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雨师》
第55节

作者: 墨雨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29 09:40:00
  三
  次日。
  检事府。
  野云斋——
  “事情就是这样的,凭空那个李伯符就就无影无踪了!”
  “哦?是嘛?想必这位新科进士玉树临风、倜傥英俊,不知在哪里欠的风流债,人家寻上门来了呵呵”雨师舒服的倒卧在榻上,漫不经心的说道。
  “雨师兄,这个李伯符可不寻常。自前隋开进士科以来,此是第一人——中进士仅有十九岁!圣上很是器重,对左右朝臣曾言——要让他好生历练,后必有大用。可,仅仅是参加了一场聚会,就这么平白的没了。圣上要是得知——”
  “啊——”雨师打着哈欠、慵懒的笑道,“那个女人?呵呵,她对俊秀少年还是那样的热衷。”
  “你还说笑?!当时筵席之上的还有外臣在场,加之此事牵扯到怪力乱神,最为圣上厌恶。恩少卿罢官贬黜还是小事,万一,唉——”
  “如此说来,除了在座的两位外臣之外,依着她的性格,你们都会牵连其中——有趣!”
  “你还说笑。不过,我看那个头戴幂篱的女人应该不是人?”
  雨师很是诧异的看着正在饮茶的蓝云芝,眼神中透出些许欣慰,拿捏着腔调问道:“哦?从何而知啊?”

  “雨师兄,你常不是说,反常即为‘妖’吗?那女子从出现到离去诡异非常,这难道不能说明吗?!再者,我今早听下人说,前天晚上春名门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女子——夜入长安,就在明春门外凭空消失了。我仔细想来,二者必有联系。”
  雨师坐起身来,点头笑道:“云芝,你长进了许多。”说罢,雨师下了塌,趿拉着鞋在野云斋里慢慢踱着步子,“你说——当时还有倭国使臣在场?”
  “嗯,一个是倭国来使叫做河内鲸,另一个是则是求学的士子名叫山上良作。就是这个山上和我异口同声的说出了‘妖怪’二字。此人诗词作的倒是有些意思。”
  “刚才听你说起此人的诗作,仔细品将来倒是有些意思。话又说回来,这个李伯符你可了解?”
  “昨晚我曾问过少鸿大人——李伯符此人是河南道莱州人氏,一门虽未出过达官显贵,但李氏也是当地名门望族。与昨日晚间筵席上的许彦仲是好友,这个李伯符就是受许仲彦之邀一起共赴长安参加的进士科,其后李伯符与许仲彦双双高中,一个是进士科头名,一个是进士科的龙尾。”

  “这真真有趣了。”雨师站在野云斋门口目光疏懒向院子里望去——院中阳光明媚、微风袅袅,书射正在摆弄着雨师盆栽,这还是些日子绿桃(详见前文《河精》)送来的,目光收讫,转身向云芝问道:“你可知这个许仲彦现居何处?”
  蓝云芝想了想刚要作答,雨师噗呲一声笑了起来,蓝云芝有些诧异刚要问,就听雨师道:“长安真是个有意思的地方——书射,迎客。”
  书射应了一声就飞奔出去了。
  蓝云芝有些摸不着头脑,看着雨师笑盈盈的坐回榻上,望着自己,便问道:“什么?”

  “稍安勿躁,一会儿便知。”
  日期:2015-01-29 10:13:00
  不多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听见书射的声音——“二位大人请,先生已在书房恭候。”
  蓝云芝顺着声音向门口望去,只见许仲彦和那个倭国士子山上良作一前一后的进了书房。
  许仲彦一看蓝云芝也在,于是,紧张的面容松弛了下来,“哦——蓝大人也在,卑职许仲彦拜见墨先生、蓝大人。”言罢向二人拱手。

  跟在许仲彦身后的那个山上良作也紧接着深深一躬,操着流利的唐语道:“外国士子山上良作——不揣冒昧造访检事府,还请墨先生恕罪!”又向蓝云芝一躬身,“见过蓝大人。”
  雨师与蓝云芝一起起身还礼,雨师一抬手,“二位请坐,诚儿看茶。”语音刚落,胡诚儿就端着填漆的托盘进了来,为山上良作、许仲彦和蓝云芝布了茶,最后才将一碗茶摆在了雨师的手边,旋即对着两位客人道了个万福后,躬身退了出去。
  “那个,墨先生。”许仲彦捧着茶碗焦急的看向正坐的雨师,“昨晚筵席之事想必蓝大人已经对先生陈说了。”
  雨师拿过放在手边的茶碗轻轻托起,一边吹着茶碗里浮起的茶末,一边点头道:“恩,云芝已向我说了。请——”示意在座诸人饮茶。
  许仲彦并没有喝,焦急的看着雨师,“先生,一定要救救伯符。”
  雨师依旧气定神闲的端着茶碗,小口的喝着茶。
  许仲彦直起身来,“伯符被妖怪掳了去,还请先生援手。”
  雨师饮罢,欠了欠身说道,“许大人安坐。你怎么知道是被‘妖怪’掳了去呢?”
  许仲彦抬手示意了一下在座的山上良作,“本来就事出怪异,再加上这位山上对我说的——”
  “哦?”雨师看向山上良作。
  山上良作向前微微一躬,娓娓道来,“在我国,妖魅出没掳走生人的事也时有发生,不过,都发生在山野村镇,像昨日筵席上这样、惶惶然进入京都民中宅掳走生人的事,在下不论听闻还是遇到,此是头一遭。加之筵席上出现的那个女子出现的着实怪异,在下就认定此女是‘妖怪’!”
  雨师稍显有些意外,于是问道:“你的唐语说得如此流利,我也有些奇怪?!”
  山上良作听到雨师问,脸上有些羞怯之色,“哪里哪里。哦,是这样的。我的老师在大唐永徽四年曾随遣唐使来到长安,师从玄奘大师,于大唐显庆五年才回到本土。”
  “莫不是——道昭和尚?”
  日期:2015-01-29 10:37:00
  “正是恩师。”
  雨师笑道,“原来如此。”
  “那——先生与我恩师相识?”
  “有过几面之缘。请饮茶。”
  山上良作恭敬的端起茶碗,欣赏了一番茶碗之后,双手捧着茶碗小口的饮着,“的确是好茶。”
  雨师含笑点首,后又转向许仲彦,“许大人,你同李伯符相交多久了?”
  “家父去年入秋时接任莱州别驾,我也随着去了。在到莱州四处游历时与伯符相交,至今不过一载。”

  “那你可曾听说李伯符说起过什么,我是说——说起过什么怪异之事,或者,其人是否有什么仇家?”
  “什么怪异?这倒没有。至于有什么仇家嘛,这样说吧——伯符从出生起便在莱州从祖父读书,为人好学谦逊、乐天知命,其家族也甚是和睦融洽。”
  雨师低头想了想,莞尔一笑,“哦,这样啊,你是同伯符一同入京参加科考的?”
  “是,正好今年开科,家父已为我打点好行装。原本伯符的祖父还不想让其过早入仕,在我的游说下,李公才允许我与伯符搭伴前往长安的。”
  “那在进京途中是否遇到什么——”
  许仲彦想了想,摇头道,“一路甚是安稳。我们边走边游历,加之暮春时节景色宜人,路上我们行的慢些,仲夏时分才到得长安。”
  雨师放下掌中的茶碗,含着着嘴反问道,“是吗?你再想想。”
  “嗯——”许仲彦思索着,忽然,“要说有——不知此事算不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