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说的话合情合理,冉闵本想听从他的谏言,偏偏旁边一位道士法饶出来发表他的高见:“陛下围攻石祗多日,未得尺寸之功;如今敌人援军齐集,再回避不战,如何能号令全体将士呢?”
冉闵乃一介武夫,经激将法一激,气得横眉冷竖,那里再作细想。他捋起袖子大声说:“我心已决,敢再扰乱军心者斩!”
冉闵下令全军倾巢出动,和姚襄、石琨交战。远在几里外的燕将悦绾听到魏军进攻的消息,命令部下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进攻的时候扬起漫天的尘土(跟当年长坂坡燕人张飞用过的计谋如出一辙),魏军不清楚究竟来了多少精悍的鲜卑骑兵,正惊慌失措时,石祗也从后面发起冲击,四路大军一合围,给魏军包了个饺子,魏军十余万将士被歼殆尽。冉闵坐得是一匹名叫“乘龙”的宝马,可以日行千里,可跟吕布的赤兔马相媲美。因此冉闵跑得快,仅带十几个亲信仓皇逃回邺城。冉闵回去后,一顿火没法泄,把法饶父子给肢解了。
石祗取胜后,有点夜郎自大,得意忘形了,他派部将刘显率军七万直取邺城,想一口子把冉魏给吞下。冉闵也够厉害的,仓促之间率领邺城全部军队出战,大破刘显,一直追击到阳平(今河北馆陶县),斩首三万多级。
刘显吓破胆,为了保全自己,只得卖主求荣。他秘密派人请降,愿意帮冉闵杀掉石祗,冉闵这才撤兵回到邺城。
东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四月,叛徒刘显果然杀死石祗及其手下的重要官员,把首级送往邺城。对石祗切齿痛恨的冉闵,当场一把火焚烧了石祗的首级,以此昭告天下,建国凡32年的后赵到此彻底亡国。
冉闵虽然灭掉了后赵,但没有一鼓作气占领襄国。朝三暮四又自不量力的刘显得到冉闵给他的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的封号,居然不满足,还想试试鸡蛋碰石头是啥滋味,掉转枪头再攻邺城。刘显跟冉闵打仗自然是小巫见大巫,再次败下阵来。刘显退兵后,苦思冥想自己这辈子什么都做过了,还没穿过龙袍,干脆在襄国做起了皇帝,过一把瘾也好。
八月,慕容俊遣慕容恪攻打中山,慕容评攻打鲁口。魏国中山太守侯龛闭城据守,慕容恪转而向南攻常山,驻扎在九门,魏国赵郡太守李邽献出全郡投降。慕容恪带着李邽回头围攻中山,侯龛不得已投降。慕容恪进入中山后,把那里的将帅、地方豪强都迁到蓟城,其余的居民不受侵扰,军队号令严明,丝毫不侵犯民众的利益。
慕容俊令北平太守孙兴改任中山太守,安抚当地民众,稳定中山局势。
慕容评到达南安,王午派遣部将郑生迎战,慕容评一击即中,击杀了郑生。
悦倌从襄国回来,慕容俊才知道张举的虚妄,就杀了他。常炜有四儿两女在中山,慕容俊解除了对他的囚禁,还叫他的儿女去看望他。常炜上奏疏谢恩,慕容俊亲自下令回答他:“你本不为求生存考虑,我因跟你是同州人,保全你而已。现在大乱当中,各个儿女都到了,难道不是上天怜惜你吗?上天尚且怜惜你,何况我呢?”当即赐他侍妾一人,谷粟三百斛,指定他往在凡城。
此时,库傉官伟率领部众,从上党投降奔燕国。
同年十二月,中山丁零翟鼠乘后赵统治集团大乱之机,率部投降慕容俊,慕容俊封其为归义王。
皇帝的宝座不是人人都能坐稳的,次年正月,冉闵得知刘显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县)的消息,留下大将军蒋干辅助太子冉智镇守邺城,自己亲率八千精骑救援常山,一举击败刘显,并尾随追击到襄国。刘显部将曹伏驹卖主求荣,打开城门,迎入冉闵,刘显及其部下数百人被杀。冉闵焚毁了襄国的宫室,把百姓迁回邺城。
乱军中唯有石祗的兄弟汝阴王石琨带着家小逃往东晋,本以为逃脱了虎口,没想到东晋与羯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给他来了个落井下石,石琨在建康城中被斩首示众,后赵宗室至此全部灭绝,五胡中的一支羯族至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司马氏的后代也聊以自慰一把,总算给祖宗复仇了。
东晋政治之腐败不亚于南宋,但对外政策上却是同仇敌忾力主北伐,主张与北方议和的在当时几乎没有市场,权臣们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多是靠对外战争来取得的。而相比南宋的时战时和、举棋不定的模棱两可态度,确实要旗帜鲜明许多,南朝统治能维系二百多年,多半与这种政策的影响有关。
日期:2012-04-06 10:34:42
十三 连环马阵
冉闵尽管取得襄国,占据冀州南部,但他东征西讨,四面树敌,众叛亲离,最终他本人的末日也随之临近。
慕容俊在蓟城站稳脚跟后,继续挥师南下,冀州北部诸城纷纷归燕。在这乱世的乱世之中,燕军对百姓秋毫无犯,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慕容氏的威名响遍大江南北,连踌躇满志的冉闵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面前的对手了。
东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四月,不可一世的冉闵统率所部一万多人在中山、常山一带耀武扬威,离燕国的中山城已经很近。慕容俊得知后,派慕容恪率数万铁骑向冉闵的一万多步兵进攻。
冉闵对此不屑一顾,他决计借这股东风把燕国给灭了。真够异想天开的,区区一万多步兵,也想癞蛤蟆吃天鹅肉。冉闵手下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都觉得敌众我寡,极力劝说冉闵:“鲜卑骑兵连战连胜,势头正猛,我军应避其锐气,待其懈怠,再全军齐发,可取大捷。”冉闵大言不惭道:“我这支亲军荡平幽州易如反掌,斩慕容俊首级有如探襄取物,何足挂齿。碰上一个小小的慕容恪就退避三舍,岂不令人耻笑我这个中原皇帝?”随即挥师迎敌。
两军在廉台(今河北无极县)遭遇,双方主帅展现斗智斗勇的精彩一幕。魏军主要是汉人,以步兵为主,适合丛林山地作战,而燕军主要由鲜卑人组成,以骑兵为主,擅长在平地上作战。冉闵因地制宜将士兵安置在树林,以抵御对方骑兵的冲击。慕容恪听从参军高开的建议,以轻骑引诱魏军出击,把他们引到平地上,以利骑兵作战。冉闵也不是等闲之辈,尽管部队人数处于劣势,他决定将计就计,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率军紧随燕军来到平地上。魏军都是冉闵的精选亲兵,每次交战他们总能从骑兵的间隙中冲出来。双方交战十次,燕军都占不了便宜,冉闵颇为得意。
慕容恪站在高地上仔细观察魏军的战术后,终于看出对方的战术意图,即“合兵一处,死战破敌。”
战争就是一场赌博,聪明的人会看清敌人的牌,而不泄露自己的牌,军事天才慕容恪深谙这个道理。慕容恪把燕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对将领们说:“敌人以少对多,为的是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现在我率领主力中军前去迎敌,等到交战之后,你们左右军从两旁侧击,必能获胜!”
他专门挑选五千名善射的骑兵,将马匹用铁链连接,组成方阵,这就是后来金兀术、呼延灼等重复使用过的连环马,体现在战略战术思想上就是从三面对敌人的步兵进行分割包围,围而歼之,让魏兵无论怎么死战也冲不出包围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