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脸谱——古代官场小人的另类史话》
第18节

作者: 十大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见武惠妃也无有门径,但李林甫自有办法。他通过熟人结识了宫中的管事太监,称兄道弟拉近乎,待时机成熟,就托这位太监转告武惠妃说自己愿保寿王为太子。虽然李林甫只是个区区御史中丞,在朝廷中算不上头面人物,但毕竟也是朝廷大臣,武惠妃当然高兴能有大臣帮助自己,因此对李林甫非常感激,此后多次在玄宗面前夸赞李林甫。在武惠妃的“阴助”下,李林甫不久就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这一任命的官阶虽然不高,但作为侍从皇帝左右的官职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为日后李林甫的晋升之途铺平了道路。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一官位上,李林甫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巧言令色的诸般“才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很快就获得了唐玄宗的好感和信任,不久就被提升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加银青光禄大夫,做上了宰相高位。

  日期:2014-08-13 09:11:00
  4、倾轧有谋
  前一段时间,日本首相菅直人没有通过信任案投票,被迫宣布辞职。这是日本自2006年以来五年时间里下台的第六位首相,平均每一任的在位时间不足一年。这六位首相下台的理由基本相同,都是因为没有制止住经济下滑的势头被对手抓住把柄赶了下去,但上台前对政府大放厥词的每一位新首相上任后却并无大的建树,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只是变了变名堂而已。于是乎,“你方唱罢我登场”,真个是“乱哄哄”。这种现象说明两点,一是社会、经济管理方面,在制度、时代、形势相同的情况下,管理的基本方式方法并无大的不同,只是管理集团或管理人员的更换而已。二是管理集团或管理人员的更换本质上并非基于他们管理的政策方法,而是这一政策方法给选民留下的印象。日本是实行选举制度的国家,首相更迭要由选民决定;在古代封建专制的中国,朝廷大臣的更换则是要由皇帝来拍板。两者虽然制度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官位的去留要看别人的眼色。

  一千多年前的李林甫对此早已看得透彻,在二十一世纪的菅直人被反对党搞的精疲力竭满脸倦容地在电视上苦苦解释施政得失,以期得到选民悲悯式的宽容和施舍般的支持时,公元七世纪的李林甫却能不动声色又毫不着力地让主子唐玄宗厌恶了自己的一个个对手,只把好言好语好颜色抛给他一个人。
  当时同任宰相之职的共有三人,一是中书令张九龄,二是侍中裴耀卿,三是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林甫。这三人中,且不说张九龄的大文学家大诗人身份,单论治国安邦的见识及实绩,李林甫也要远逊于其他二人,加之三人中李林甫资格最浅、职位最低,在一起与玄宗商议朝政时,李林甫所提的奏议往往显得寡闻浅见,连他自己也感到难为情。见张裴二人夸夸其谈,皇上称赞连连,李林甫心里不免妒意大升,思讨着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太子李瑛因为自己的生母受到玄宗冷落私下里发了几句牢骚,玄宗听说后大为不满,要废掉他的太子之位。玄宗找三位宰相商议,张九龄认为年轻人说几句过分的言辞并非大过,况且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宜轻易动摇其位,就没有同意废除。李林甫当时在场,对此等更换接班人的大事却紧闭其口不作表态,但退朝后却对几位太监言道,“废立太子是皇上家事,何必问外人”。原来,李林甫知道这些太监都是皇上的耳目,听到大臣的言行后必然会去告诉皇上,所以才发此言。果然,玄宗听到了太监们的汇报,觉得李林甫所言有理,对李林甫支持自己的立场更是十分满意,只是看到除了李林甫之外其他大臣并不赞同,只好不了了之,但由此对李林甫的亲近感却增加了不少。

  大臣牛仙客在任河西节度使期间勤于职守,尤其注重节约开支,以至河西仓禀充实,粮械充足,这对于古时维护边镇稳定、抗击外侵极为重要。玄宗知道后非常高兴,就想对他进行奖励,打算给他封加食户(古代奖励功臣的一种制度,受封者有权向所封食户征租)。玄宗与几位宰相商议,张九龄又据实直言,认为边镇将官驯兵秣马及储蓄兵粮器械是其应尽的职责,属于日常工作,不能算作功绩。即使要奖其,赏赐金锦即可,没有必要封加食户从而减少国家赋税。玄宗见张九龄不同意也就作罢,但也不怎么高兴。退朝后,李林甫将张九龄阻挡封赏之事偷偷告诉了牛仙客。牛仙客性格憨直,听说后满腹生怨,赌气向玄宗奏请辞官。玄宗更觉得对不住牛仙客,就又要给他封食户,并要升任他为尚书(类似侍中之责,皇帝顾问)之职,张九龄认为尚书一职承担着向皇帝顾问建言的重任,应当由素有德望之人担任,而牛仙客出身小吏,且目不识丁,实难胜任,依旧坚之不可。

  李林甫当时在旁,依旧不云可否,退朝后又对太监们私下言道,“如有才识,何必讲究学问多少?天子要想任用,何人不可?”。玄宗听到李林甫如此一说,更觉得张九龄是故意阻碍重用牛仙客,有意与自己作对,自此渐渐疏远了他,此后不久,就借故解除了他的宰相之职。
  裴耀卿也属于那种尽职直言之人,议事论政常常与张九龄观点相同,玄宗也因此将他一块免职,将二人分别贬为尚书左右宰相(相当于副宰相),不再参与朝政决策,逐出政治权利中心,同时,任命李林甫为中书令。李林甫排挤张、裴二人的目的终于实现。
  后来,一个叫周子谅的监察御史上书弹劾牛仙客,说他无宰相之才,这无异于公然支持张九龄。玄宗大怒,当朝就把他杖杀。李林甫又乘机奏称这位御史从前是由张九龄所荐,玄宗恼怒张九龄荐人不当,将他贬为荆州长史,逐出朝廷。自此,李林甫的一股窝憋气终于吐得干干净净。
  日期:2014-08-13 09:12:50
  5、固权有略
  中国历来是个官本位意识很浓的国家,工农学商各界人士见了做官的无不自动矮了半截,不管你家产万贯还是满腹诗书,在与官吏交往时都觉得底气不足。如此一来,各路才子能人挤掉了鞋子也要踏上从政求官的仕途,要尝尝走进走出肃穆庄严的衙门是何滋味,于是,在这相对狭窄的空间内汇聚了几乎是当时整个民族的全部精英,而不像欧美列国那样分散到商学科技等各个行业之中。如此多的精英集中在衙门,而区区官场中官位有限,能够身登高位的更是屈指可数,如果身居高位的那些官员没有些真才实学,或者即使有才学而没有打起精神把官当好,迟早会被突然冒出的强人能士打下台去。所以做官要有“危机意识”,要全力以赴履职尽责,只有这样才能把官位坐得长久一些。

  李林甫就有“危机意识”,只不过他的危机意识不是要努力尽好职责,而是时刻担心有人夺走自己的权位,因为他内心明白,在芸芸众生中肯定藏龙卧虎,能人高士将会层出不穷,即使在仅有万人的官吏之中(据《全唐文》收录的武三思《贺老人星见表》有“臣守节等文武官九品以上四千八百四十一人上言???”之句,据此有研究者认为此为彼时的唐朝官员总数),也有不少人能力见识高于自己,自己绝非是“官吏”花丛中的那棵王者牡丹,对于香艳超过自己的那些花花草草,一旦看见,要统统连根拔掉,使自己看起来最美最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