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1-08 02:37:00
第九章 终极杀戮
时间转眼来到四月中旬,大规模的排查行动虽仍在推进中,但随着时间消耗的越来越长,符合侧写范围的嫌疑人又始终未出现,警队中先前被刘队强按下去的质疑声又开始甚嚣尘上,支援小组因此背负上前所未有的压力,韩印整天带着杜英雄跟随刘队不知疲倦的奔波在第一线,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的异常辛苦;艾小美除了时不时要关注“网贴”中可疑的留言,更重要的任务是协助顾菲菲通过受害人头顶部的骨折来查找凶器。
顾菲菲在承受力大致相同的塑胶脑袋上反复进行击打实验,在先前确认凶器的一端是长为七厘米左右,宽为两厘米左右,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长方形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圈定凶器的重量应在一公斤左右的范围,由于受害人女儿否认家中有此种物品,那就应该是凶手随身携带的,这样看来凶器很可能确是某种电子产品。
随后,顾菲菲和艾小美把眼光放到白溪市各大电子市场、以及网络电商网站上,广泛搜寻与圈定的凶器规格和重量范围相似的电子产品,目标主要集中在艾小美先前提到的小平板电脑和MP4影音播放器、以及手持游戏机上。二人差不多查阅了几百种此类电子数码产品,但不是规格出入太大,就是重量不够,始终也未找到二者都符合的,于是顾菲菲觉得是不是该换一种思路——先来假设一下凶手的身份,然后以这个身份来寻找与之匹配的电子产品。
综合来看,整个系列共十一起案件,虽非同一凶手所为,但这两名连环杀手似乎都有着让人放松警惕的本领。前者韩印老师已经分析过了,可能因为他身材矮小,慈眉善目,且外表看起年长、有一定修养,因此不被人防备。那么后者呢?他的欺骗性和伪装又是什么?会不会是他的身份?比如他是物业的修理工,或者超市的送货员,或者是快递员?物业修理工可能会随身必备检测仪表,超市送货员和快递员会携带何种电子产品呢?
………………对了,如果顾客要求刷卡,他们是不是要带上移动POS机呢?
进入四月底,排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符合侧写的嫌疑人终于浮出水面,只是他已经去世半年多了!
该嫌疑人叫单熊业,白溪本地人,出生于1944年,身高1.65米,性格温和,大学本科文化,妻子于1987年六月因病去世,是年女儿18周岁,儿子一岁半,父母皆为供电局职工,是70年代末供电局家属楼建成后的首批入住者。该嫌疑人为白溪公司总厂的仪表工人,工作时间为倒班制,于1998年正式下岗,后以开面的谋生,去年9月中旬,因患**癌去世。
此人应该说很早便进入到某组排查警员视线,但一直未被纳入重点调查对象,究其原由是因为在他的背景信息中,有一方面与侧写范围出入较大——在韩印的侧写中,认为凶手出生在人民路周边,并且一直生活在此区域,但该嫌疑人实质上于1963年离开白溪市赴外省求学了,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并娶妻生子,直至妻子病故,才于1998年初调回白溪工作。
其实如果该组侦查员懂得变通的话,早前是不应该忽略此人的,一方面,犯罪侧写作为侦查的铺助手段,并不完全严谨,它是需要根据现实情境,做一些修正和微调的;另一方面,该组办案人员也应该想想,他妻子的病故以及他调回白溪的时间点,与首起凶案发生的时间如此接近,会不会就是他作案的刺激性诱因呢?
直至韩印偶然接触到以上信息深究下去,在一些当年的老邻居口中得知,该嫌疑人妻子的病故,多半是被他处在叛逆期整天逃学与流氓地痞混在一起的女儿气的,由此反而更加佐证了他成为凶手的可能性。
接下来事情似乎就很简单了,因为该嫌疑人已去世,无法直接采集有效DNA检材,那么用他儿女的DNA,与早前在案发现场获取的DNA做比对,便可以完全确认凶手身份啦。
日期:2014-01-12 03:25:00
事实上,案件走向远没有韩因想象的那般顺利。
通过回迁登记处登记的信息,刘队联系到嫌疑人单熊业的儿子和女儿,并将他们请到队里来,可没想到姐弟二人还未等到刘队把话说完,便异口同声断然回绝了警方的协助请求。尤其是已步入中年的姐姐,反应更为坚决和激烈,她甚至丝毫不理睬刘队晓之以理的劝解,硬是拉着涉世未深的弟弟,强行离开了刑警队。不过设身处地的想想,倒也能理解姐弟俩的反应,过了这么多年,谁愿意去证实自己已去世的父亲,就是这座城市最暴敛的色情杀人狂呢?!
既然子女的思想工作暂时做不通,又鉴于单熊业在本地已无任何亲戚,那就只能试着从他本人身上想办法。通过多方打探,刘队了解到单熊业患癌之后入住在白溪市第二人民医院,便引着韩印和杜英雄赶去医院,冀望医院能保留当时治疗化验的标本。
在‘二院’他们确实找到了病历,从上面记载的血型来看,与凶手是匹配的,这极大增强了韩印的信心,可是医院方面表示单熊业当时住院检查的标本早已被处理掉了,无法进一步提供帮助。三人还不死心,要求见一下‘单’的主治医师,想问一下他有无保留‘单’曾经接触过得物品,但最终见面之后,也是徒劳一场而已,不过让刘队意外的是,他与这个主治医师竟然打过交道。他叫赵亮,是整个系列案件首个被害人赵琳的弟弟。
医院一行,虽没有达成预期目的,但也没影响三人心情,赵亮的意外现身,似乎真的就如他的名字一般,为案件照亮了新的方向——赵亮是受害人的弟弟,又是重点嫌疑人的主治医师,同时与侵害和受害两方都有接触和交集,所以刘队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单熊业真的是前八起案件的凶手,那赵亮会不会是后三起案件的凶手呢”?
韩印在侧写中确实指出过,该案前后非同一凶手作案,而后一凶手必定存在于前凶身边,二人可能有着某种交集,这个赵亮突如其来的冒出来,身份的确相当敏感,但韩印想象不出他作案是何种动机,当然,对于刘队提出对其全面调查一番的建议,他还是觉得很有必要的。
可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瞬息万变的。
刚刚还极其困难的事儿,可能马上就变得再简单不过了;或者刚刚还觉得捡到了一个宝贝,有可能转瞬就变得一文不值。
在三人从医院返回的半路上,刘队接到了队里来的电话,说是单熊业的儿子“单华明”出乎意料的独自来到刑警队,主动表示愿意配合警方的DNA检测。难道案件就此就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吗?非也,三人愉快的心情还没保持多久,结果又来了个大反转。几个小时之后,单熊业的儿子单华明的DNA检查结果显示,他父亲与前面八起作案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如此一来,与单熊业有交集的赵亮也就没有调查的价值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