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
第20节

作者: 一剑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时,我在雪地中直直地站着,犹豫着,尽管我的直觉是那么强烈,但我又怕所有的想法都是我的一厢情愿。后来,我猛然意识到:就算是我想错了,我去了,他不理我,可是,那又能怎样呢?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哑然失笑,不再迟疑,迈开大步向尊神庙走去。而接下来的事实证明,那门的确是为我而留的,并且此后,庙祝一平成为了我的师父。
  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起初他不理我,是看我有没有自强之心,当我放下了对他的执着,他却突然冒着风雪关注我,并为我留门,是考察我的悟性和胸襟。
  是的,他绝对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的深谋远虑在他做人和处事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体现。就比如那时,当我轻轻推开虚掩的庙门走进庙里时,他正静静地站在院中,神态如往常一样漠然,他向我点头示意,然后转身走向大殿,我连忙快步跟上。就在我走到与他脚前脚后之际,他突然转身,挥拳向我的面门打来。这实在是出人意料,我一惊之下,竟然不是人通常的第一反应,也就是说我既没有伸手格挡,也没有将头后仰,而是整个身体向一侧疾闪。但由于事发仓促,我虽然闪开了拳头,却踉跄着跌出了好几步,差点摔倒。

  那时,他露出了罕见的笑容,点点头,说:“不敌重拳,整体闪避,反应不错,这半年没白练。”
  我惊惧稍定,明白了他这是在试探我,而且我发现,他笑起来的样子一点也不难看。
  “一平叔……”我喘息着说。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直接进入正题。”他对我轻轻一摆手,说,“你刚才虽然躲过了我那一拳,可也差点摔倒,这固然是因为你没有实战经验,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你的下盘不稳。”他的声音虽低,但非常有力,而且我觉得他说话用词很文明,与大多数晏营人都不一样。
  “下盘不稳,是桩站得还不到家。所以,站桩仍然是你今后练功的最主要内容。”他继续说道。
  我点点头,说:“嗯,我爸爸也说过,站桩是最关键的。”
  “嗯,不错,桩功是如一拳的根本所在,是要一生坚持的。这半年来,你很刻苦,桩功入门的基础算是有了,现在开始,你应该专门习练一个桩法了。”他说。

  听了他这番话,我感到惊喜,但随即又对自己感到失望。我惊喜的是,我已经可以专门习练一个桩法了,因为《如一拳谱》上说,专一练一个桩功的时候,是入门的第二个阶段;我失望的是,自己苦练了半年,也仍然是入门阶段。
  他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你进步已经够快的了,很多人进入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我感到脸上一热,沉默了片刻,问:“那,我要练哪个桩法呢?”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我,说:“这个我没法替你做主,得你自己选择。”
  “哦,我自己选择……”
  “是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桩法去练,与那桩法对应的套路,也要一起练熟。”说完这些,他微微点了点头,说,“就这样吧,回去吧。”
  啊,这就完了?我感到诧异,瞪大眼睛看着他。而且这时我才意识到,方才我们的谈话是一问一答,这说明他并不耳聋。
  他应该是又看透了我的心思,语气变得淡漠:“这还不够吗?回去吧,先把桩选好,站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来找我。”说着,他转身向大殿里走去,在踏进殿门时,向后一摆手,说,“不要想与习武无关的问题,也不要叫我师父,那样的话,以后你就不要来了。”
  当晚,我在自己的小屋里发呆了良久,觉得这次经历确实有点传奇,但似乎又不如想象的那样传奇。然后,我觉得这事还是先不要告诉母亲,尽管母亲对一平叔印象很好,应该会同意他对我的指点,但我知道,母亲对我习武既感到欣慰又十分心疼,所以,我还是让她少操点心吧。然后,我渐渐感到困倦,在半梦半醒之际,我头脑中浮现出了一平叔那一闪即逝的殷切的目光,随之,我想起了他最后说的那一番话,于是我的睡意全消。

  我坐起身,开了灯,望着视线无法穿越的窗外,再回望视野之内的一切,不再去想今天这个经历,也不去猜测有关一平叔装聋的原因,终于沉下心来选择桩法。
  对于如一拳的各种桩法,在实践中,我似乎没有特别喜欢的,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但现在比较起来,我发现自己对各种桩法的喜恶还是有微妙差异的。龙虎桩即降龙伏虎式,站起来很稳,可我不喜欢它们名字中的降伏二字,那么与之对应的套路,如雷行旷野,虽然刚劲稳健、大气磅礴,暂时也不能选择了;鸟难飞桩站起来随意,但总觉得欠缺了点什么气概;拈指桩易于操作,较其它桩法容易入境,然而仔细想想,那姿势有点女人……

  想来想去,惟有如云桩,虽然看起来最平淡无奇、初站时仿佛无所依傍,但不论是名字,还是入境时的感觉,都令我感到愉悦。因而最终,我选择了如云桩和与之对应的套路——虹桥走马,并于翌日清晨便开始习练。
  还是多年以后,我才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当晚的选择是多么重要,也对如一拳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从本质上来说,如一拳的各种桩法以及套路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它们是殊途同归的,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而它们的特点是为了习练者入门的方便,因为不同性情和不同体质的人,不可能都适合习练一种桩法和套路,他们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入门。相对于其它桩法来说,如云桩是看似最没有特点的,而且习练起来入境极慢,但它的起点是最高的,隐含的技巧非常全面,距离如一拳的精神核心最近。

  我的长辈们,魏子豪、我的师父一平叔以及我的父亲,他们最初选择桩法时,都没有选择这个,而到了后来博采众长的阶段,他们对这个桩法也都没有过太深的钻研,因而他们的武功最终都没有产生太大的飞跃,用师父转述的祖父的话说,就是:“有怎样的秉性,就会钟情怎样的法门,待到了该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时候,因种种缘由,那最初选择的法门却已成为你们的障碍,阻挡了你们上升的路径。如云桩入门虽难,却暗含了其它桩法的优势,这是你们当初所看不到的,也是我后来多次提醒、你们却置若罔闻的。”

  但在当时,我自然无法体会到这些,不仅无法体会,还在习练如云桩多日没有进展的时候,一度羡慕文彬的进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