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帝王的秘籍掀开 — 解读 周易》
第5节作者:
苕木匠 日期:2007-4-1 17:17:15
九、成王败寇
文王逝世的第二年,武王以姜太公为太师,四弟周公旦为太宰,在孟津这个地方进行了一场实战前的演练。这场演练依然是以美名远扬的文王名誉进行的,所以特意用车载着文王的牌位。在当时“小国感其德,大国畏其威”的背景下,姜太公作出了迟到的人将被斩首的严格规定。效果不错,有八百个诸侯带着他们的队伍加入到了反叛商王的行列。而武王以“还不知道上天是否允许我们去攻打他们”为理由结束了这次演练。实际上,武王和姜太公只是想检阅一下自己阵营的实力,本没有做好进军的准备。
演习的成功坚定了他们灭商的信心,剩下的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据说,姜太公这时派间谍到商朝挑拨离间,自己则虎视眈眈地等待商族的变化。而商族的内部也的确正在发生着一场生死的较量。
从成汤革命推翻夏桀政权而建殷商王朝以来,如何消除统治集团内部日益严重的腐化堕落现象就始终是商王们的头疼事。在五百年的时间里,商王们曾数次迁都以改风气,但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第二十六代帝王帝乙时期,官民普遍的迷信及饮酒作乐的风气达到了极点,严重地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物极必反。就在商朝眼看就要灭亡的危及关头,一个可能的救星接替了帝乙的王位。这个人就是帝乙的小儿子——智勇双全的帝辛。
帝乙的长子名叫微子启,是小老婆生的儿子。正妃娘娘所生的辛后出。但依当时普遍采用的嫡长子继承制,王位只能够由辛来继承。所以,微子靠边站,喝凉风,辛则坐上了帝王的宝座。
帝辛身高力大,且从小就聪明能干,能说会道,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面对几百年积蓄下来的商族恶习及这些恶习所造成的即将土崩瓦解的政治局面,他锐意改革。
他的新政从改革当时迷信的礼乐制度开始,并大量启用包括妇女在内的一批进步青年,企图以此清风荡涤历史的污泥。他的改革如果成功,即使不能够完全挽救即将死亡的政权,也应当起到一支强心针的作用,让这个政权得以缓一口气地继续存在下去。但非常可惜的是,他的改革失败了。
是因为他年轻气盛,政治经验不足,不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也没有能够充分尊重老臣?还是受到改革冲击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太大?或者是姜太公的挑拨离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或者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反正他失败了,而历史不能象走象棋一般悔棋,不能再来一次。
在这个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可怜帝王与旧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并最终决裂时,他绝望了,并在绝望之中杀反对他的王子比干,囚太师箕子。这时,心存忌妒地为姜太公实施计划的少师微子带着象征国家权力的礼乐器、带着对美好报酬的梦想,投奔到了敌对的阵营——虎视眈眈的武王军前。
机会来了,上天灭商的批文下来了。
“将军”,武王说。
帝辛被将死了。虽然他在主力部队应对东边叛乱的同时,也临时组识了七十万的抵抗力量,但还是被武王将死了。
和历次改朝换代的战争一样,战场上血流成河,可以漂起木棍。
他是投火自焚的。宁死不屈。
不,在周人的眼中,对他盖棺定论时,他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的。对,就给他的棺材板上钉上“纣王”两个可耻的大字,让后人啐骂吧。
历来就有“不留千古骂名”的俗话。其实,能留千古骂名的人都不是小人物,而是帝王将相才有的权力。“纣王”这个名字就是千古第一骂名。他不是帝辛的本名,而是周武王及姜太公他们给取的。
“纣”字的本义是马车上套马的皮带。称帝辛为“纣王”是骂他对待如马般善良的国民管得太紧,相当于暴君的意思。也是从此开始,在帝王死后,就由后一代的王臣们根据其在位时的表现给他取一个名字钉在棺材板上让人或敬或恨。如西伯姬昌因为以德服民而称为“文王”。姬昌的儿子发因有以武力推翻商王之功而称为“武王”。姬昌的孙子涌因为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而称为“成王”等等。
这个称号也叫谥号。当然,这类骂名是否属实,也是有问号的,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因为战争的结局是实力和计谋较量的结果,成王败寇又是历史的惯例。帝辛是败君,罪名当然只能由着周族为掩盖自己弑君的罪行和得天下后的得人心而安。真实的情形如何,是有许多地方可作进一步探讨的。
帝辛变成“纣王”的这一年,是武王继位的第五年——公元前1046年。
也是这一年,喊了五百多年的“帝王”的职称变了,不再叫帝王,而改为“天子”。王子发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周天子。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10)
十、封邦建国
武王坐上天子的宝座后,释放了因反对帝辛的改革而被囚禁的百官贵族,又将商朝国库的粮食分发给贫弱的普通民众,同时展出代表国家权力的九鼎及宝玉……为了更好地统治全国,也为了感谢曾经帮助过周族的部落、方国及大臣们,他还采取了论功行赏,分封诸侯的分封建国制度。这个制度也叫封邦建国,体国经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封建制度。
这个制度是由周天子将特定的区域及区域中的民授予诸侯国君,诸侯又将自己的国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样层层分封,就形成了由天子、诸侯、卿、大夫组成的各级首领及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个制度与过去商王朝时期的部落联盟制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更紧密,更易于管理,也因此使得政权更为稳定。
分封制的实质是权利的重新分配,而土地大小和质量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是区别权利大小的关键。当时的受封者主要有三类人﹕
一是姬姓宗室贵族及帮助周灭商的功臣,如武王之弟周公被封于鲁,弟鲜封于管,弟叔封于蔡,远戚召公奭封于燕,最大的功臣吕尚被封于齐等﹔
二是历代帝王的后代,如封神农的后代在焦,黄帝的后代封在祝,尧帝的后代封在蓟,舜帝的后代封在陈,大禹的后代封在杞等。这些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家族;
三是依商灭夏时的惯例,封商帝辛的长子武庚为侯,以保存商的祭祀,安抚商遗民。但为了防止其造反,又将商地化分为三部分,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带兵各据一部,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武王分封的区域和受封者相互的关系非常复杂,充分考虑了如何有利于巩固周族政权,即“以藩屏周”的目的。
分封制是由武王时期开始全面实施的一种新的国家制度,但它不是武王的创造,而是文王时期施行的井田制的放大。井田制和分封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权利、义务与土地、人口相联系,其目的就是强化社会组织,巩固社会秩序,这也是周族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特点。如果说分封制与井田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们所实施的区域的大小有别。井田制是在周族内部施行的一种制度,而分封制则是推行到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周朝的一种基本制度。
忙完分饼子的事,把那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军阀门打发走后,该整顿朝纲,过过当帝王的瘾了。于是在武王取得胜利的两年后,他上门拜访了商王当年的太师箕子,向他寻问保天下的方略。箕子告诉了他治国的几条基本规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尚书•洪范》的内容。这个基本准则也就成了周族的临时国策,直到周公制礼作乐后形成了自己的规则为止。
武王在位只有短短的八年。在灭商后的第四年病逝,长子成王涌继位。这时发生了一件对周族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周公摄政。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11)
十一、周公摄政
周文王一共有十个儿子,依次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在文王的这十个儿子中,老四周公旦的能力最强,多才多艺,也自视甚高,并深得文王的宠信,一直就是文王的得力助手。
当时的王位继承制主要有三种:为主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一般正确情况下大都如此;二是兄死弟及,一般在嫡长子能力有限,而兄弟的能力又特别强时采用;三是君王指定,一般在非常时期采用,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季历对古公的继承。
季历之后的周族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季历之后是文王。文王死后,由老二武王发继承了王位(老大伯邑考早逝)。
这种以血统而不是以能力排序的继承制度,在能力最强的周公看起来是很不公平的,但在兄长面前他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而当武王死后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年幼的儿子时,他不干了,他对王位有了跃跃欲试的野心。
距离太近了,近得让人旋晕,这个王位。再不动手,更等何年。机会来了就干吧。于是他依然摄政——小毛孩滚一边玩去,让老子来。
夺王位可不是好玩的事,要慎之又慎,所以周公并没有直接说老子要当王。而只是说成王太小了,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国事,弄不好诸侯不服管而暴动就麻烦了,所以我来帮帮忙,当几天代王。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话说得再好听也不行。
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不合理,因为当代王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当的,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够当的,也还要讲个规矩不是。譬如买股票排队,也还要有一个先来后到,是吧。你周公自己说要当代王就当代王怎么行呢?于是朝廷内外反对声一片。
反对周公的人中呼声最高的是管叔鲜,因为在他看来要摄政也轮不到你老四,而应当是我这个老三才对,顺序不是在那里明摆着吗?所以他要反。唉,周公最恨的就是这个血统论了。
既然你管叔要当这个刺头,我就把你先灭了吧。
灭了你,我不就可以“弟及”了吗?
热闹开始了。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12)
十二、逆我则亡
写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说一下当时的力量格局了。
周朝当时的权力制度是王下面为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他们对天子负责,是朝政的制定者,天子的保卫者和王令的传达者。三公之下是冢宰,也即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是王命的执行者,天子的大管家。太宰下面是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百官。
成王即位时,外公姜子牙为太师,是王室的智囊。地头蛇——周族的家族领袖召公为太保,是王室的盔甲。周公为太傅兼太宰,掌管着朝廷的行政权。
周公摄政后,各怀心思的周族权力集团被明显地分为三派:
一是以周公为中心,主要由行政官员及忠于周公的诸侯国组成的权力集团;
二是以成王为中心,由召公、姜太公所领导的周王室及外戚的势力集团;
三是由管叔、蔡叔、霍叔等武王众兄弟、成王众叔组成的外围军事集团。
周公要篡夺王权。
召公及姜太公要为成王保护王权。
三叔不服周公的篡权。
一时间这个新生的政权上空乌云密布、雷声振天。
周公的篡权要想成功,就必须清除掉另二个集团的中心人物成王和管叔。两人比较,掌握兵权的管叔对周公的威胁更大,也更容易拿下。所以周公摄政后,首先就将矛头指向管叔鲜,要拿他开刀以除后患。
兄弟相杀,外人不愿插手。所以周公对诸侯的调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说服他们,他做了两件事使其行为合法:一是向成王借旗帜﹔二是给管叔安罪名。
他先说服姜太公和召公,同意其打着成王的旗帜去平叛。两公也同意了。不是相信周公摄政的诚意,而是权益之计。因为强权之下不得不借。也可能有坐山观虎斗的心理吧。
周公借到王旗后,还得借武庚、淮夷等周族敌人的名。只有将管、蔡的不满上升到投敌叛国的高度,才能使周公的征伐名正言顺。所以他对外宣传:因为担心三叔与武庚反叛朝廷,所以我周公临时摄政。果然他们就反了,看我有先见之明吧。并不是我想兄弟相残,实在是不得不杀啊。我现在就要起兵去镇压,大家都跟我来吧。可笑的理由和逻辑不是,三叔反的是周公的摄政行为本身,如果他不摄政,又哪来的反叛。这逻辑不通的谎言竟然清清楚楚地记在史书上。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相信。
应该说周公这两手都是对姜太公灭商计划的活学活用,最后的结局也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实践。周公的“平乱”很顺利,或许是对手的士兵们敬畏王权,或许是士兵们都不愿参与这场对他们自己而言毫无意义的战斗,或许是管叔的部队中出了叛徒,也或许是管叔们本来就没有准备对抗等等原因,反正战斗的结局是一边倒。对手的部队基本上没有抵抗,或就地投降,或望风而逃。周公于是杀商王武庚及三哥管叔,囚小兄弟蔡叔,贬小兄弟霍叔为民。然后将商族遗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分给武王灭商时投城的微子,建宋国以存商祭,一部分封给幼弟康叔封,建卫国。
头脑简单的莽汉管叔太好对付了。
但周公的篡权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平坦,因为还有两个狡猾狡猾的老家伙在那里布局呢。特别是那个满脑袋鬼点子的姜太公,可不是吃素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