却不愿去寻找答案;他们更为热衷的,是探求两位当事人的状态和归宿,并因此将宴营各个时期的著名事件和传奇人物与之连缀起来,系统讲述,大胆推测,多方联系,尽情发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