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帝王的秘籍掀开 — 解读 周易》
第42节

作者: 苕木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7-5-28 10:04:09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52)
  准备要充分
  六二(离):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屯如邅如”四字是描述一种徘徊不定、原地踌躇的状态。其中的“屯”字取其艰难义。“如”是好像的意思。“邅(zhan粘)”字为原地转动、移动,徘徊不进貌。
  “班”字的本义为以刀分玉。瑞玉是古代的信物,王分封诸侯时按等级排列分发端玉,上朝也得手持此信物。所以,“班”字也就引申有颁布、赏赐、序列、排列整齐等义。这里用整齐排列义。“乘马班如”的意思是说:“满载人员的车马排列整齐而又观望不发。”
  他们是谁?要干什么?作者接着写道:“匪寇,婚媾。”原来这是一支去娶亲的队伍,而不是去打劫的强盗。
  既然是娶亲,那就走啊,为什么不走呢?作者说:“女子贞,不字。”哦,原来这个女子是个己经结过婚,有了家室的人,她不能再结第二遍婚,呵呵,怕犯“重婚罪”。这里的“字”是生育的意思,而“贞”字用的是主持之义。
  怎么办呢?“十年乃字”。注意啊,这里来了两个需要“脑筋急转弯”的字。就是“十”字和“年”字。“十”字在此是用的完备至极的意思,而不是作数词用。《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我们现在仍在说的十分、十足、十全十美等词有本爻辞中“十”字的影子。而“年”字是成熟的意思,而不是作名词用。《说文》:“年,谷孰也。”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以此,“十年乃字”的大意为:“待准备周全、条件成熟后,她才会来生育孩子。”
  《屯》卦六二爻辞直译后的大意就是如此:
  “乘马的队伍排列整齐而观望不前,他们在原地徘徊。不是去抢劫,而是去求婚。被求的女子已经在主持她自己的家,不愿再婚生育。只有待我们准备周全,条件完全成熟后,她才会来婚配生育。”
  很奇怪的一段话,我们前面刚说了这是一本王者之书,作者怎么去扮演第三者的角色了,难道周室找不到一个能配周王的处丨女丨?其实这是一段很好的比喻,讲的是周族灭商前夕的商周关系。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的大意是说周族灭商的军事准备已经完成时,并没有马上去夺取商王的政权。为什么呢?因为“匪寇,婚媾。”:我们这次的行动不是如强盗土匪抢劫一般地去捞一把就回,而是要如男女婚配一样地去与商族长期相处,是去掌权的。有什么问题吗?因为“女子贞,不字。”:商族自己正拥有着政权呢,他们不会主动放权来帮助周族建立新的政权。怎么办呢?“十年乃字。”:待我们将一切准备就绪,条件完全成熟后,他们就不得不下台滚蛋了。周族还有什么没有准备周全呢?下一段爻辞会作说明。
  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是要理解“女”、“字”、“婚”等字及“十年”一词的含义。“女”字的本义当然是指以男人相对的女人。但这里却是作者设的比喻,以家庭关系中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女人,比喻在周商关系中将被剥夺其政权而处于周族支配下的商族。商周之际的社会结构尚是以家族为主要单位,人们常以通婚的方式来缓和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矛盾。作者在此正是以当时的人们常用的这种方式来形容商周的关系。在《周易》中,类似的比喻还有很多,如《泰》卦六五爻的“帝乙归妹”,《小蓄》卦九三爻的“舆说辐,夫妻反目”等。这种比喻并不是《周易》作者的独创,而是那个时代的通用比喻。如《诗经•鲁颂•闷宫》:“无贰无虞,上帝临女。”《尚书•酒浩》说:“明大命于妹帮”等,其中的“女”、“妹”字均是此用法。又如《屈原列传》说:“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其中的“婚”字也与本爻辞中的“婚”字用法相同,比喻和好的关系。
  “字”的本义是生育,作者以此字来比喻周族将诞生的新政权。这种比喻我们今天仍然在使用,所谓“新生的政权”、“新政权在诞生”等即此用法。
  “十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用其本意,即完全成熟的意思。
  这段爻辞实际上是在向王子们强调夺取政权的复杂性:它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关系到国家今后长治久安的问题,关系到你能否坐稳这个打下的江山问题。弄不好就是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大意不得啊。如果意译的话,这段爻辞应当是这样的:
  “灭商前夕,周族的军事准备已经完成,但却犹豫不决,没有立即去夺取商族的政权。因为政权的更替不能像抢劫的强盗和土匪的掠夺一般蛮干,而是要如男女婚配一样精心准备。商族当然不会主动放弃已有的政权,而来帮助周族。只有当我们一切都准备周全,条件完全成熟后,才可以去推翻商王,从而建立属于我们的新政权。”
  六二爻爻象为“”,《离》卦卦象。爻象形状如一张捕鸟的网正张网以待,故有“屯如邅如,乘马班如”一句。“离”字的本义为黄莺鸟,黄莺鸟歌声美妙,历来是爱情鸟的象征,故有“匪寇,婚媾”的爻辞。
  最难求的是相才
  六三(噬嗑):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即”是靠近、追逐的意思。
  “鹿”是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
  “虞”是是商周时期掌管山泽禽兽的官职。
  “几”是“幾”的简体字。细微的迹象、事情的苗头或预兆等义。
  《屯》卦六三爻爻辞如果直译的话,大意为:
  “追逐野鹿而没有管理森林的虞人带领,要考虑进入森林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品德高尚的领袖明察秋毫,认识到如此追逐,还不如暂时放弃的好,因为盲目地进入山林会有危险而留下悔恨。”
  表面上看,这是一段讲打猎常识、经验的爻辞,其实这段爻辞仍然是在讲治国的道理。前面说周族灭商的军事准备已经完成,但却没有急于去夺权,因为还有些工作未做好。什么事这么重要呢?这里就是作者的解释。
  “即鹿无虞”的意思是说:取代商王的政权还缺少一个管理这个政权的能人。作者深知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的道理。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周族只是一个暴发的小邦国,根本没有协调邦国的经验,而商族四百多年的治国经验是不透明的专利品,在臣民看来,其治国术中还有很多神秘性。周文王之所以在得到商王三分之二的天下后,仍然没有急于夺权,就是对如何建立和管理新政权没有把握。就是在寻找一个能够承担起协调诸侯、管理政权的人,就是在提前谋划得天下后的应对措施。从周族的历史看,直到姜子牙加入周族的阵营,这个问题才算基本得到解决。善用瞒天过海之术,又熟悉商王朝及历代治国方略的姜子牙,正是周族所寻找的这个“虞人”。如果事先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战后的混乱局面是无法想像的。而周室灭商后的井井有序,正说明周族的统治者提前就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段爻辞实际上是在以周族开国的史实说建国的要点——相才的重要性。《乾》卦九五爻辞所说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的“大人”也正是指这里所说的“虞人”。
  理解这段爻辞的关键是要懂得“鹿”字及“虞”字的寓意。
  鹿四肢细长,善跑,听觉及嗅觉也很灵敏,其中的雄鹿还有一付十分美丽的鹿角。也不知是因为鹿的生理特性让古人看中,还是鹿角的“角”与爵位的“爵”同音的原因,古人常以“鹿”来比喻政权和爵位。如《史记•淮阴列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是以“鹿”比喻秦二世的帝位、秦朝的政权。商王帝辛的宫殿取名为“鹿台”,也即帝王之台义。成语“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与这句“即鹿无虞”的爻辞对“鹿”字的用法是完全一致的,均是比喻帝位、王权。
  古代以农业立国。除粮食收入外,山泽禽兽则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虞官的职位是十分高的,相当于后世宰相这一级的官员。《尚书•舜典》说:“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以益的功绩,帝舜只给了他这样一个官,可见其重要性。所以不要将这个官职当成了一个小萝卜头的乡长之类的土地公公。要知道那时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以此,这段爻辞可以译为如下一段:
  “夺取商王的政权后,还缺少一个能够管理这个政权的能人。我们因此而要考虑灭商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我们的君王明察秋毫,认识到以其盲目的行动,还不如暂时放弃的好。因为盲目的行动将会造成难于挽回的严重后果而留下遗恨。”
  六三爻爻象为“”,《噬嗑》卦卦象。“噬嗑”指人或动物吃东西时的动作,其爻象像口中含物,将咬未咬之状,故有此爻辞。
  “六四(颐):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六四爻辞大意为﹕“乘马的队伍排列整齐去求婚,这次行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爻辞讲述的是武王灭商计划的顺利实施。
  记住我们前面说过的爻变问题:一卦六爻象征着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姜太公这个大忽悠来了,还会有什么问题呢?那不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呵呵。
  六四爻爻象为“”,《颐》卦卦象。“颐”字取义为人的腮帮,引申为营养等义。爻象像人张口之形,较前一爻的《噬嗑》卦象,少了一根横在口中的硬物,故有此爻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