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28节作者:
皇帝不称朕 日期:2013-12-31 22:48:21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4日报道,韩国科学家日前发现男性长寿的秘诀,但难以启齿的是这一秘诀居然是阉割。研究结果显示阉割后的男性比普通男性活的更久。
报道称,韩国仁荷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对朝鲜王朝公元1392年至1910年期间的皇家各成员血统纪录进行仔细分析后,得出了这一确定结论。一个世纪前,被阉割的男性确实比其他男性活的更久,这也就意味着男性雄性荷尔蒙很可能起着缩短男性寿命的作用。
韩国仁荷大学的科学家们共研究了朝鲜王朝81个被阉割的男性,其中有3个活到100岁以上,这在当代都是非常少见的长寿年龄。研究结果显示,被阉割的男性的寿命一般比普通男性长14到19年。而且皇帝和皇室男性成员的寿命是所有人中最短的。
韩国仁荷大学的Kyung-Jin Min称:“这项发现也为解释男女寿命差距提供了线索,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长于男性。”
案语:此研究是否适合中国太监的情况,也为本文提供了一根定向的指针。就目前研究来看,至少阉割能使男人长寿、音域更为宽阔(欧洲一些男高音歌唱家通过阉割来使自己的音色更为完美),而阉割是否使人体力疲弱、变成老鸭嗓子、白头粉面,说皆可疑
日期:2014-01-01 14:39:35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八 乘隙投石(10)
上回说到朱棣来到北京后,仍然随带三皇子赵王高燧,他的态度令人揣测——
在明代的正史以及明人的笔记里,仁宗朱高炽(即皇太子)在政治上的主要反对力量,被划定为阉人,称因为他“往往裁抑宦寺”,所以遭到宦官的强烈反弹,甚至有传说,仁宗即位一年而亡,就是被宦官暗害了的(详见《明宫闹鬼》第四章第二节《色鬼纵淫》)。
此说真实性难以考证,但从各种材料来看,仁宗打压宦官之说,缺乏史料依据(详见本书第二章)。
但朱高炽的确有一个以黄俨、江保等太监为首的对立面(江保见诸正史,唯存一名,其出身及事迹均不详)。擅长防守的朱高炽,在击破二弟汉王高煦向他的储位发起的进攻后,还剩下一个看起来弱小得多的对手:三弟高燧。
黄俨等太监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与皇太子不合,极不愿意看到太子顺利登基,所以他们极力支持、力捧他的弟弟。如今汉王高煦倒了,他们便如蝇逐臭般地围聚在赵王高燧周围。
这些近侍宦官是皇帝的心腹,他们属于朝廷上顶厉害的一种力量:佞幸。在专制王朝时代,佞幸们比所有人都更亲近皇帝,他们整天蹲在御榻之旁,虽然官多不大,但论其权势及尾藏毒针的致命性,却远比外朝那些威武的大将军、大司马、大司徒还要厉害几分。
朱高炽不得不以极大的韧性与忍耐力,迎受他们的挑战。但这种交锋,本质上是他与得到父亲偏爱的三弟高燧的博弈,黄俨等太监,只是高燧兵团的奇兵猛将。
可惜的是,高燧的这些兵团战士,并非勇士,他们上马不能骑,下马不能战,唯一厉害的,就是一张进谗的巧嘴。与高煦在京时,两王相斗的风起云涌相比,高燧的夺嫡之战,更像一场不见风云的密战。
朱棣晚年怠政,父子之间很少见面,黄俨、江保等人抓住一切机会,在多疑的皇帝跟前大嚼舌头根子,讲太子的过失。他们一边往皇帝的耳朵里大倒“油荤”,一边利用自己在御前当差、接近天子,而内外隔绝、外朝不知内廷事的优越条件,不断向外放消息,说皇帝所属意的继承人,还是赵王高燧。当朱高炽、朱瞻基父子来到北京后,“黄蜂”感到时不我待,其蛰刺不仅没有松缓,反而愈加密集了。这让朱高炽感到如芒在背,日夜不得安宁。
高炽不恨弟弟高燧,对黄俨等阉奴恨得牙痒痒;而对黄俨等人造成的威胁,他并非茫然无视,有一天,他忍不住内心的孤寂彷徨,对东宫辅臣杨士奇说:“天可欺乎?非赖至尊圣明,尚得在此哉!”他说,若不是父皇圣明,我的地位早不保了。
史书往往采用春秋笔法,记事讲究曲里拐弯、含糊朦胧,费人思量。我严重怀疑,这并非朱高炽的原话,他与杨士奇私下嘀咕,肯定是商量如何应对黄太监等人的“数造危语,谮之于上”,并对父皇朱棣的用心进行了猜测,相当于战棋推演。
因为“至尊”若果然那么“圣明”、不“可欺”,他怎么还会容许奸佞继续留在身边呢?不打老鼠的人,绝对是老鼠兄弟,不是猫。
而杨士奇给他出的主意是:“殿下益宜自处尽道。”提醒他(肯定是多次反复提醒过),殿下您作为储君与人子,只要尽孝道就行了,别的都不要管不要顾。
对此朱高炽深表赞同,他说道:“尽心子职而已,他有何道?”
可见,无论对于防守方的太子,还是进攻方的赵王党,他们成败的关键,都在于“父爱”。一旦某一方失去了,立刻将遭到失败的下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正因为朱棣在表示父爱上态度暧昧不明,才给了赵王、黄俨等人某种暗示与鼓励,让他们以为夺取储位,仍然有机可乘。可见,朱棣在继承人问题上,是完全谈不上“圣明”的,而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在百难之中危而不倒,从根本上来说,在于他忠实地、无怨言地做好孝顺儿子,对父亲的种种不公绝无任何反抗,并且避免任何让父皇发生猜忌的行为。父亲是那样刚猛,他作为儿子,则必须阴柔,这才是他在政治上立足的根本。
在永乐时期,朱高炽尽管对黄俨恨之入骨,但在外表上仍与之虚与委蛇,亲热得好似金兰兄弟一般,就是因为他若是表示出真实的态度,很可能会使他满腹的不满与怨怼全部暴露;而作为皇太子的他,虽然看起来有些窝囊无能,但他至少是温和、恭顺和善于忍耐的,父皇将天下交给这个孝子,相信他会像古人一样:三年不改其父之道。
然而,朱棣全看错了,当朱高炽继位之后,几乎将他所有得意的大政都翻转过来,予以全盘否定。众人大吃一惊,这才发现,原来性格柔懦谦退的皇太子,竟然也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而这正是朱高炽的以柔克刚的长技,是他的高明所在。
但是,就在朱高炽登基的前一年,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差一点使即将平稳过渡的政权发生倾天覆地的大翻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