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社会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大明神算师刘伯温》
第25节作者:
京城说书匠 日期:2014-10-07 17:16:45
处州上任
元至正十六年(1356 年),在刘伯温全速赶往处州时,一个元朝的将领已经在这里奋斗了很久很久。这个孤军奋战的将领就是元朝末年的一代名将——石抹宜孙。石抹宜孙,字申之,辽国没落贵族的后裔,籍贯不详。此人天性聪明,酷爱中原文化。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在诗词创作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造诣。
对于这位顶头上司,刘伯温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也略知此人的人品。石抹宜孙虽然是蒙古人,但他没有一点架子,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爱与汉人学者们打成一片。这在那个等级森严的鄙视汉人的时代里,石抹宜孙能够跟汉人交朋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刘伯温一到处州,就得到了石抹宜孙的完全信任,并且被委以重任呀。当然了,不管石抹宜孙如何愿意重用刘伯温,如果刘伯温没有两把刷子,他也是无法得到重用的。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刘伯温一上任就撰写了一篇安抚百姓的告示——即那篇流传千古的《谕瓯括父老文》。要知道,所谓的战争,无非就是争夺民心的较量。《孙子兵法》说得好:“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篇合格的能够打动人心的平叛告示,不仅能够瓦解敌人的士气,更能够安抚百姓的心,特别是那些因为衣食无着、饥寒交迫才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的百姓们的心,能够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屠刀,重新回到大元这个碗里来。
说实在话,这篇告示是相当不好写的。如今天下的子民早就对大元帝国丧失了信心,因此他们才揭竿而起,四处叛乱。在这种不利于己、只利于敌的局面下,刘伯温如何替朝廷辩护,如何挽留这天下子民的心呢?这个问题,如果让别人去干,估计早就悬梁自尽了,但是,负责写这篇安抚告示的人,是刘伯温。他早就想好了办法,想好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对这个对策,就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在法家“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他将统治者比成老天,把皇帝比喻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物,是上天派来管理芸芸众生的“天子”,是主宰全人类的最高真神!但是问题来了,根据荀子提出的,后来被法家推崇的“人性本恶”的思想,如果天子本性是恶的,他就是荒淫无度、乱搞一通,这又如何解释呢?没关系,在这个问题上,董仲舒给我们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坑”。在他的“天人三策”系统里,董仲舒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没事,这不还有“天”嘛——“天不变、道亦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是有冤情,就去找老天,甚至去找皇帝。
没有比这更缺德的思想了!要知道,从这一刻起,中国人就有了一个持续二千多年自欺欺人的想法:反贪官,不反皇帝。到了最后,愚昧无知的百姓即使对地方官员恨得咬牙切齿,也相信在雄伟紫禁城中住着的那个人绝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人。
再说一遍,缺了大德了!
而这套祸国殃民的遗臭万年的思想正是此时此刻刘伯温最需要的东西。在这篇安抚民心的《谕瓯括父老文》中,刘伯温首先总结了元朝建国八十多年是如何努力奋斗的,是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的。这证明当今天子绝不是一个昏君,绝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人。然后,刘伯温话锋一转,立刻开始替皇帝辩护,替皇帝做自我检讨。他告诉大家,国家现在如此混乱,贪官污吏如此多都不是皇帝的本意,是那些官员背着皇帝做的。如果天子知道了这些贪官污吏的作为,他一定会千刀万剐了他们,绝不会让这些腐败的官僚们继续横行。
刘伯温这样写,也包含了他自己多年的切身感悟。多年的宦海沉沦,让刘伯温太清楚官场那一套暗箱操作和各种潜规则了。他坚信如果当年能够见到皇帝,能够当面向天子阐述自己的治国之道,那么皇帝一定会重用他,自己绝不会空抱一身治国之志,报国无门。
日期:2014-10-08 22:35:48
在替皇帝进行完辩护,痛骂了那些贪官污吏后,刘伯温继续循循善诱。“我的亲人们呀,我的父老乡亲们呀,大家不要再被小人、反贼蒙蔽了。要知道,欺辱你们的,逼迫你们铤而走险的,是元朝的各级贪官污吏,现在你们的斗争矛头指错方向了,你们不应该攻击我们英明的伟大的皇帝!”“而且,因为你们无知的行为已经惊扰了圣驾,让问题无限升级了。何况,你们已杀了无数的贪官污吏,也算是够本了。不如趁着这个时候,能收手就收手吧。你们要是再这样胡闹下去,彻底惹恼了当今皇帝,皇帝到时候雷霆大怒,你们就全死无葬身之地了。”
“再次综上所述,亲爱的父老乡亲们,望你们赶快收敛行事,约束子弟,赶紧迷途知返,这样还能够得到朝廷的宽恕。若是继续再这样执迷不悟,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根据《明史 . 刘基传》的记载,在刘伯温这篇无懈可击的劝降告示的作用下,“未几,山寇即平”。当然了,虽然在历史的文献记载中,这次处州平叛平得异常容易,但是在现实社会里,你要是不讨伐这些反贼,幻想他们能主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情节连《西游记》里都没有。
从元至正十六年(1356 年)开始一直到元至正十八年(1358 年)为止,刘伯温用两年时间才平息了处州所有的叛乱。后来,在辅佐石抹宜孙平叛的道路上,刘伯温越战越勇,作用也越来越大。
元至正十八年(1358 年)四月,刘伯温巧施妙计,一口气包围了丽水所有的叛军,并一举歼灭了这支号称有“数万之众”的农民起义军。同年八月,刘伯温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一举平定了青田、南田、武阳等地,彻底收复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
这一次不寻常(带着兵)的返乡之旅让刘伯温一时间百感交集。虽然家乡的风景依旧,但是自己的家乡已物是人非了。断壁残垣在残阳的照射下显得凄凉无比。此情此景映入刘伯温的眼帘,怎能不让他痛哭流涕呀。
刘伯温带泪叩问苍天,何时才能海晏河清,何时才能天下太平!有无尽感叹的刘伯温此时根本就不知道,他选择的这个誓死效忠的元朝马上将彻底背叛自己,并且还要把自己坑到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