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脸谱——古代官场小人的另类史话》
第32节作者:
十大碗
日期:2014-08-27 08:46:36
背 叛
——趋利逐势、屡屡弃主的隋唐大臣封伦
隋臣封伦,一生不忠不信,几易其主。无事时脚踏两船,观风向常怀异心;临危难一心求荣,负恩义毫不留情。薄情寡义之辈,切为用人者大忌。
----作者按
临危弃主
公元618年冬天,朔风阵阵,漫天雪飘。在鲁西一条冰雪封盖的土路上,一只盔甲不整的队伍正顶着刺骨的寒风艰难地前行,他们已经惊恐不安地逃奔了十几天,此时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眼看天黑之前无论如何也赶不到目的地聊城,中军传出号令,就地休息过宿,次日再行。
这是宇文化及的部队。半个月前,他们刚刚跟李渊部将李神通的军队大战了一场,结果大败,不得不逃向这鲁西一带,希望能够寻个暂时的安身之地。
封伦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着士兵们忙碌着为自己搭建帐篷。不远处是皇上宇文化及的临时“皇宫”大帐篷,虽然自己是内史令(丞相之职),按理应当过去询问一下有无事项需要安排,但此时的他已经懒得去做这些事情,只是双眼木讷地瞧着自己的帐篷慢慢地扎架、楔钉、架帐,屁股纹丝不动。
封伦早已没了侍候这位皇上的心思,反而正一肚子懊恼,为自己搭上这条“贼”船后悔不迭,心底下大骂自己空具一双慧眼,怎么就没看出这个“皇上”并非那种真命天子,竟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属下,以致连累得自己目前身陷绝境,如果最后兵败,大好人生岂不要毁在这个草包身上。想到这里,封伦忍不住长吁短叹,哀声连连。
半年前,封伦也曾经历过同样的心境。当时,他担任隋朝的内史舍人一职,正与部分大臣跟随隋汤帝杨广巡幸到江都(今扬州)一带。内史舍人虽然只是五品官衔,但因为负责草拟诏旨,属于皇帝身边的近臣,因此职位非常重要。隋唐帝这次南巡与其说是游玩,到不如说是逃难更为贴切。
由于近年来的穷兵黩武,隋汤帝内外交困。自从613年他的宠臣,柱国、礼部尚书杨玄感反叛后,天下叛乱丛生,短短几年间,北至山西、河北,东到山东、江浙,南抵岭南,西达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叛乱就有数百起。特别是在河北起义的窦建德、在河南的李密瓦岗军和在太原的李渊叛军更是势头凶猛,李渊甚至攻占了隋朝国都长安,拥立尚未成年的代王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番情势让早已失去当年统一天下豪气的隋汤帝变得心灰意冷,甚至没了收复都城的打算,想逗留在江都偏安一方,而跟随南来的隋朝兵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久留南方,吵嚷着要回北方,一时人心浮动,军中弥漫着一股叛乱气氛。最终,早已对隋汤帝心怀不满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被叛兵拥立为首,发动了兵变。
叛兵将闻风躲藏在一间小屋里的隋汤帝搜出,宇文化及命令将他带到院中。毕竟是皇帝之尊,隋汤帝虽然已成阶下之囚,但依旧有着一股天子气派,周围叛兵被他的威严所摄,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也许是积威所致,宇文化及乍一见面也感到十分局促,不自觉的低头缩腰,但转念一想,如此气短难免要让在场众人笑话,以后如何指挥驾驭得他们?宇文化及就琢磨着要打击一下隋汤帝的气势,他看见封伦站在一旁,知道他颇有文采见识,便令他当众揭批隋汤帝的罪过,让这位皇帝受些奚落。
封伦也是刚被叛兵带到到此处的。听见宇文化及的指令后,他脑子飞快地转着。照理是不应该当面指斥这位皇帝不是的,毕竟自己几个时辰之前还是他的臣僚,臣下辱主是人所不齿的行径,自己从一介布衣逐渐升至天子近臣,曾经享过的无数殊荣归根结底还要归属于眼前之人的恩赐。但眼下此人大势已去,看情景很可能命在旦夕,继续跟随于他甚至保持君臣关系于己无一丝益处。而宇文化及目前手握重兵,而且本来就是朝廷重臣,论影响和势力极有可能会成就大事,如果今日投靠与他,将来他一旦成功自己岂不成了开国功臣?应当借此天赐良机狠狠揭批这位落难皇帝的“罪恶行径”,在新主人面前好好表现一下,既向他表达尽忠之意又呈现自己之能,为将来铺就进身台阶,可谓一举两得。意念至此,封伦再无暇多思,当即跨步向前,准备好好数落一番昔日恩主的罪状。
隋汤帝见封伦瞪起小眼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自己,看出他是要准备向自己发难,不免心下黯然,长叹一声后对封伦言道,“卿是士人,为何也做如此之事?”
封伦本就心虚,听见隋汤帝的斥责,话到口中又被顶了回去。抬眼看了一下周围,见一同抓来的众位大臣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愤怒或鄙夷,甚至连周围的叛兵都眼带嘲笑,封伦也不免感到心中有愧,嘴巴张了几次也没能说出一句话,只好尴尬万分地退了回去。
之后隋汤帝被宇文化及杀害,封伦不出意料地投靠了叛军,被宇文化及任命为内史令要职。他积极出谋划策,跑前跑后地张罗着,期盼着宇文化及能够乘着天下大乱之势一举翦灭群雄登上龙椅,自己也跟着沾光。但宇文化及既非一统天下的雄主,封伦自己也不是谋略超凡的英才,叛乱后除了开始仗着原系“朝廷”正规军队的余威打了几次胜仗外,很快就暴露出统军无方的毛病,对外连战连败,内部叛乱屡生。
据史料记载,宇文化及毫无治军理政的能力。属下前来汇报军情政事,他想不出任何对策,只得故作深沉闭口不言,待人走后再与一帮近臣商议决策。虽然没有帝王之能,但在享乐摆排场方面却处处按照天子的规格讲究。在推翻隋汤帝之初,宇文化及扶持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自己任大宰相,他丝毫不顾及自己只是宰相的身份,不仅直接住到宫里,而且将原先隋汤帝的嫔妃一概占为己有,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宫主人。不久,李密率军来讨,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宇文化及战败,损兵折将只剩下两万余人,只得败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来到魏县后,看着稀稀落落萎靡不振的属下和兵卒,宇文化及觉得似乎大势将去,感叹道,“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毒杀了杨浩,在这偏僻之地自立为帝,国号许,要抓紧时间过一把皇帝瘾。次年,李渊派大将李神通前来讨伐,宇文化及兵败逃向鲁西聊城,遂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场景。
封伦跟随众人来到聊城安顿下来。聊城是大运河和黄河的交界处,地处交通要道,战前商户较多又兼地势平坦,民众相对较为富裕,也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占据如此重地,宇文化及和不少属下增加了一些信心,希望能在此扩军备粮再振兴一下军力。大家日夜加紧修建城墙,四处征粮拉丁以备来日所需。
这几日,封伦一直在思讨着日后出路。窗外官兵们忙碌备战的吆喝声脚步声让他感到心烦又觉得可笑。情势都已发展到这种地步,这些人还死心眼地在这里瞎折腾,真是愚陋透顶,难道真要把身家性命搭在那个废物皇帝宇文化及身上?封伦分析李渊的唐军(此前的618年5月,李渊已称帝,国号唐)和窦建德的夏军(窦建德也已于618年称帝,国号夏)不会放任宇文化及在聊城发展而坐视不理,时日不久必会前来讨伐,瞧情形宇文化及到时定是凶多吉少,不能在此坐以待毙,必须想法离开这是非之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