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消灭异姓王!
日期:2012-09-20 11:33:20
皇权之下没有任何竞争,也不允许有人挑战皇权,所有的规则只有一条:服从。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可能是经济掠夺,也可能是肉体征服。既然经济手段不能让你交出财富,那就从肉体上消灭你!战争永远是经济斗争的继续,欺负人为快乐之本,别人的房子变成自己的房子、别人的金钱变为自己的金钱、别人的女人变成我的女人,那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
韩信的命运把这个法则体现的淋淋尽致。
楚汉争霸之时,谋士蒯彤向韩信献计:“以您的贤能和手中的兵力,又拥有燕、齐两国的土地,楚汉争霸消耗了各自的实力,您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您要知道,天予弗取,反受其纠”。
然而,韩信没有造反;果然,反受其纠。
在刘邦默许下,韩信汉高祖十年被吕雉(汉皇后)和萧何(汉丞相)谋杀。汉室史官为我们留下了审讯蒯彤的记录:对蒯彤劝韩信造反的建议,韩信的回答却是“大丈夫怎么能因利益而放弃信义”!
你有能力,我就收买你;
你不听话,我就囚禁你;
你不服从,我就杀掉你……
韩信死后,刘邦又击杀了英布、彭越等异姓王,到高祖11年,除长沙王吴臣①外异姓王被全部消灭。刘邦,这个出身流氓的皇帝(《鹿鼎记》中顾炎武对刘邦的评语),终于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梦想。
既然消灭了异姓王,正常思维应该是效仿秦始皇强化郡县制。但是,这位平民皇帝选择了一条谁也想不到的道路,他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王,并与诸王约定,此后非我子孙称王,天下人都可以杀了他(非刘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亲眼目睹了秦帝国的分崩离析,危机时刻无人愿意支撑起破败的帝国。毕竟,官僚靠薪水吃饭,就算贪污的本事很大,也没有理由维护别人的一姓天下。
如果没有血浓于水的同姓诸侯王,汉帝国将来同样无法应对真正的危机。事实证明,分封刘氏诸王是对的,如果没有刘邦留下来的同姓诸侯,恐怕汉朝早就得跟着皇后吕雉姓“吕”了。
无论对与不对,一切都与刘邦无缘了。前195年,刘邦在平叛南诏国的叛乱中死去,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自己的皇后吕雉。
日期:2012-09-20 20:58:44
人们习惯于将刘邦的皇后吕雉称呼为“吕后”,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另外两位要等到盛唐和晚清才能在本书中出镜,三位女强人都是中国货币史上浓墨重彩的人物。
刘邦刚刚死去,吕雉就收到北部邻居匈奴的一封国书。在国书中,匈奴的单于冒顿轻佻地向吕后求婚:“我虽然是生长在牛马群中的粗人,也曾数次游历(抢劫)中国。听说你们的皇帝刚刚死去,你现在成了寡妇,恰好我也是单身,不如我们互通有无吧(嫁给我吧)”。
面对这封带有羞辱意味的国书,吕雉这位汉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只能忍气吞声。她知道,帝国经济根本不能支撑对匈奴的战争。然而,从吕雉开始,仅仅不到一个世纪,破败的汉帝国就一跃变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直接把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匈奴骑兵赶到了西欧,从此罗马帝国受尽了欺凌。吕后末年,中国单个农业劳动力的原粮产量已经突破了3400市斤,这不但是西欧1500年后的劳动生产率,也远高于1978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2240市斤)。应该说,中西文明争霸就是从汉帝国驱赶匈奴开始的,在第一轮交锋中,西欧完败。
西汉帝国究竟是如何一举由弱变强的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赋予了汉帝国击溃匈奴的能力?
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原本破败的土地创造了当时世界第一的劳动生产率?
遗憾的是,我们的史书记述的是帝王将相。至于经济成因,尘封的故纸堆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所幸,除了这些随着时间停滞的古文字,我们还有了现代考古学。
1983年12月,湖北省荆州市出土了一份汉代竹简《二年律令》,意思是吕后称制二年颁布的法律。这些带着腐土气息的竹简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史书中从未记载的吕雉。
吕雉继承发展了刘邦的土地政策,帝国中央政府把授田范围扩大到全体臣民。各级政府先要统计刘邦时代得到田地的退役士兵,对未得到土地的人登记造册,长期没有土地的人排名在前。最后,县令根据名册对无地之人授予土地。
全国国人被划分为6等,最高一级的“侯”可获得田地90倾,最低级的庶人可以获得田地1倾,就连犯有轻罪的犯人也能在释放后获得半倾田。
“侯”与“庶人”,90:1,看起来贫富差距还是蛮大的。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侯”是战争时代的功臣,整个汉帝国只有113个“侯”,其他五等最高级的“大夫”(正部级)也只能获得25倾田。此后,任何一个王朝“大夫级”官员与普通人的贫富差距都远远超过了25比1。
连接官员与庶民的纽带,便是税收。
吕雉坚决执行了一项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税收政策——“十五而税一”,换算一下,吕雉时代庶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税率为6.6%,而且,没有累进税率。
《二年律令》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秦人以军功授田、刘邦以服兵役为代价授田,只有到了吕雉才真正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均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土地私有制度,每一个最普通的庶人都获得了土地,整个社会实现了孟子的“百亩之田、五亩之宅”。这是无数先贤追求的大同世界梦想——“耕者有其田”,请注意,我没有说这是“耕者有其田”的雏形,是实实在在的“耕者有其田”。
日期:2012-09-21 10:11:13
西汉小结:财富的循环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西汉帝国由弱变强、再由盛转衰的循环,一条清晰的财富生产、转移轨迹呈现在我们面前。
刘邦消灭了强势的异姓王,同时分封了弱势的同姓王,实现了帝国管理制度创新。在吕雉和同姓王的竞争中,双方都信奉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耕经济创造了巨大财富;放开经济管制,一批冶炼、商业、运输、畜牧、渔业等新兴行业崛起,帝国经济前景充满活力。
此时的汉帝国既有产业创新,更有制度创新,无论国家还是普通民众,焉能不富?
文景之治时期,汉帝国的工商业呈现迅速发展。正是凭借从商税中获得的实力,汉景帝攫夺了同姓王权力,彻底消灭了对皇权的竞争。
汉武大帝迅速花光了四代君王的积蓄,便想通过铸币聚敛天下财富,超级通胀使得敛财手段失效,于是把手直接伸向了所有产业。管理天下产业需要一批人,一旦“官商”成为一种势力,帝国政府就会凭借级数式扩张的实力不断蚕食社会财富、挤压小农的生存空间。
然后,失去了正常发财手段的帝国精英成为“豪强”,也挤压掉出小农身上残存的最后一口气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