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1-16 20:04:44
连载1-63 第六章 益州有点儿复杂
5、求同存异(2)
除了关羽、法正这些最重要的人物,益州政坛素来为派系所困扰,不仅存在本土和外来的派系之争,而且各派内部也时互有不服。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益州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个叫许慈,一个叫胡潜,当时学术荒废,刘备就命他们搜集典籍,整理学术文化,建设文化事业。但文人的毛病是相轻,这二位互相不服,见面就谄,互相诽谤。
许慈和胡潜都认为自己是学术上的老大,不肯向对方屈服,不仅遇到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而且工作中互不配合,想互相借本书看也都说没有,还时不时拎根小棍互相打来打去(书籍有无,不相通借,时寻楚挞,以相震攇)。
刘备知道他们都是文人,斗来斗去也就是一个面子,但又不能不平息他们这种无休无止的争斗,就想了一个办法。一次,大宴群下,许慈、胡潜二人也在场,酒酣耳热之时,刘备命伶人扮成他们俩,模仿他们平时争吵斗殴的样子,先以言辞互相刁难,后以刀杖让对方屈服,演得活灵活现,以此助乐。
为了调和矛盾,让大家保持团结,刘备已经辛苦到自己亲自当导演、排小品给大家看的程度了。
而在这时,发生了彭羕事件,把马超都牵涉到其中,成为震动成都政坛的一桩大事。
彭羕本是刘备和诸葛亮都看好的本土人才,刘备提拔彭羕担任治中从事。彭羕此人白手起家,一朝大权在握,颇为自得,说话做事流露出嚣然之态,诸葛亮经过观察,发现彭羕此人不可重用,于是向刘备进言,说彭羕心大志高,放在重要岗位难保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来。
在人事安排上刘备主要听取的是诸葛亮的意见,对于诸葛亮的建议刘备一般都给予支持,刘备于是决定把彭羕调任为江阳郡太守。
彭羕听说自己远调,很不高兴,私下里跑去见了马超。
彭羕是如何与马超相熟的不得而知,对于彭羕的遭遇,马超也只是客气地安慰了几句。
谁知彭羕心里的气越来越不顺,最后竟然对刘备破口大骂:“这个老东西做事无理,给他有什么好说的(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马超闻听吃了一惊,不敢再说话。
彭羕没完,继续道:“你在外,我居内,天下怎能不定(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这几句话的性质变了,开始是发牢骚,现在就是要选造反了,这些话让马超内心翻腾不已。
其实,马超自来到益州,日子也并不好过,内心一直小心谨慎(羁旅归国,常怀危惧)。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马超开始跟刘备还挺自然,他也是朝廷正式拜过的高级将领,算起来跟刘备是同僚,所以见刘备一般直接玄德玄德地叫(与备言,常呼备字),刘备没觉得什么,关羽听着不舒服,认为不敬,建议刘备杀他。
刘备说:“人家没有出路来投奔我,你们不高兴,就以呼我的字这点儿事杀他,何以服天下?”张飞说:“那就教教他如何懂礼法(示之以礼)。”次日大会,马超进来一看不见关羽、张飞的坐席,回头一看,关羽、张飞杖刀直立于刘备身后,马超大惊,从此不敢再直呼刘备的字了。
对这条记载大家多认为不可靠,因为关羽一直镇守荆州,从未来过成都。不过,出现这样的记载,加上之前关羽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是何人,说明马超在益州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个小小的彭羕就能推倒刘备,马超的脑子里就是进满了水也不会相信。
马超是个经历过各种复杂斗争的人,他知道今天的事不能装聋作哑,于是把情况写下来,向刘备书面举报了彭羕。
刘备大怒,让有关部门把彭羕抓起来。
到了监狱里,彭羕才认真反省了自己,为了保住性命,他给诸葛亮写了一封长信,表示反省悔过,又说自己之所以脱口而出“老革”那样的话,是酒喝多了(颇以被酒)。还辩解说,他给马超说“卿为其外”的话,本意是促请主公重新起用马超,让他到北方建功立业(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
彭羕是庞统生前看好的人,他知道诸葛亮与庞统关系很好,于是在信中回忆起他与庞统的交往,希望以此打动诸葛亮。
这封信到了诸葛亮手上,他思考再三,站在惜才角度也想保彭羕一命,但仔细想了想,觉得彭羕不能留。
因为彭羕辱骂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刘备,这是很严重的事,有当事人的举报,彭羕自己也承认,尽管有辩解,但那比较苍白。最关键的是,他拉拢马超,试图造反,此事触碰了刘备的红线。
于是,诸葛亮建议刘备将彭羕处死,以儆效优。彭羕死时,仅三十七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