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
第45节

作者: 秦时月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12 22:32:58
  续十七回:
  楚郑在这一年的两次小磨擦并没有妨碍弭兵议和大计。这一次为弭兵积极奔走效劳、充当晋楚中间人的还是一个宋国人——向戌。向戌以和平大使自居,以当年的华元为榜样,而且和华元一样,在国际上人脉比较高,尤其和晋国的执政赵武、楚国的令尹屈建(字子木)都有不错的交情。在向戌的撮合下,晋、楚、秦、齐四大国都答应弭兵议和,于是全世界的和平大会就在宋国拉开了帷幕。
  关于这次弭兵大会具体情况如下:
  时间:公元前546年五月至七月。
  地点:宋国。
  与会国及代表:
  晋国——赵武、智盈(智罃孙)、叔向;
  楚国——屈建、公子黑肱;
  齐国——庆封、陈须无;
  宋国——向戌;
  鲁国——叔孙豹;
  郑国——良霄;
  卫国——石恶;
  蔡国——公孙归生;
  陈国——孔奂;
  曹国大夫;许国大夫;滕成公;邾文公。
  各位看官要注意了,与会国包括东道主宋国在内一共十三国,但有两个重要的国家没有参加,一个是秦国,一个是吴国。对四强之一的秦国而言,所谓弭兵就是和晋国讲和,两国在去年已经订立了盟约,再说秦人务实,又觉得自己有点笨嘴笨舌,没必要来宋国凑热闹。吴国没参加则是晋国特意安排的,与楚国弭兵的只是包括晋国在内的中原列国而已,吴国被排除在弭兵之外可以继续作为楚国的敌人骚扰牵制楚国。

  大体经过:
  先是赵武带着晋国属下的小弟们先期到达宋国;楚国方面留了一手,令尹屈建和弟兄们驻在陈国等候,派遣公子黑肱现行到宋国与赵武谈判。但公子黑肱毕竟位卑人微,很多事情定不下来呀,还得由中间人向戌往来于宋、陈之间传递沟通。子木提议:“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即晋、楚的仆从国既要朝晋,也要朝楚,以前只需要备一份礼向自己的老大进贡,现在还要多准备一份向对方的老大进贡。晋国的小弟多,楚国的小弟少,楚国明显占便宜。

  但屈建的提议有明显的漏洞:秦、齐两国怎么安排?两国作为与晋、楚实力匹敌的强国,让它们俯首帖耳向晋、楚进贡谈何容易。齐国还好说,虽然对晋国三心二意,但被晋国一通收拾后,表现得特别乖,晋国迫使齐国就范是有可能的。但秦国就不同了,秦与楚并不像晋、齐那样有分明的老大和老二的差别,两国作为盟友,地位上是平等的,楚国对秦国并没有颐指气使的权力,如果楚国在秦国未列席会议的情况下擅自替秦人做主而朝晋,也就等于推翻了先前秦晋两国订立的平等合约,凭秦人不屈好战的性格,不和楚国反目才怪呢。

  楚人为自己下了套,晋人可不是睁眼瞎,既瞧出了楚人的算计,也看明白了其中的破绽。于是,赵武便顺势将了楚国一军:如果楚国能迫使秦国就范,晋国一定迫使齐国就范。这下可把屈建搞得叫苦不迭,但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啦,左右犯难也定不下来,干脆还是派出传车六百里加急请示郢都的楚王吧。楚康王也觉得为难,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憋出了一个办法:撇开秦、齐两国,其他的国家相互朝见。晋国的赵武不禁冷笑了一声:这边护着齐国不朝楚,拉拢了齐国;那边也有与秦国的单独和议;向晋国进贡的礼单上又增加了陈、蔡等小国,反正自己不吃亏,便欣然应允。于是在陈国的屈建带着楚国的一帮弟兄们呼啦啦地到了宋国。七月份,大家在宋国的西门外歃血结盟。结盟这天,楚人特意在外衣里套了铠甲打算胁迫晋国,最后楚人先歃血,但在盟书上,晋国却排在了楚国的前面。

  盟约内容:
  1,第一世界:指晋、楚两国,既享受本方小弟的朝贡,也享受对方小弟的朝贡。
  2,第二世界:指秦、齐两国,为独立国,不承担向对方霸主朝贡的义务,至于楚与秦、晋与齐朝贡与否,是各自联盟内部事务,别人无权干涉。
  3,第三世界:指鲁、卫、郑、陈、蔡等国,既要向晋国进贡,也要向楚国进贡,而且必须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4,地狱小国:指滕国和邾国,分别为宋,齐的小弟并对宋、齐朝贡,没资格在本盟约中签字。
  补充:本次结盟本着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原则,自结盟之日起,如若擅自挑起战端抑或找借口不履行盟约义务,则必为国际社会所唾弃并千刀万剐。
  这次弭兵和公元前579年那次弭兵不同:上次弭兵大会主要是靠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和天打五雷轰之类的誓言为约束,但在现实的利益冲突面前,这一切都将被击得粉碎;这次弭兵主要是按照各国实力来分配各自的利益和义务,应该说,实力与利益的挂钩与平衡才是维持和平的真正基础。晋楚两国用牺牲小国利益的办法来换取和平并养肥自己,有得无失,确是最大的受益者,虽然楚国的获利相对更大一些,但晋国内部已经矛盾重重,也懒得与楚国纠缠,楚国也可以从争霸斗争中解脱出来以专心对付东南的吴国。秦国和齐国取得了仅次于晋、楚的国际地位,无所得也无所失。至于鲁、郑、陈、蔡等三流小国,虽然负担比以前加重,但毕竟赢得了期盼已久的和平,用金元来换取和平,对他们来说也是愿意接受的。

  从此列国时代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原诸侯之间的争霸斗争基本结束。中原诸侯大都为国内卿大夫势力的崛起和内斗折腾得焦头烂额;楚国被东南的吴国搞得疲惫不堪;秦国则因为理想目标的缺失而趋于腐化堕落,秦人勇武好战的热情无处释放,便要转化为血性的内斗。总之,弭兵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秦国因为长时期的腐化堕落与内耗,国势日蹙,一蹶不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