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空》
第27节

作者: 晓天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2-04 09:40:52
  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木匠,这是他们的家传工艺,据说早年他们家祖先曾经在宫廷里做家具的,后来到许怀远爷爷这代才流落到民间做普通工匠。因为父亲走得早,祖祖辈辈留下的 绝活没有来得及传给许怀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收入主要是农活,但只能解决吃饭。家里很多开销则需要点外快的。如养猪养鸡养鸭,有点手艺的工匠,如泥瓦匠、木匠、裁缝、修锁、修鞋等等,会点手艺的人是比较吃香的。

  许怀远父亲手艺好,做的家具结实有型,还会加做精细的木雕。周边村庄老百姓都喜欢让他打家具。农闲的时候,父亲会经常被人家请到家里做家具。客户主要是那些子女要结婚的人,娶媳妇的家庭,需要添置床、桌子、板凳、椅子等各种家具。要嫁女儿的,则是橱柜、箱子、木桶、木盆等一大批。所以许怀远家里是有不少贴补的。此外,除了干活,请父亲的人家还管饭,有肉吃、有酒喝。大多数时候,父亲都舍不得吃,跟人家说好了自己不吃,带回家给孩子们吃。所以,周边人家都知道许木匠家孩子多。

  日期:2015-02-04 09:48:05
  父亲的去世,对他们兄弟姐妹来说,那真是天塌了一样。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大饥荒算是过去了,但是粮食还是不够吃的。父亲在的时候也还能过上不松也不紧的日子。眼下父亲一走,不但是原来的额外收入没有了,连一个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收入也没有了,你说这个家真怎么撑呢?
  那时生产队是按照劳动力确定价值,男劳力定价标准高,女劳力定价标准低一些。母亲、大姐那时候也才十七岁,还不算正常劳力。生产队照顾他们家,所以整个家里加起来就是两个女劳动力,但是要养活六口人。
  许怀远老母亲后来说,面对这一一个摊子,那时她连哭的时间都没有。父亲走后,他们家每年都是欠生产队钱的,因为平时的粮食用品是分配的,先记账,到年底再结算。因为子女多,不够吃,每回母亲就要求粮食分得多一些,最后到了年底分钱的时候,家里非但没钱分,反而是倒欠生产队的。父亲在的时候有一些微薄的积蓄,但是父亲生病花钱医治,早就没有了。所以,家里日用开销需要去养猪、养鸡鸭来贴补。他母亲为养大他们五个子女吃尽了各种辛苦,简直是罄竹难书!

  日期:2015-02-04 10:01:19
  插入一段感慨,与作品主体无关: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对六道众生的痛苦,作了扼要说明。
  其中说到旁生(畜生)道的痛苦是:互相咬啮,一不小心就成了人家的口粮,是说动物的生命随时是其它天敌、或者人类的食物。这种痛苦非常厉害!动物们被宰杀之前都知道的。
  说到人的时候,菩萨概括非常准确,是“资粮匮乏”。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处于“资粮匮乏”状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不说了,即使到了今天,哪怕你是富豪,也总觉得自己还不够。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人道”众生有这个本质性的痛苦忧患。
  其中,说到天道众生,那就是“想念成食”,就没有我们这个匮乏的忧患了。
  到了圣道,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境界,他们的生命形式已经不依赖于我们这些低端物质了,也就摆脱这些了。

  人类的痛苦是中间状态,没有地狱界、饿鬼界、动物界痛苦;但没有天道以上众生幸福。
  日期:2015-02-04 10:12:37
  首先,他们这个家吃饭是头等难事,夏秋两季因为有两茬稻谷收成,队里会分配粮食,所以要稍微好一些。但是无论你怎么节省粮食,他们家一到初冬季节就没有米了,母亲那种焦急真是无法形容。她要四处借米借面,生产队里、周围邻居、各个远房近房亲戚......,历尽世态炎凉。
  最困难的时候,他母亲差点把最小妹妹送人了。那时有一对军队里的夫妇,老家离许怀远他们家不远,因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回老家想领养小孩。打听了一下,知道许木匠去世,留下一大堆孩子,所以就跟母亲来说。母亲看着饿的面黄肌瘦的小女儿,想想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说不定还真养不活,于是就答应送给他们养了。那对军官夫妇还给了他们家不少钱,算是对以往抚养小孩的补偿,母亲也收了下来。但是,到了真正要领走的那天,小妹妹怎么都不肯走,人的身子被人家抱起来了,她的两只脚的脚尖死死地勾住门框,哭得脸煞白。母亲一看这个情况,便扑上去抱住嚎啕大哭.......最后,她反悔不肯送人了。

  日期:2015-02-04 10:16:37
  那对夫妻真是不错,看这情形就没有勉强。问题是母亲早就把人家给的钱用来还账了,现在孩子不给人家了,钱要还给人家啊。那对夫妻竟然说以后再给吧,先用着,然后两人就走了。那时候,许怀远已经懂事了,看到这对夫妻这么好,简直无法形容。
  很多年后,许怀远终于发达了,他曾经去找过这对夫妻,多方打听知道他们在河南,于是在河南当地的报纸上打了整版的广告找人。这个传奇的故事,在河南和沙洲曾经是一段佳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