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河流——一个乡野青年的奋斗之路》
第33节作者:
寒江雪鹤 日期:2013-02-19 20:23:45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他们就溜达着走到了护城河。
护城河的水非常清澈,中有水草飘渺,间或有小金鱼穿梭来去,波光粼粼,垂柳轻拂,三三两两的小舟浮在水面上,好像虚空中的飞船,空无所依。
金秋杨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这河水,有时便停下来,看着那水底的水草,逐流摇摆,宛如水袖。
“你将来要买洗发水,就到山师附近的大润发超市去买!”金秋杨的姐姐在山师读书,她告诉金秋杨,大润发的东西都是真的,不像是小城,洗发水瓶上标着“飘柔”的字样,装的可能是“漂柔”,也可能是“瓢肉”。
“是吗?为什么啊?”于弘毅问。
“大哥,行货,便宜,够了吗?”
“啊,是这样啊!”
两个人说着话就走到了解放阁,此地是国共两军胜败节点所在,1948年9月24日,在解放军猛烈的进攻下,国军城破, 王耀武仓皇出逃,济南战役就此结束,深刻影响了天下大势。
于弘毅带着她,爬到了解放阁上,高楼凭望,但见山泉楼宇,清波杨柳,烽火硝烟已然深埋于地下,历史总要以鲜血为墨,书写着谎言穿插的篇章。
“中国的军人中,你最欣赏谁?”金秋杨看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感慨里,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喜欢的军人很多,但最喜欢的就是张灵甫将军!”
“就是孟良崮战役牺牲的那位?”
“那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剧!”
“怎么讲?”
“这样的将军,理应不死,即使殉国也应死于倭寇之阵,而不是亡于袍泽之手,这种死亡,对于他这样的职业军人,真是人生最大的耻辱,也是最深厚的悲剧,战争摧毁了咱们国家的多少栋梁之才,你知道吗?他文从北大,武出黄埔,被日军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
“我知道,和他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孙立人将军!”
“是啊,孙将军驰援曼德拉,打出了远征军的盖世声誉,他们两位,一个是英年早逝,一个是壮志未酬,孙将军到了台湾后,日子很不好过!”
“大哥,这些事情,晚上回去谈好不好?”金秋杨看他认真的样子,心里直发笑,两个人跑来游山玩水,结果跑到阁楼上吊古凭今,整得还挺深沉,于是就拉着于弘毅的手,慢慢下了楼。
护城河边有小舟二三,他们到窗口买了票,跳上其中的一艘,逐清波而行,济南以泉闻名天下,但在于弘毅看来,最好看的不是趵突泉,尽管它声名在外,而是黑虎泉及周边泉群,这些泉如庄户人家一样,散落在护城河边,三五参差,各具神韵,完全和周边融为一体,不似趵突泉,深藏于深宅大院,冷漠而骄傲。
他们悠闲地划着小舟,一路看过去,玛瑙泉深幽不可见底,九女泉如天女散花,白石泉一潭幽静,豆芽泉低调无声,汇波泉泉如其名水波兴起,琵琶泉声韵叮咚,最好看的还是黑虎泉,如猛虎夜啸山林,日夜不止。
最妙的是泉中之泉——五莲泉,一脉泉涌,如莲花开落,他们将舟停靠在“莲花”边上,舟上两人默然欢喜对坐,舟下一河清泉浮动,少顷,金秋杨侧身撩水。
“临水照花花不语,侧舟捧泉泉有声!”于弘毅随口做了一副对联。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金秋杨笑着撩水泼他,他一闪,扑通一声,眼镜掉落水中,登时他傻了眼,眼神儿茫然地开始随波逐流。
水面无风琉璃滑,不觉船移,眼瞅着他的眼镜落在了河底,静静地卧在那里,旁边水草招摇,金秋杨也跟着急了一身汗,因为他们不知道去哪里配眼镜,她的眼神儿好,四处看着,终于有了办法。
“你等着啊,河边有垂钓的,我去借一副线和鱼钩来!”他们将小船儿停在岸边,金秋杨跑过去,说明了情况,好在钓友热心,给他们拿了一副线和鱼钩,外带着给他们绑了重铅,这样入水快,好打捞。
两个人千恩万谢,又划着小船来到了五莲泉边,小心翼翼地将鱼钩放下,尝试了三五次之后,终于成功地将眼镜打捞出来,戴上湿漉漉的眼镜,于弘毅感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喜悦便是失而复得。
谢过了钓友,他们将船停在了原处,开始慢慢往回走,天色向晚,远处的灯火开始闪烁。
金秋杨昨晚在他的房间里看到了一本书,是央视的一个主持人写的,名字叫《时刻准备着》,他正在主持着一个名字叫《艺术人生》的栏目,一时间,红透中国。
金秋杨问他扉页上的签名是其本人真迹吗?于弘毅点点头,告诉她,那是主持人来济南泉城路新华书店签售时,他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等来的。
那时,主持人还很年轻,栏目也没有后来那么多的妖气,每个读者找他签名时,他都是谦逊地站起来,握握手,然后再签,这举动让那些排队的阿姨大妈们甚为满意,一时间都恨自己没有生个正好和他年龄相当的姑娘。
这本书没有脱离当年名人出书的范畴,大致都讲述了一个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但其中有一个章节让于弘毅很是感动,他在书里写道,在北京的夜里,他走在路上,看着万家灯火的城市,他问自己,什么时候,才会有一扇窗属于自己和爱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