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50节

作者: 随手太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野人”是不参加战争的,参加战争的是“国人”。直到后来周宣王的时候,因为“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这里的“太原”并不是指今天的山西太原,而是指广袤原野的意思。“料民”就是登记户口的意思。为什么要登记户口?因为周宣王吃了败仗,国人组成的军队都战死在外面了,不得已才考虑登记“野人”户口,让“野人”即“小人”阶层参加战争,于是开创了“野人”参战的先例。

  到了后期,征兵制也在不断改革,逐渐有了工资、有了口粮,可以发衣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规定16岁到60岁的男子无论贵贱,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守卫京师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西汉初年,规定年满20岁的男子都要在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服役,学习骑射,称“正卒”,一年守卫京师或者戍边,称“卫士”、“戍卒”。这些也还是征兵制,只是和西周以及更早的时期有所不同罢了,被征来的兵员只赔命不赔本了。

  有的朋友要问了,你所说的有依据吗?当然有。从周礼、司马法中都能看出来。在当时,田制、民制、军制是一致的,为什么会一致呢?就是因为当时实行的是最古老的征兵制。
  前面说的“五师为军”、“一师两千五百人,一军一万两千五百人”是出自周礼?小司徒中。而司徒是西周时期的地官,徒字从土、从走,双人旁是后来变形出来的。地官里面规定出军队的编制,是不是让人很困惑?
  周礼?大司徒: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周礼?小司徒: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令贡赋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
  周礼?大司马:
  凡令赋,以地舆民制之:上地,食者三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三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
  对比周礼中以上几段话,就可以看出来了。国家土地、人民的编制和军队的编制是一一对应的,每家征兵一人,一乡征兵时刚好是一军。周礼?小司徒又有“乃颁比灋于六乡之大夫”的说法,而郑玄在注周礼时说:“百里内为六乡,外为六遂”。六乡则有六军,这就是为什么周礼中说“天子六军”。而鲁侯伯禽(周公姬旦的元子)在费(音bì,地名)誓中提到了“三郊三遂”,这里的“郊”就是周礼的“乡”。三乡则有三军,这就是为什么周礼中说“大国三军”。

  不止周礼中可以例证,司马法中也能证明以上征兵制的说法。
  司马法逸文: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是曰匹马丘牛,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即戎车、战车)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盾)具,谓之乘马。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为同,同方百里,万井,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

  以上两种编制虽然互有出入,并且和周礼的不同,但也是军民合一的编制,明显也是征兵制。至于为什么会有以上的不同,我认为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有不同的编制。前面说的周礼中的编制应该是西周时期周国的编制,上面司马法的第一种编制是西周时期诸侯国的编制,上面司马迁的第二种编制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改革征兵制的编制。
  日期:2015-01-31 18:32:52
  我们看周武王在牧誓中所提到的周国的军官,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司徒、司马、司空不用解释了,都是六卿之列的高官。亚旅、师氏都是地官司徒中的官员,亚旅就是周礼中旅师的副职,师氏周礼地官司徒中就有。千夫长、百夫长就是六遂“野人”的官长。
  周礼?遂人中记载:

  “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牧誓中的千夫长、百夫长就是周礼?遂人中所说的“千夫”、“百夫”的官长。
  有的朋友会问了,前面不是说过“野人”不参战吗,怎么这里又有“野人”了?答案也很简单,这些“野人”并不参加战斗,但要负责后勤供应,烧饭、洗碗、喂马,运输军粮、兵器、铠甲等等这些事情都得有人做,这些事情就落到了“野人”的身上。在当时,对于这些负责战争后勤工作的“野人”来说,未必是坏事,他们很可能因为从战有功,而成为“国人”,变成另一种身份。这从文王六师发展成“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的过程就能看出来。

  另外,乡党的编制在当时是按照血缘关系建立的,并不是按照地缘关系建立的,在春秋时期以前,血缘关系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实际中,也不可能达到那么巧,一乡刚好一万两千五百家,周礼中的说法是当时的理想状态,而现实和理想往往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文王时期的“六师”就是六个族群,至于人数,是难以确定的,但估计应该不会超过一万两千五百人。后来,随着西周的征伐,一些非“国人”的族群在战争中立了军功,变成了“国人”。一些“国人”中的家族在战争中立了军功,脱离自己原来的族群,建立了自己的族群,受封成了某一“师”或某个诸侯。这样,到了成王时期,西周就形成了“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的格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