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数皆是虚幻,人心本无常-且看红尘几多变》
第34节作者:
方如梦 程沂继续慢慢说:“倘若我此刻突然驾崩,能够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信王。”
想起信王,王宽远和程沂不约而同的看向窗外。窗外月光明亮,听说信王这几日突然振作,天天在月下练剑。
日期:2014-09-26 07:22:00
程沂叹了口气:“信王年纪太轻,文治也好,武功也罢,都不足以服众。如果他继承大位,不知有多少乱臣贼子将起贰心,到时候程氏江山风雨飘摇,北边鲜卑强者如羽真司繁,难免不会趁此机会南下。倘若真的发生这等事情,我程沂就不仅是程氏的千古罪人,更是汉人的千古罪人了。”
王宽远心下暗自叹息,子嗣之事,到了百姓家是香火,到了帝王家,就是江山。虽说皇帝还年轻,但是年近三十而无子息,无论如何都会落人话柄,皇帝自己着急也是情理中的事。
王宽远看着程沂,程沂也看着王宽远:“我所想的,恐怕宽远早就想说了。上次御前会议,我本来不想叫澈弟,你坚持叫他,想来就有这个意思。但是这话要是说明了,还是得我来说。”
王宽远微微点头。
程沂慢慢说:“你去拟旨吧,明天廷议之时,我自会告诉澈弟。这五百个人的道士造反,对他而言也是一个磨砺的机会,让他带上陈景宗的部分人马去楚云州征讨叛贼。”
日期:2014-09-26 07:22:00
王宽远等了一会,看程沂没有别的话说,正想退出,却听程沂慢慢说:“鬼神之事,朕自来敬而远之,可是这一年来,连着发生种种怪异的事情,却让朕很是烦恼。朕自问凡事敬天地,无愧祖宗,怎么就被这些歪门邪道给盯上了?”
王宽远皱眉头:“这些恐怕都和道士造反有关系,这些人蓄谋已久,同时也会做法。”
程沂看着王宽远:“你不是也会做法?”
王宽远看着程沂的眼睛,从容说道:“法术之事,世间由来已久。但是怎么用它,存乎一心间。”
程沂沉吟道:“存乎一心间…杀也由我,用也由我。恒之,怎么才能为我所用?”
王宽远赞赏的看着程沂:“皇上英明。眼下道家分天机道和鬼巫道…”
程沂皱眉头:“鬼巫道纯粹是邪门歪道,又是前朝国教…”
王宽远摇摇头:“天机道也好,鬼巫道也好,虽然相互之间水火不容,然而追本溯源,都脱胎于道家分流,奉老子为尊。臣本来也觉得这些民间教派不上台盘不成体统,不必理会他。然而臣今日慢慢想,民间推崇,总有他的原因。在上位者若只是一味打压,怕是不但不能根治,反而会给这些教众作乱的理由。与其从明令禁止,倒不若让他为我所用。”
程沂眼前一亮:“你且说来听听,什么叫为我所用?”
日期:2014-09-26 07:23:00
王宽远慢慢说道:“虽然看起来巫鬼道也好,天机道也好,都有众多教众,然而两派之间均都有致命的缺点。”
程沂眼睛缓缓沉吟:“哦?”
王宽远点头继续道:“这两派虽然信者众多,然而内部散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
皇上看那释家,为何信者如此之众?是因为他有可拜之人,可颂之经,可修之门。
而道家乃我中华本土所生,民间迷信加上老庄典籍所成,信者除师门秘传之外并无它途。倘若…”
程沂微微笑了:“倘若我们能够找出一个人来,在道家内部修著典籍,规范仪式,他就能够成为可以与释家抗衡的力量,而且颇上得了台盘。与其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打江山,不如与我们合作一起守江山。这就是恒之所说的为我所用吧。”
王宽远点头:“陛下英明!”
程沂笑了,笑容却又几分深意:“到的江山平定,再慢慢换了典籍,让这些道士们修心养性也不迟。”
日期:2014-09-26 07:23:00
王宽远不说话,眼中却是赞赏之意。
程沂轻轻扶额:“只是眼下一时半会,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人呢?”
说着,程沂看着王宽远,王宽远微微笑了。程沂恍然大悟:“原来你早有安排!”
王宽远点头:“此人现在在隐藏在天机道中,等到信王剿灭天机道南宗,他自然会出头。长远来看,天机道迟早会为我大正所用。”
程沂长出一口气:“但愿信王能够不负朕对他的一片苦心。”
日期:2014-09-26 07:28:00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
木有办法,只好反复用图,对不住大家,等明天涯叔看如梦顺眼一点咱们再看看新图片吧。
日期:2014-09-26 07:34:00
那就说两句五斗米道。
有人怀疑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句话,其实说的并不是单纯意义的柴米油盐,而是“五斗米道”
日期:2014-09-26 07:39:00
五斗米道当年闹得很凶,前面 @狼也吃花 狼兄看到天机道叛乱所作所为觉得是邪教,其实当年孙恩借助五斗米道信徒造反闹得更凶。
魏晋南北朝,说起来哪里有那么多温情脉脉,战争造成的人民大迁徙,多少人流离失所,部队供给不足开始吃人,人命贱如草芥;我记得有个人说过,说我们现在活下来的人都是南北朝当年贵族后裔,贫民老百姓早就死完了。这话虽然无法考证,但是的确有几分正确。
日期:2014-09-26 07:40:00
所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在网络上越来越热,但实际上正史中提到的比较少的一个原因吧,材料稀缺,而且矛盾百出。同时是中国人心中的伤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