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十五年,齐、鲁、宋、陈、郑“同盟于幽”,周惠王册封“赐齐侯命”,齐国春秋霸主地位正式确立。
然而,管仲的悲剧从上台第一天起就已经注定。
管仲是一个有远见、有能力的政治家,他主宰下的齐国是典型的强人政治。强人政治,需要强人有政局操控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敏锐的洞察力,能以一人之力协调邦国运转。强人确实可以改变一个邦国的命运,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失去这个强人,国家立刻会陷入窘境。
强人一般会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问题是,管仲不是国王。
管仲为齐国鞠躬尽瘁的时候,齐桓公在享受他的三大恨。除了七百多个女人,顺便还宠幸了了一个著名的厨师——易牙。易牙是一个优秀的厨师,鲁菜的创始人,据说味觉系统相当发达,能品尝出淄水和渑水的区别。
这位优秀厨师还有着很高尚的理想,他想取代管仲成为相国。中国古代并不缺乏厨师、宦官、轿夫成为宰相的故事,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奸臣的代表,比如,易牙、魏忠贤、和珅。不是这些职业的问题,而是这些人不该选择政治。他们接近最高权力核心,也看到了权力的巨大利益,却丝毫不懂权力的危害。毕竟,危害是对百姓的,利益却是自己的。这位厨师易牙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为做菜的时候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就是为了让齐桓公品尝人肉。
病榻之上,齐桓公询问管仲谁能继承相位。管仲却没有推荐任何人,只是答道:知臣莫若君。
管仲死后三年,易牙人修筑围墙将齐桓公困死宫阙(饿死)。此后,齐桓公的六个儿子互相攻击,先后都成为齐国国君,又被后来者击溃。
在日复一日的争斗中,齐国最终一蹶不振,再没能复霸。
日期:2012-08-24 23:50:50
齐国之后的霸主是晋国,唯一有实力挑战晋国的是楚国。此后,晋、楚经历了近百年的争霸,两国内部也各自发生了很多内乱。前 579年,晋、楚约定彼此不再以兵戎相见,而是要“同心怜诸侯”。这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弭兵之约”,此后四十多年晋、楚再无战争。
尽管如此,晋国却没有停止小动作,大力扶持楚的属国吴国,送给吴国兵器、送给吴国战车(教昊乘车、教之战陈),最重要的是唆使吴国背叛楚国(教之叛楚)。前514年,吴国公子光派刺客刺杀了吴王僚,成为吴国封君,这位公子光还有一个名字——吴王阖闾。
据史书记载,阖闾是东周“王者之道”的光辉代表,他吃饭从不超过两个菜、车马没有任何修饰、宫殿看起来颇像贫苦人家的茅厕……
真的是这样吗?
日期:2012-08-25 00:01:35
阖闾生平有一次非常重要的谈话,主题是讨论晋国六卿究竟谁能取代晋国宗族。《封神演义》里确实有一句“天命有常,唯有德者居之”,不过,这是后世作者不自觉流露出的龌龊想法,与真实的东周毫无关系。当时,诸卿客取代宗族是一件根本不可能为世人接受的事情,也是极端有悖“王德”的事情。
阖闾确实非常节俭,他的目标却不是体恤万民,而是要万民经历比这更残酷的人生。在《三国演义》里经常有“发倾国之兵”之说,意思就是动员全国所有的兵力、物力去打一场战争(赢不赢不知道)。阖闾发动的却是“全国之民”,吴国之内,只要是个人,十四岁以上、五十以下要全部从军,更狠的是,作战不利要罪及家属。一个小小的吴国,国人不过数十万,居然有数万军队,动辄“万人以为方阵”、“为带甲三万”……
相信大家都知道,阖闾有一位著名的大将叫孙武,他有一个著名的治军理念叫做“赏善始战”,从字面来看是说给前方勇士重赏。实际上,这只是后世兵家的阐释,阖闾和孙武从来都没这么想,他们跟金庸《侠客行》里的“赏善罚恶使”一样,向来只有“罚恶”、从来没有“赏善”。
孙武把后宫三百位佳丽分为两个纵队,由阖闾两位宠姬做统帅,娇媚的宫女要穿上铠甲、拿起利剑和盾牌(被甲、操剑盾而立)。
然后,孙武要求两拨宫女以刀剑互殴。
日期:2012-08-25 00:06:08
宫女的主要职责是侍奉国王起居,偶尔搞搞军训确实也能愉悦身心。果然,这些宫女在训练场上嬉笑不止,把这当成了一场游戏——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孙武很生气,要处斩两位宫女领头——阖闾的爱姬。尽管阖闾也想阻止孙武这种无聊的做法,孙武却说“治军的决定权在将军,即使国王的命令也可以不听”(将法在军,君虽有令,臣不受之),还是把两个临时任命的妃子处斩了。果然,广大吴国人民在严格的军事训练(恐吓)下,后宫弱女也可以成为“赴水火犹无誉”的战士。
能把后宫弱女训练成恐怖分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残酷?
严峻的刑罚对国人有着极强的威慑力,一旦作战不勇猛,甚至没有战功都会累及家人。那么,不需要任何奖励,所有人都被绑架到阖闾的战车上,只能前进、不敢后退。在恐惧与虚伪之间,阖闾打败了自己的盟国——越国,并提出一条非常离谱的和谈条件:若越国想保持诸侯封位,勾践必须以国王之尊来吴国当奴隶——典型无知而又无耻的暴发户!
日期:2012-08-25 00:08:50
为保家国不灭,越王勾践还就真的来到吴国当奴隶。而且,他身边始终陪伴着一个人——范蠡:白天,范蠡替勾践做较重的活;夜晚,二人共宿石屋,商量如何见机行事。
在范蠡开导下,三年来无论阖闾如何作践勾践,这位曾经的越王都毫无脾气(无愠怒,面无恨色)。最著名的事例,就是范蠡教勾践在阖闾生病期间去品尝粪便——阖闾的粪便。“勾践品溲”的壮举终于感动了吴王,阖闾认为勾践非常忠信。
于是,勾践、范蠡终于得归故国。
归国后,范蠡毫无争议的成为越国第一谋臣。吴国的经历让范蠡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广大越国人民饿着肚子去跟吴国征战是不可能的,要想富国强民,必须“左道右术,去末取实”。道与术,就是规律,富国强兵只能按规律一步一步来,认识规律、服从规律,绝不可急于求成(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所谓实,确实很实在,就是粮食;所谓末,确实很虚无,就是勾践个人享乐。
在范蠡不遗余力的忽悠下,勾践回国后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像神经病一样质问自己一句:你难道忘记在吴国的耻辱吗?(汝忘会稽之耻邪)。然后,携夫人及全体贵族下田耕作,所有百姓不吃肉、不穿彩衣,与黎庶同劳动、共甘苦(“百姓”与“群黎”相对,是王室贵族统称,所以,普通人千万不要误以为自己是“百姓”)
关于这段历史,很多人说越王勾践励精图治,最后,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事儿,不对。
日期:2012-08-27 21:40:52
越王勾践回国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铸钱,后世把这种钱称为“蚁鼻钱”。“蚁鼻钱”呈椭圆形,也被称为“鬼脸钱”,从考古证据来看,“蚁鼻钱”以晋国布币为基准(当忻布),大约一枚布币比十枚蚁鼻钱稍微轻一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