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脸谱——古代官场小人的另类史话》
第8节作者:
十大碗
封建时代“龙”字是皇帝的专用词汇,用在臣子身上显然是重大过失,一旦查实撰文者要受到严惩。宋太宗非常生气,派人责问张洎。张洎人品虽差学问却高,当即伏案疾书,奏辩“亢龙无悔”一句用之无错,从《易?乾》《易例》等易书经文到历朝历代名人碑传,解经释典旁征博引,诡辩自己用词适当。并预留退路,辨称谥告原文为“受宠若惊,居亢无悔”,并无“亢龙无悔”之语,反诬系张佖擅自修改欺骗圣听,奏请严肃查处“以惩奸妄”。宋太宗也许被张洎辞藻华丽、印证驳杂的辩解搞晕了,最后竟然下诏以如此结论解决这段文案,诏曰:
“张洎援引故实,皆有依据。张佖学识甚浅,敷陈失实,尚示矜容,免其黜降,可罚一月俸。”
真是苍天无眼。自此后,史书再无张佖记载,估计他因此事被这个从前的孙子活活气死也并非没有可能。
日期:2014-08-12 15:18:27
5、寇准的“挚友”
懊悔自己有眼无珠的并非仅仅是张洎故国的旧主昔朋,在宋廷新朝的官僚同事中被他一时蒙蔽误结为友的也不乏其人,一代名相寇准便是其中之一。
寇准(961-1023)曾任职吏部,主管官吏选任。当时寇准年轻资浅,未免心内发虚,唯恐自己威不服众,非常在意同僚下属们对自己的态度。当时张洎也在吏部任职,是寇准的属下。张洎历事两朝,熟谙衙门事道,自是早已看透寇准的心思,在一众同僚还在对寇准或观察揣摩淡漠敷衍、或轻其新进不听指挥的时候,张洎一反众人所为,对寇准恭谨维诺、令出即行,常常早来晚走白黑加班,一副勤于职守、倾心尽力为寇准效力的姿态。不仅如此,张洎还经常打扮齐整,暗中瞧准寇准进出衙门时故意装作恰巧相遇,并赶忙避让一旁,恭谨施礼,拱让寇准先行。张洎的举动让寇准感到十分感激,因为张洎虽然职级一般,但作为昔日一国重臣,又是学贯古今的大儒,其所作所为对别的同事影响很大,对于树立寇准的权威的帮助不小,因而寇准自此对他好感倍增。
印象如此之好,交友叙情自然是水到渠成。寇准常常邀请张洎喝茶聊天,听到张洎纵谈阔论见识渊博,对他的赞佩更加高了不少,不仅视若好友,还经常就公务征询他的意见。而张洎所提建议也每每令寇准感觉很有见地,常常采纳使用。由此两人关系越来越近,以至后来寇准“兄事之”,两人成为了结拜兄弟。
几年后,寇准被宋太宗提升为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寇准经常在宋太宗面前夸耀张洎的才干,甚至后来推荐他升任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与自己同掌朝廷政务,可谓信任至深。
张洎任职参知政事后,表面上依然对寇准恭谨顺从,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降臣不可太过放肆,也明白寇准正受皇上宠信自己还不能与他抗衡,就对寇准低头哈腰装孙子,凡朝廷政务一概请由寇准决断,从不多言过问,将大部分心思花在所担任的另一职务———史馆修撰之上,埋头于编纂史籍之中,所作所为与他翻脸不认人的一贯做派大相径庭,似乎人到老年改变了许多。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这一切只是表象
日期:2014-08-12 15:23:33
张咱的本性依然如故,只是时机未到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寇准虽然公道正派,但性情孤傲倔强,不仅常常得罪同僚,还经常因为固执己见惹怒皇上,这也是他一生几上几下宰相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至道二年(996年),寇准又因为此类事情令太宗赵匡义盛怒不已,将他冷落了起来,看来罢免他的宰相是早晚之事。
这一年五月,时叛时附的西夏国王李继迁(963-1004)率军万人寇犯边城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一说在吴忠市西北部)。宋太宗召集宰相吕端(935年-1000年,即毛主席所言“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和成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所指的那位)等大臣上朝商议。
吕端等人接到圣旨后相继来到长春殿面见皇帝。吕端向宋太宗建议说诸人各述其见图费口舌,不易达成共识,不如令各人各自写出奏状祥陈利害,这样容易作出取舍形成决策。吕端的建议应当说更有利于评析各人意见的优劣和更快地作出决策,本无可非议,但张洎心胸狭窄之人,同行如仇敌,听吕端如此建议认为是抓住了疏漏把柄,便乘机借机攻击说:“吕端等人备位辅弼(指辅助君主之位),上有所询问,反缄默不言,深失讦谟之体(指出谋定策之责)。
吕端确实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当即反驳道“张洎所欲进言,不过揣摩圣上之意罢了,恐非据公论是”。因为都是“内阁大臣”,宋太宗也不好说么,当时不置可否。
第二天,张洎上奏建议放弃灵武以摆脱军需长途供应之累。宋太宗之前曾有此意,后来又认为不妥放弃了。张洎奏建如此主张,宋太宗便判断出显然是他听说过自己当初的想法而故意迎合自己,果然应了吕端的预言。国临大事,作为国家重臣不积极筹谋划策,只知道一味迎合上意,宋太宗感到非常生气,当场脸色大怒,将张洎奏状掷还与他,言道,“卿所陈,朕不晓一句。”张洎见皇上对自己如此态度,吓得差点尿了裤子,在吕端等人的满脸不屑中灰溜溜地退下朝去。
张洎惴惴不安地回到家里。
日期:2014-08-12 15:24:27
越想越觉得大事不妙,意识到这次恐怕要丢掉官位。懊丧忧虑之余又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应当想法挽回皇上对自己的信任。苦无良策,忽然想到寇准当下正受到皇上的猜忌冷落,何不将他痛批一番借此赢得皇上的好感,说不定能让自己转危为安。反正寇准迟早会被免去宰相高位,对自己已经毫无用处。
一日,乘上朝奏事之际,当着众多大臣包括寇准的面,张洎当廷奏称寇准背后大肆诽谤圣上,力证其实言之凿凿,并疾言厉色痛斥寇准的所谓悖逆之行。寇准当时在场,见这位昔日谦卑恭顺的好友同僚忽然向自己痛下杀手,惊得目瞪口呆,一向能言善辩的他一时竟支支吾吾不能自辩。宋太宗闻言大怒,数日后就罢免了寇准的参政之职。
但“害人不利己”,张洎牺牲恩人的做法并没改变宋太宗已对他形成的不良印象,数月后也被贬为刑部侍郎。绞尽脑汁甚至不惜以怨报德也没能保住高位,视权如命的张洎手捧诏书忍不住痛哭流涕,本就纠缠于身的疾病越发加剧,十余天后,这个一生反复忘恩负义的小人一命呜呼,向冤王爷报到去了。终年六十四岁。
我们无从知晓张洎的所思所想,无法将一个学贯古今、通晓佛理的有道高人与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联系在一起。我们固执的以为学识能提高人的修养,却无法解释一些名士大儒卑鄙无耻的小人行径;我们坚信感情能融化哪怕是一个冰封的灵魂,却发现多深多久的情谊都不会对有些人留下印记。我们只能责怪自己学问有限,不能在社会学领域找到满意的答案,只得暂且将这种人品的缺陷和情感的缺失划归到自然学范畴,满怀希望地请求科学大师们从生理解剖或者基因工程方面作出解释。当然,也许这恰恰是正确的选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