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实录——一名检察长的办案札记》
第4节

作者: 啄木鸟09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李桐沉吟了一下,“还是等到人代会以后再查吧。”
  “等不得啊!”符建辉有些急,“过去我院查处的大多是村级和社区干部贪污的小案子,很久没有查过行政职能部门的案子了,反贪工作一直上不去,上级和党委也不满意,难得有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线索。这个线索一拖久了,难免消息不会泄露去,涉案单位如果毁灭证据,上下串供,案子就很难查出来了。查案子动作要快要及时。”
  是啊,李桐转念一想,如果我一到任就办理一起有影响的案件,也有可能会在社会上树立自己雷厉风行、工作务实、敢于碰硬的形象,也许会更加得到群众的认可,对于选举不一定就不是好事。
  “好吧,我同意!”李桐果断地拍了一下桌子。

  就在反贪局迅速行动,提取水利局账目、传唤财务科长调查的第二天,李桐接到了县人大副主任邱建军的电话:“李检,忙吗,有时间到我办公室来坐一坐。”
  人大是监督“一府两院”的国家权力机关,又在即将召开人代会选举的关口,人大副主任的召唤李桐哪敢怠慢,立即赶到了邱建军的办公室。
  邱建军40岁左右,人长得高大粗壮,很有气势,对李桐的到来非常热情,又是让座,又是倒茶,然后拉家常似的问了李桐到漓水县来的感受和最近的工作情况,最后话题一转:“李检,听说你院最近在查水利局?你刚到漓水,可能对我县的情况不太了解,这些年我县财政状况一直不景气,县直部门的运转经费也无法保障到位,所以很多单位只能靠山吃山,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费问题。利用上面政策,打些擦边球,从上面下拔的资金里套出一点,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上的不足和增加职工的福利待遇,这已经是普遍现象,如果你们检察院要查,只怕有很多单位都要受牵涉,你们查得完吗?难道要打击一片?我个人认为,只要没有把国家的钱揣进少数个人的腰包里,就不能算是违法,你说呢?当然,私设小金库,滥发福利奖金,这是违纪行为,既然有举报,我建议你院将举报线索移送县纪委处理,你看怎么样?”

  “这个……”李桐有些为难,想不通调查一个案子为什么邱副主任要出面阻拦,但他不能当面与之顶撞,便打了个马虎眼,“这样把,我们先把事实查清,再分析案件的性质究竟是违法还是违纪,再来向您汇报怎么处理。”
  “李检,你可能不知道,以前我一直在水利局担任局长,去年才进人大当副主任,所以我对水利局的情况比较熟悉。”邱建军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桐。

  李桐大吃一惊,原来邱建军阻扰检察院查案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一年前邱建军是水利局的局长,检察院查水利局的问题,不等于是查他邱建军的问题吗?说心里话,李桐刚到漓水县时,邱建军不遗余力地带着他跑乡镇街道,大力向基层领导和人大代表推荐他,李桐对他心存感激。同时从基层领导普遍对邱建军的尊重和恭敬来看,他在县里是一个很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物。现在马上就要选举了,李桐自然不希望节外生枝。他有些抱歉地笑着望着邱建军说:“我还真不知道您曾经担任过水利局领导,你对情况这样熟悉,我相信您。我这就回去与分管院领导商量一下,再来回复您。”

  回院后,李桐把符建辉叫到他办公室:“符检,水利局的案子不要查了,移送县纪委处理吧。”
  “为什么?”符建辉有些惊讶。
  “县里领导有指示,照办吧。”李桐冷冷地看着符建辉。
  “好吧!”符建辉心有不甘地离开了办公室。
  符建辉应该知道邱建军过去是水利局的局长,但他向他汇报线索时,却隐瞒了这个背景,是一时疏忽,还是有意为之?难道还在为何东洋案子的处理决定耿耿于怀?望着符建辉的背影,李桐意识到,院里的班子成员并不想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邱主任,”李桐给邱建军打了个电话,“向您报告,我院决定将案子移送纪委处理。”
  日期:2014-09-29 09:24:45
  六、协调关系
  12月,并不是一年最冷时刻,但漓水县却早早下了一场大雪,凛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人大代表们参加县人民代表大会的热情。毕竟一个一度的人代会,是漓水县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人代会选举进行得很顺利,因为不是人大政府换届,所以这次人代会只有两项选举任务:一是检察长选举,一是一名空缺的人大副主任选举。李桐如愿全票当选,另一名人大副主任是原人社局长提上来的,漓水县本地人,得票少了30多票,但并不影响他被选举担任人大领导。
  会后,县里四大家领导纷纷与李桐握手表示祝贺,尤其是邱建军手握得是格外热烈,望着邱建军神采飞扬的笑脸,李桐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一场大雪过后,迎来了新的一年。李桐适应能力很强,在检察长的岗位上很快进入了角色,凭着他突出的协调关系能力,不久便与县里上上下下关系处理得和谐顺畅。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检察院在管理体制上属于“双重领导”,但相比上级院的业务领导关系,县里对检察院的领导关系更为重要,因为检察院的人、财、物属于地方管理。李桐心里清楚,“四大家”一把手尤其是书记县长自己一定要搞好关系,多汇报多请示,争取党政一把手对检察工作的重视,如果没有书记县长的支持,纵然李桐有天大的本事也在漓水玩不转。还有几个重要人物,李桐也不能忽视:常务副县长,管着检察院的钱袋子;组织部长,管着检察院的官帽子;人大分管联工委、内司委的副主任,管着检察院的干部法律职务任免;政法委书记,代表党委管理政法机关,是检察院的直接领导。李桐在大学里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性浪漫,为人仗义豪爽,又有一付好酒量,这为他与人相处打交道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有一次与组织部长詹纯在一起吃饭,詹纯是市委组织部下来的女干部,30多岁,比较沉稳文静,对基层酒桌文化一直都不适应。那天两个副县级干部倒了杯酒放到詹纯面前,纠缠着她非逼着她也来一杯,否则是看不起县里干部,不与基层干部打成一片。看着詹纯皱起的眉头,李桐二话不说把酒倒在自己的杯子里,说一直没有机会感谢詹部长对检察院干部的关心关照,今天就代詹部长干一杯,将杯中二两多的酒一口饮尽,帮詹纯解了围。以后李桐就成了詹纯的护花使者,只要两人同桌,詹纯的酒必由李桐代喝。还有一次政法书记匡正对李桐说起政法委经费紧张,除了财政预算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外面有许多签单没钱结帐,问李桐检察院能不能支持一点。李桐问要多少,匡正伸出五个手指头,意思是帮忙解决五万元。李桐说“二十万吧,行不?”惊得匡正一站而起,连连拍着李桐的肩膀“好兄弟,好兄弟!”

  李桐是属于那种没有背景的人,父母都是市麻纺厂的工人,能提拔到县级检察长岗位,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干和能力赢得领导的赏识。他深知要想再往上走一步,没有任何领导资源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在漓水县检察院的工作业绩。而政绩光靠自己是创不出来的,只能靠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李桐利用自己与县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的良好关系,联合县法院院长高翔,起草了个检察法院人事调整方案,即副检察长、副院长任职两年解决正科级,反贪局长、执行局长进党组,任职时间长的业务科长、庭长解决副科级,一般干部退休前可考虑解决副科级等,获得县委常委一致通过,一下子提拔和解决了一批检察干部的职级待遇,大大增长了李桐在院里的威望。干部们很敬重和钦佩这位新任检察长,工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