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乘的第一个佛学高峰,它对于“空”的看法基本上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一样的。
日期:2012-07-22 11:31:24
134
这个佛学高峰是一名叫作龙树的印度佛学家(后世的佛教徒认为他是菩萨)提出的。一般被称为“中观学”。
所谓“中观学”的“中”,意思是反对对事物采取极端的看法,要取“中道”。中观学认为,“万法实有”和“万法虚无”这两个观点都太极端,都是错误的。
那事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中观学认为,是“假有”。
“假有”的大致意思是,我们既不认为事物是永存不变的,也不认为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事物存在,但不是永存不变的。
那么,当佛教说我们要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时候,意思并不是让我们把一切都看成完全的不存在。我们认同事物是存在的,我们是通过认识到事物无常的一面,来意识到它的虚幻。
事物存在,但不值得我们依恋。
中观学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对事物的认识基本是一样的,都认为物质是存在且暂存的。只不过,唯物主义和佛教对于这一本质的态度不同。
唯物主义偏向于“假有”中“有”的一面。认为虽然物质是暂存的,但物质仍旧是世界的基础和本质。桌子的分子虽然每一秒都在变化,最终整个桌子都会消失。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它“无常”的一面并不影响我们去暂时称呼、研究和使用它。
中观学偏向于“假有”中“假”的一面。认为既然人和事物都是暂存的,那么就不值得追求依恋。桌子虽然存在,但不值得我们占有。因为无论“我”还是桌子最终都会消失,一切都会成空。
日期:2012-07-22 11:51:21
135
中观学的“假有”说并不是想左右逢源的耍滑头。
首先,这个学说最符合我们对世界的观察。
其次,中观学解决了上述各派学说的种种困境。
比如,刚才有的学派说,如果强调“空”,那还有没有因果报应,人们还会因为未来的恶报而忌惮吗?
中观学说,因果报应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们的本质也是假有。我们做下的业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完成了相应的果报,业的作用也就消失了。我们受到的果报也不是永远存在的,经受过了也就消失了。
那么,“我”到底存在么,轮回的主体又是什么呢?
“我”也属于万法,自然“我”的本质也是假有。换句话说,“我”不是恒常存在,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我们每一时刻的所见所得,所思所想,都在变化。这一秒的念头和上一秒绝不相同。我们身体的细胞,每一时刻都在新陈代谢,肉体的状态也和上一秒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存在。所以“我”的本质是假有。
当认识到“我”的假有本质后,我们就会意识到,并没有不变的“我”存在,那么无论是我的喜怒哀乐还是欲望的满足,都是暂时的,都是会随时破灭的,因而是不值得追求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够消除欲望,逐渐不再造业,也就达到跳出轮回的目的了。
换句话说,“我”本质为假有这一点,是不违背释迦牟尼“无我”的教诲的。
日期:2012-07-22 17:24:01
136
你或许会问:
我不关心这些,你说这么多没有用。我就是怕死。那么你就直接告诉我,按照佛教的观点,人死后会不会还有意识?比如按照轮回说,是不是“我”死后眼前一黑,然后一睁眼,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身体中?(记忆是否被消除姑且不论)
我不知道佛经里有没有直接的回答。我自己的回答是:是。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中观学看来,刚刚这个提问本身有个问题:它认为人活着和死后是两个状态。似乎人活着的时候是稳定恒常的,死的那一刻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所以需要我们讨论人死了后会遭遇到什么。
但对于佛教来说,人无论此生还是来世,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假有”。死亡这个事件并不会改变人的本质。不是说人死了才进入“假有”的状态,而是认为人平时活着的每一刻,都是“假有”的。
所以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是我们都承认的吧?然后我们给自己随时变化的这个特性,起了一个名字叫“假有”,这也没问题吧?
平时的“我”已经是假有的,是随时变化的,但我们却觉得我们自己是连续存在的。而不会认为下一秒钟我就眼前一黑什么不知道了。那么,既然佛教认为人轮回前后,假有的本质都不会改变,那么不管是不是经历了死亡,我们还都应该像现在一样,能意识到一个连续的自我。
说白了,轮回的过程就是“眼前一黑”,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进入到新的身体里了。
问题都完美解决了吧?其实还没完。
日期:2012-07-25 14:01:52
“超越理性的思维使用形式逻辑三段论吗?”
不使用
“欣赏山水风景是欲望吗?”
看什么心态了。
“常人追求自己没有的,庄子享受自己已有的,也不害怕死亡,他有欲望吗?有痛苦吗?”
庄子的理论本来就含含糊糊,说不清楚。从顺其自然,不害怕死亡这点上看,没有欲望。但是,顺其“自然”,“自然”不就是有欲望的吗?动物不就是有欲望的吗?而且老子主张寡欲,庄子可不是,他希望过上神仙的逍遥生活,这也是欲望。
从哲学上说,老庄思想不成系统,新意也不多,没什么讨论的价值(说好听的就是,因为不成系统,所以没法按照西方哲学那种理性的方式去谈论它们)。
“弥勒佛和阿弥陀佛最先是哪部经记载的,作者怎么知道有这两个佛存在,佛教哪部经明确佛是没有外在表现形式的,”
不知道,这问题太专业了。而且佛经大都号称来自于神佛,不是人撰写的。所以你看要站在什么角度说这事了。要是站在唯物的角度,那就是“因为神佛不存在,所以某某经文不是来自于佛,而是某某僧人(大多是最早提出这部经书的人)撰写的”——而这个论述里,一开始就先验的否认了神佛的存在。所以我们拿出一本号称有神佛的经书来,去说有没有神佛,是讨论不出结果的
“说不定世界上有人有缘见过佛,能用证明否定这种可能性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要说清楚你持有什么认识论,请参见拙作《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假如你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讲,那么注意,科学永远是假说,科学永远是“可以证伪,但是暂时没被证伪的假说”。所有的科学观点都可能是错的,只是暂时没被证明是错的而已。
所以,科学不可能否认任何“可能性”,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那么科学是怎么看待佛这件事呢?科学是说,你说佛存在,那好,你拿出佛存在的证据来。这个证据必须是可证伪的。但到目前为止,是拿不出来的。比如有人说,看,佛经上说有佛,或者某某人号称看见佛。这种主张全是当事人自己说的,是没法证伪的。所以科学就暂时——注意,是暂时——认为佛不存在。
而科学永远都同意,神佛是有可能存在的。但这句话没有意义,因为科学永远承认,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存在的。这种句式,在科学的话语里,价值是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