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帝王的秘籍掀开 — 解读 周易》
第21节作者:
苕木匠 日期:2007-4-21 10:29:51
第五章 解读《周易》
拜过菩萨敬罗汉,
赶走假僧扫佛坛。
袈裟还给周公披,
木鱼敲响把《易》传。
“梆、梆、梆。”周公上座后敲了三下木鱼,然后把眼睛睁开半只,说了两句话:
“小子们,从日今、现在、当下、此时开始,我们要开讲为君做王的道理,所以要严肃一点,不能再没大没小,乱开玩笑。”
“从此时、当下、现在、日今开始,我任命苕木匠做你们的班主任,代我宣讲。”
“梆、梆、梆……”他把眼睛一闭,又去敲他的木鱼了。
哈哈,苕木匠时来运转了。
转什么运?
这你都不知道?周公所说的“小子们”,那可不是在河里打滚摸泥鳅的普通小子们啊,都是些小王子,里面还应当包括后来的天子康王这些储君在内。当这个班主任也就是国师哟,级别能低吗?名片上的苕木匠三个字后面至少要加上:八两重高级木匠,括号,相当于副部级,括过来。
当然,我们现在是在演戏。但假戏是要真演才行的。因为只有深入其境,才可懂得深切。所以在我们翻开《周易》这本书之前,我们的身分一定要转换一下。我来扮国师,你们演来上课的王子。至于演完戏之后呢,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别出不了戏把晚饭烧糊就行了。
好了,大家去换衣服,就是古装电影里的人物穿的那种。哪一种样子好?什么样式都可以,只要你穿上有王子的感觉就行。当然,哈姆雷特的那些洋行头就不要了,因为本木匠舌头太短,说不了鬼子的话。
随便说一句,王大麻子胡同口王大妈家三嫂子的古装做得最好,也便宜——声明:这不是插播的广告。
1、解读《乾》卦
(原文) (卦辞): ():乾,元亨,利贞。
(爻辞):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爻后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1)《周易》有卦名吗
“大家好。我们今天开始讲《乾》卦。请各位打开新书的第一页。”老师往讲台上一站,一般都是这样开始的,对吧。
但我这句话中有一个不得不犯的错误。有谁发现没有?没有人举手?那我告诉你们:《周易》是没有卦名的,而我这句话中的“《乾》卦”两字却指的是卦名。好,我们对《周易》的解读就从这个问题开始。
我为什么要说《周易》没有卦名呢?两个理由:一是从结构上看不对;二是在《周易》的六十四中,有几卦被我们称之为卦名的字不能够与卦辞分开。我们以《乾》卦为例来先说第一个问题。
《乾》卦的第一部分是“(卦画)乾元亨利贞”,传统的断句一般写作:“()乾:元亨,利贞。”或“()乾:元、亨、利、贞。”区别是“元亨利贞”的断句,但都是把“乾”这个字当成了卦名,对吧。
这种断句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卦画与卦名的位置不对。因为如果“乾”这个字是卦名的话,这段话就应当写作:“乾:(),元亨,利贞。”才是正确的。名字一定要在内容的最前面。
有人可能要说,卦画不是文字,是个特殊情况。好吧,我们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下,来看下面这几卦的卦辞:
《履》卦卦辞: “()履虎尾,不咥人,亨”。
《否》卦卦辞: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同人》卦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艮》卦卦辞: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有谁能够帮我把这几段卦辞重新断一断句,把卦名断出来?
断不出来,是吧。因为它们是卦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它们分出来后,卦辞就不通了。还有比这更难断的,就是下面这一卦:
《坎》卦卦辞: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如果想把这一句中的“坎”字分出来,不仅卦辞不通,还要作“习”字的思想工作,向上级单位请示后下调令,把它们的正副领导调换一个位置。或者如《水浒》中的处理一样,把晁盖弄死,然后才能让宋江来坐第一把交椅,对不对?而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我说《周易》没有卦名。这些被我们称之为卦名的字,实际上是卦辞的一部分。
千百年来,传统易学将以上问题归结于《周易》作者的水平低,实际上,周公知道后烦得不得了。当然,我也不会做恶人,他气头上说的那些难听的话我是不会帮他传的,呵呵。
卦名的问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啊。它的重要性相当于人的脑袋。或者说,传统易学将六十四卦最重要的脑袋全部砍下来喂狗了,他们指着一堆光身子给大家介绍:这是文王,这是周公,这是姜太公,这是纣王,有谁能认得吗?是认不出来的。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脑袋还回去,请外科医生给它们缝起来,再看时就象模象样了。或者说,卦辞就有主语了。譬如以下三卦的卦辞是这样的:
《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
《屯》卦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随》卦卦辞:“()随,元亨,利贞。无咎。”
如果我们将这段卦辞中的“乾”、“屯”、“随”视为卦名,在后面加上冒号的话,这三卦卦辞就均是以“元亨,利贞”开头。“元亨,利贞。”的意思是:“开始亨通,利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开始亨通呢?由于缺乏主语,我们根本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将这三个字视为卦辞的话,就简单了。我们后面会一一解读,在此不论。
其实,文章没有篇名,在古代并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比《周易》晚出几百年的道家头号经典《道德经》也没有名。不仅没有篇名,连书名都没有。《道德经》这个名字是后人根据文章的特点是上篇开头就讲“道”,下篇开头就讲“德”而取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老子》,也叫《河上公章句》,则是后人根据作者的名号而取。
所以,《周易》本来没有篇名一点也不奇怪。被我们视为卦名的字实际上是卦辞的一部分,我把它称为“主题辞”,也就是该卦的主题就在这些文字的内容中。
有人可能要问了:《周易》各卦如果没有名,我们又当如何称呼它呢?很简单,还是按现在的称呼来称呼,《乾》卦就是《乾》卦,《坤》卦就是《坤》卦,这是一种约定俗成,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所以我一开始就说:我提卦名是犯了一个不得不犯的错误。既然是“不得不犯”,那就犯吧。正如我们把“太阳晒”说成“晒太阳”一样。
有人可能又要问了,你饶了这么大个弯子,讲了半天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可大呢。区别就在于犯这个错误也是有前题条件的,那就是我们研究《周易》的内容时,不能犯。或者说,我们在解读《周易》时,一定要将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卦名的东西放入卦辞中去。正如我们在读《论语》时,不能把第一篇的“学而”两字扔掉一样。因为,儒家的这部大经与道家的那部大经一样,原本也是没有篇名的,也是后人取其头两三个字形成的篇名。
读本帖的网友中可能还有些没有读过《论语》的小青年,我随便把这一段抄在这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篇的篇名就叫“学而”,与《周易》一样,是取这一段话开头的字为名。有谁敢在“学而”后再加一个冒号吗?
好,就是你,前面那位不好好听讲,埋头看“十二经”,又一直喜欢讲小话的同学。你在下面好像是在对你的同座说:“《周易》有没有卦名都没有关系”是吧?你到前面来,你把黑板上的“学而”两字后面加上冒号后,再背上它“走两步”试试。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请大家记住:《周易》六十四卦中,原来是没有卦名的,被我们称为卦名的那些字是卦辞的一部分,是每卦的主题辞,是各卦的脑袋。但这不影响我们的表述,因为,这些卦名的确可以代表该卦的主题,而且己经是一个约定俗成。
“李四,通知华佗,今晚加班,把这些卦的脑袋全给接上,我明天要用。”
“什么,加班工资?呵呵,这不该我管,让他找那个敲木鱼的老头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