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抖出包中衣物:“我本是外地人,天然的西南口音。除去那回失败的乔装,城中并无人见过我的脸。既是暗访,这小女子的模样比较不会让人起疑。”将衣袍递给谦洵,“换上。”自己便转头走到一旁,背对着谦洵。
谦洵接过衣袍,往四面一瞧,方圆数百米内并无人烟。便宽衣解带,开始更衣。
“呀!”谦洵轻呼一声,小九转身奔过来:“怎么?”
谦洵脸红:“将衣袖卡住了。”
小九翻了个白眼,正要开口损他,无意中一瞥,见到他敞开一点的里衣里露出心口肌肤,上面有个紫色玉兰,不由得“咦”了一声。
谦洵见她看着那玉兰,笑道:“这是个胎记。之前便想告诉你,你名讳里边儿有个‘兰’字,咱俩倒是有缘。但这又不好给你看,只空说,怕你以为我轻薄你。”
小九又瞧了一眼,看到年轻男子紧实的胸膛,连忙移开视线,替他整理衣袖。
“百无一用的公子哥。”小九骂道,“离了安国府,可还能活下去?”
谦洵眼睛一亮:“我可以去考科举,求功名。”
小九笑道:“可有把握一举中状元?”
谦洵想了想:“可以先当个教书先生。”
小九帮他套好两边衣袖:“那挣的银两可不够找几个伺候你的丫鬟。”
“我可以寻个娘子啊。”谦洵露出狡黠的笑容,“或者,凭这副皮囊,入赘个有钱人家继续让丫鬟伺候……哎呀!”
最后一声哀叫是被眼前人踢了一脚。
小九啐他一口:“怎么都不肯自食其力就是了。”头也不回地走了。
“等等,我开玩笑的——”谦洵一边系着腰带,一边追上去。
日期:2014-01-03 23:26:00
三十三
上回来时,一个是灵魂出窍,一个施展着法力,只片刻便赶过来,并不觉得远。这回方知,这地方与那田间,隔了十余里。
那宅子的所在并不是富贵人家的集聚地,地段也偏得很,并不繁华,周围仅有寥寥数户,也都是普通人家。
“爹爹呀。”小九指着那宅子叫谦洵,“这一户瞧着不错,您在京城待过数年,京话说得溜,不如去问问人家肯不肯让我们进去喝口茶?”
谦洵干笑一声:“好啊丫头。”便上前敲门。
敲了数回,并无人应答。
怪了,这户人家都外出了么?又或者这宅子真是荒屋?
两人对视一眼,又继续敲门。
“二位,要找人?”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两人回头一看,是名清瘦的老者,一身布衣朴素却整洁,样貌虽无过人之处,依然可见其气度。
“老人家,”小九开口,“我们父女俩是外地来的,走到此处腿酸得很,想借这户人家歇歇脚。”腿酸是真的,两人确是赶了一路。
老人看了看二人,叹口气:“二位若不嫌弃寒舍简陋,到我家中去吧,就在对面。这户人家,都没了。”
虽早已预想到这宅子里没人,两人还是心里一惊。都没了?
随老者来到他家中,这老者介绍自己姓纪,先前是个教书先生,果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者让老伴为二人沏茶去。不同于清瘦的纪老先生,这老太太有些发福。她和蔼地招呼二人坐下,笑着到厨房去烧水。
三人坐下后,老者叹一声:“哎,这附近不止那一户,偏去敲他们家。二位没发现那人家全没有个牌子灯笼的?”
小九摇摇头:“只是瞧着这人家整洁得很,怎会是荒屋?”
“那是老夫清理的。”老者目光看向远处,“一家子都是好人,不该有此下场。”
日期:2014-01-05 21:52:00
三十四
两人秉着呼吸听老者说下去。
“这人家与二位一样,也是从外地来的。”老者缓缓开口,“两年前才来京,宅子也是购置的。那是一户和睦的好人家呀,主人是个憨厚的实在人,有一门家传的好手艺并以之为生;那女主人也和善得很,信佛,连鸡都不忍宰杀。有一对得人意儿的孩子,男孩子年长些,天资聪颖,送来我这儿读书。
严格说来,这人家与老夫只做了一年多邻里。
那是数月前的事情。有一日,那男主人兴冲冲地带些未曾见过的野菜来敲门,言道是他堂兄送的稀罕山珍,要送些给我夫妇二人尝尝。老夫心想这样贵重的东西怎能收,便谢过他,推说牙口不好咀嚼不便,让他留给孩子们。
也是老夫命不该绝。隔日便未听见这一家人的动静,刚开始只道他们外出。东边那户刘婆婆进去给那女主人送些物件,却惊慌地大呼而出。众人方知……这一家人,竟围在饭桌边,尽数中毒身亡了。”
老者说到这儿分外悲痛,“若我受了那野菜就好了。老夫一只脚踏进棺材里的人了,本就命不久矣……若老夫先中毒他们就不会食用那什么劳什子了。”
老者长叹一声。三人皆无言。
小九开口:“老先生莫要自责。这本不是你的过失,有些事情,冥冥中早有定数。”
这时,那老太太将沏好的茶端上来。
两人都有些口渴,便谢过主人,端起茶碗。茶色微黄,口感微涩,是贫寒人家喝的茶叶。小九不管,轻吹着一口一口地喝。谦洵却是对茶讲究的人,只微抿了一口,便放下茶碗。
“怎的给客人上这个?”老者回头对老太太说道,“不是还有些阳羡茶?”
老太太叹口气,“我在外屋听你提起对户人家,怕你更是睹物思人……”说完也叹口气,转身出屋,不多时端着新的茶上了。
掀开茶碗,清香四溢,口味甘醇。谦洵赞道:“好茶。”
老者道:“这是对面人家的同乡带来的。那主人在写信回家时,屡屡提到我们老两口对他们的照应,不知如何回报。他母亲便精心准备些特产,托同乡来京时赠予老夫。谁知同乡来京时他们已……老夫当真受之有愧啊。却不能糟蹋这些心意。这番话老夫放在心中已久,今日见到二位不知为何就说了这么多。也算是遇见有缘人,就用它来款待二位吧。”
小九忍不住问道:“老先生可记得那家人事发前有何异样?”
老者看了小九一眼。
“小孩子家不要多问。”谦洵学着小九的口音,假意训斥道。
老者抬头看着房梁:“有件事不知算不算异样。那主人是个实在人,有何心事都写在脸上。出事前那几日确是心事重重的模样,有次还提起他堂哥正在帮他另寻房子,若是新宅子近,还让孩子来我这儿来读书。问他为何要搬走,却是支支吾吾说不清。”
“老先生可知那堂兄的所在?”
老者点头,“出事当日邻里便想着去寻那堂兄,却发觉无人认识。报官时方知有一中年男子当日也因食用同样的野菜发毒身亡,想来便是那堂兄了。那男子是个单身汉,家中并无他人。邻里们无法,便一起出力将他们葬了。”
日期:2014-01-05 22:13:00
三十五
又聊了会儿,二人向老者告辞。
老者送他们出门,对谦洵道:“你这闺女可伶俐得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