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书——东北玄学那点事儿》
第6节

作者: 焱还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奶奶特意给王瘸子送去2斤肉,告诉王瘸子人不能起歹心,否则就是有报应,并让王瘸子当晚拖着拿着瘸腿准备好肉、酒、香,黄纸,到狐狸拦车停的地方拜一拜。
  “狐狸记仇,你别报应到下一辈儿上,上个香,磕个头,备不住腿还能好。你也是,眼皮下浅的,我送出去的东西,也去惦记,怪不得就当个长工,连个女人也没有跟你。等这事儿了了,我给你张罗张罗,找一个女人,成个家,也就有奔头了,总当个跑腿子也不是办法。这回长个记性,别再招惹得罪这些有灵性的动物。今晚我拿猪头上供,你这事我也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太奶奶临走时不忘嘱咐。

  王贵答应了太奶奶,当晚也去了当时停车的地方,磕了头,燃了香,烧了纸,敬了酒。说来也奇怪,第二天开始,王瘸子的腿渐渐好了。当然了,闫郎中的秘方确实也是很管用。人好是好了,但王瘸子、王瘸子的,大家喊惯了,到底是留了一个外号。
  王贵嘴里不说,打心里还是很感激太奶奶的。秋天捡得一些木耳、蘑菇之类的也时常送给太奶奶一家。但自打那之后,猎就不打了,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过了一段时间,太奶奶给王贵介绍了一个小寡妇,没有还在。跟王贵过了一年,就有了。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太奶奶给接得生。
  日期:2015-06-30 15:28:00

  七、用金线穿着的书
  上次太奶奶一家随着白猪捡到了一本书。黑不溜秋的还用金线给穿着。捡到之后,太奶奶就给收起来压在箱子底了。正所谓财不露白,否则祸害自来。被人家要是知道老郑家有用金线编的书,好奇的人、看热闹的人就得把家里的门槛儿给踩破了。此外,总有那些个一时周转不开的穷亲戚、穷朋友、穷邻居,遭难遇宰,求着帮助接济,怎么办?冲你这金线来,你不好意思回绝,要不就得罪人,时间久了,这屯子就不能立足了。还有最重要的,那个念头,东北闹胡子。所谓胡子就是土匪山贼。土匪山贼们闻到了风声、知道了消息,还不得下山打劫?所以,无论从从哪个方面想,太奶奶都得把这书给藏好了,消息给捂严实了。

  太爷爷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太爷爷的爹妈也是农民,在往上数三辈儿,还是农民。全家上下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过节贴对子都得找村里识文断字的先生帮着挑。
  好在到了太爷爷这一辈儿上,家庭的情况还算好,算是一个小康之家,有点余粮闲钱,太奶奶又特别羡慕那些个有文化的人,总希望自己家里也出一个读书人。能不能考上状元倒是其次,当个秀才,在村里面当上一个教书的先生,也是相当好的事情。因此,太爷爷一家,对爷爷上学这件事就格外的上心。
  那时候,爷爷才4-5岁,正是刚刚开蒙的年纪,读了不到半年的书,大字识得还不到一箩筐。书上的东西基本看不明白,无非是夫子开蒙的那一套。
  捡到的黑书皮上写了两个弯弯曲曲的大字,实际上就是篆书。太奶奶认为,这书来历不明,写得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万一谢了一些对皇帝和朝廷大逆不道的东西,岂不是全家跟着倒霉遭殃?因此,这书也就收的得严密。
  但是架不住爷爷好奇,没事的时候翻箱倒柜的把书给翻出来看。当然,也都是偷着看。否则让太奶奶知道了,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至于太爷爷,太爷爷的爸妈对这事儿,就是睁一眼闭一眼。虽然不会在外去到处宣扬,但自个儿孙子(儿子)要看,有什么好管的?

  后来,我爷爷偷偷的把书皮上的两个字描下来,问先生。先生说这两个字是“黑书”。可不是黑书嘛,皮儿就是黑不溜秋的。
  爷爷从先生那里问完后,没绷住,告诉了太奶奶。太奶奶到没有难为爷爷。想了半响:“咱们老郑家一直都是赚活人的钱,死人的钱不好赚,说头儿太多还晦气。咱们家可别往这方面动心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东北的农村习惯将替人出殡叫做出黑儿。就是谁家人死了,邀请阴阳先生去看,怎么处理后事。那个时代不火化,全都是土葬,还要停尸三天。有的要停七天,更有甚者停得日子更多。这里面的讲究全凭阴阳先生一张嘴。俗话说,人死为大,操办丧事是每家每户最头等的大事儿。谁最后也逃不掉死亡的命运。黑书,按照太奶奶的理解自然是告诉怎样出黑儿,也是就是怎么出殡的书。太奶奶的生计是接生,赚的是活人的钱,出黑儿当然是赚的是死人的钱了。

  日期:2015-07-03 13:46:00

  八、爷爷祖父的丧事
  自从太奶奶替狐狸接生后,找太奶奶接生的人格外多,而且多是大户人家,又多是请了接生婆后不行,又请太奶奶的。说来也奇怪,只要太奶奶一到,不出20分钟,保管大小平安。太奶奶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到后来,那家有新生儿病疼的,也请太奶奶去,太奶奶也用银针扎几下,或是用手按摩几下,基本都能康复。郑大嫂子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这样奶奶也就有了能力把爷爷送到镇上的学校读书。
  这时候就已经是民国了,爷爷也已经14、5岁了,太奶奶开始张罗爷爷的婚事。那个时候人都结婚早。其实早也有早的道理,一般人的寿命到了50岁已经很了不起了,只有早结婚,才能保证自己在壮年的时候能够照顾好子女。时至今日,一般农村地区的结婚一早,生孩子的也比较早。往往20出头可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爹了。
  但是,还没等结婚,太爷爷的爹没了。清早起床喂猪,突然就倒下了,按现在的说法有可能是心肌梗塞。太爷爷的爹高寿53,在农村地区也算是可以的了。加上老爷子身体一直比较好,挺硬实的,没病没灾的,突然就这么没了。在农村地区属于福丧了。
  在中国的白事里是有所谓的福丧和喜丧的。什么是喜丧呢?一般家里老人过了80几岁以后去世的,都可以统称为喜丧。当然,这里的去世可是自然死亡,没病没灾的死亡。如果是在病床上疾病折磨已久的,不在此列。家里老人没有病灾,自然死亡的,对于儿女,对于自己都是一种解脱。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任是皇帝老子,也逃脱不掉。这种人,按照老说法,都是积了德的,所以在不痛不痒地离开人世。然而,有些人,可能要瘫在床上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去世,对自己、对家庭而言都是一种折磨。这就是所谓的福丧和喜丧的由来了。换句话讲,这种丧事是一个家庭积德有福的表现。虽然是白事,其中也有喜气的成分。

  太爷爷的爹刚没,爷爷的婚事也就耽误了。那个时候,办丧事是头等的大事。所谓的薄养厚葬,就是说活的时候可以少给吃喝,甚至是挨饿受冻,但死的时候必须风光大葬,显得这家人家都是孝子。其实都是给活人看的。时到今日,农村薄养厚葬的习气也没有变。所以,对于老人来讲都得留点过河钱。什么是过河钱呢?就是怕子女不孝,自己还有一点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起码死了能穿上衣服,有人给收尸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