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脸谱——古代官场小人的另类史话》
第10节作者:
十大碗
日期:2014-08-12 19:47:28
2、才俊倒霉
杨炎(727—781),字公南,凤翔天(今陕西凤翔)人。杨炎是个大孝子,父死之后,他“庐于墓前,号泣不绝声”,其情其景令人感动 ;“美须眉,风骨峻峙,”典型的美男子;“文藻雄丽”,又工于图画,可谓是有才有貌的儒雅高士。德宗李适做太子时就非常欣赏杨炎的文章,大历十四年(779)即位后,特意下诏擢拔时任道州司马的杨炎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炎也不负君望,励精图治,作出了不小业绩,比如他实施的两税法制度,一改之前历朝历代以人丁为征课标准的旧例,改以土地、业产等财富的多寡即按贫富差别进行课征,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百姓负担,是一项带有划时代意义的措施,用现在的话说,这在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是一项革命性的创新。
杨炎与卢杞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一路人,一个风度俊雅、博学多才又豪爽明快;一个貌似鬼怪、缺才少学又阴鸷深沉,无论是爱好还是性格都相去甚远,难得有共同语言。虽然同朝为官又都任宰相之职,但两人却极少往来。杨炎比卢杞为相早几年,资历见识的差距加上行事为人的差异,都使得杨炎肯定有意无意地在一些方面表露出诸多不屑,甚至在朝廷当值的时候都借故不与卢杞同桌进餐。以卢杞的精明自然早已觉察出杨炎的冷淡和疏远,无论是睚眦必报的天性还是对杨炎才高位尊的嫉妒,他都难以咽下这口气,拔掉这颗眼中钉只是早晚之事。
建中二年(781)六月,德宗诏遣诸藩镇出兵征伐据地反叛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部队因为连续雨天未能按时发兵。这本来属于正常情况,但卢杞却借机对德宗言道:“李希列迁延不动,是因为对杨炎不满。陛下不应因为顾惜杨炎的名誉而影响平叛这一千秋功业,不如暂时免去杨炎相位,事成之后再予复职,这对他并无多大害处,但却有益于激励李希列尽快出兵”。 急于平叛的德宗见李希烈军队不能即时与叛军接战,本来就十分着急,听了卢杞的话,深以为然,于是罢免了杨炎的宰相之职,贬为左仆射。
李希烈与杨炎真有如此大的仇怨,以至于都不愿意发兵为朝廷平叛?其实这只是卢杞的一派胡言。大臣之间免不了有磕磕绊绊,但说是达到如此程度却是纯属瞎扯,卢杞这么讲只是他排挤杨炎的一个借口。小人就是这样,只要有什么不利的事情,遇到机会就要栽在对手身上,栽赃不成等于没说,一旦成功却能够公报私怨,消除一块大大的心病,何乐而不为?
为达到既整治杨炎自己又不亲自出面露出痕迹的目的,卢杞任用与杨炎有积怨的大理卿严郢为御史大夫。有仇人干“纪检”,杨炎的好日子到了尽头。身在官场久处权位,工作事事无过、为人个个叫好、自己亲朋人人清白公正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不是,何况并不能说是十分清廉公道的杨炎,如果被人盯上,尤其是被御史官员盯上,实是危险之至。
杨炎有一子名叫弘业,作为“官二代”自然免不了受人请托为人办事。严郢上任不久就拿他开刀,派人查获线索,立案查办,很快就定案判刑,并有意深挖广联,又扯出了其他案情。
杨炎担任宰相时曾经因为修建家庙费用不足,委托好友、时任河南尹(即洛阳行政首长)的赵惠伯帮忙卖掉了自己在洛阳的一处私宅。赵惠伯可能为图省事,也可能有讨好杨炎之意,就直接买来作了官署。此事被严郢得悉,感到可以借题发挥,就以“贵估其宅,贱入其币”,即“低值高卖”为由定性为贪污,立案查处。卢杞听说后十分高兴,立即指派大理正(相当于今最高法院大法官)田晋审理此案。田晋审查后认为“宰臣于庶官,比之监临,官市贾有羡利,计其利以乞取论罪,当夺官”,即为官者让下属公款购买私物盈利,以索贿论处,应褫夺官职。一般而言,如此定性处罚应当属于中规中矩,但卢杞认为没有达到自己报复杨炎的目的,不能一解心头之很,由此对田晋产生不满,将其贬为了衡州司马,另派他人重新审判。最终杨炎被判 “监主自盗,罪绞”,判处极刑。
为避免德宗念及旧情赦免杨炎,卢杞又派人散布流言,称杨炎家庙所在地曲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的南岸“有王气”,并称玄宗时期的宰相萧嵩就曾经要在此地建庙被玄宗制止过,如今杨炎又在此建庙是明知故为,“必有异图”。卢杞如此一来便把杨炎的罪过拔高到图谋改朝换代的大逆不道高度,直接触及皇帝的核心利益,使得德宗无法漠然视之。其实当年玄宗是因为常到此地游玩,为了避免在此地建庙宇有碍观瞻才制止萧嵩的,并非因为什么此地“有王气”。
已被卢杞鼓动得盛怒难平的德宗诏令“三司”会审,组成“中央特别法庭”审理杨炎。建中二年(781年)十月下诏宣布:“尚书左仆射杨炎,托以文艺,累登清贯。虽谪居荒服,而虚称犹存??????不思竭诚,敢为奸蠹,??????纵恣诈欺,以成赃贿。??????罪在难宥??????俾从远谪,以肃具僚。”
贬为崖州司马。
已失去任何辩解条件的昔日宰相,如今只能任人宰割,听任小人作践。美髯飘逸、气宇轩昂的老美男子,无奈踏上漫漫南去之路。当历经长途跋涉,走至今天广西北流市俗称一鬼门关的地方时,身心俱疲的杨炎可能已经预感到前景不妙,赋诗叹道:“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感觉是真实的,在走到离崖州尚有百里之地,一纸诏书追至,杨炎被缢死在这荒僻之地,终年五十五岁。一代文才能臣命丧远荒。
巧立名目剥夺政敌权位,使其丧失自卫能力;将政敌置于其本人的仇敌之管辖,施行“以仇制仇”;污其品行,毁掉其东山再起的基础。卢杞谋划之深远、计策之狠毒,令人不寒而栗。
日期:2014-08-12 19:49:24
3、长老无奈
颜真卿以被人称奇的书法造诣为今天不少人所熟知,他的书法丰腴雄浑,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被称为“颜体”,与唐朝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 “颜筋柳骨”。 这样一位为后世无数人追捧的大书法家,却被卢杞使阴计害死。
尽管为后人称道的是书法艺术,其实颜真卿一生的主要事迹却是他赤胆忠心的从政历程。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历任醴泉县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二载(753年)遭宰相杨国忠排挤,出任平原郡太守。
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的第三年即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公开起兵反叛。叛军大举南下直趋洛阳,一路势如破竹,沿线郡县或降或逃,纷纷陷落。面对兵溃民逃、叛军压境的危机局面,颜真卿坚守城池,一面积极备战,一面派人去长安报信。安禄山攻陷洛阳后,派手下段子光将洛阳城破后被害的东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即卢杞之父)、采访判官蒋消的首级送至平原城,威胁并劝降颜真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