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伐虢”前传——你所不知道的虢国史》
第26节

作者: 大意觉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05 14:15:32
  (接上文)
  晋军从周历八月甲午开始围困上阳城,直到周历十二月丙子朔(公历11月16日),大约三个月的围城终见分晓。虢公丑彻底放弃了上阳城的防务,从晋军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向京师成周的方向逃亡而去。自此彻底消失在历史文献中,结局不明。即使虢公能够幸运地投奔到周天子阙下,也很难再有任何作为。周天子一没有足够的军队借给虢公丑翻盘,二不敢谴责晋国吞并北虢的非法举动,能给虢公让出个一亩三分地供他终老一生就算对得起他了。

  不过在汉代贾谊的《新书》中,却给我们讲述了虢公丑最后的故事。话说虢公丑乘着车,被御者带出了晋人的包围圈一路狂奔,来到一片沼泽附近。虢公丑对御者说道:“我渴了,想喝东西。”御者拿出清酒供虢公饮用。虢公丑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御者拿出腶脯粱糗(肉干和炒米)供虢公食用。虢公丑觉得很纳闷,自己在逃亡中,怎么御者藏了那么些吃喝的东西?他笑呵呵地问御者:“这些东西是哪来的?”

  御者答道:“储备了很长时间了。”
  虢公丑问道:“为啥要储备这些东西?”
  御者回答:“因为国君您逃亡在外会饥渴,所以早早储备。”
  虢公丑又问:“你是知道寡人会逃亡在外吗?”
  御者回答:“知道。”
  虢公丑说:“知道?那为啥当初不向我劝谏?”
  御者开始说了实话:“国君您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不喜欢听真话,臣愿意劝谏,但怕自己死在虢国灭亡头里。”
  虢公丑听了这些话开始发飙,御者被吓到了,于是连连道歉说:“臣的话说得过头了。”
  过了一会,虢公丑又问道:“我之所以逃亡是到底是何缘故?”
  御者这时候只能拍虢公丑的马屁,迎合道:“国君您不知道吗?国君之所以逃亡,是因为您是大大的好人啊!”
  虢公丑问道:“好人是要能安身立命的,我却逃亡在外,这是为啥?”
  御者继续迎合道:“天下的君主都不是好人,就单单仇恨国君您独善其身啊,所以才会被迫逃亡。”
  虢公丑被御者这番入情入理的阿谀奉承给夸得喜不自禁,沉浸在个人理想主义的幻觉之中,他趴在车子的轼上美滋滋地自言自语道:“唉!好人就是要受这样的苦难吗?”随后,他和御者放弃了驾车,改为步行,走入深山老林。虢公丑又饿又累,于是枕着御者的膝盖睡着了。御者已经无法忍受虢公丑,于是用土块代替自己的大腿枕在虢公丑的头下,自己一人逃命去了。虢公丑由于没有单独求生的能力,活活饿死在山中,成为野兽口中的美食。

  贾谊在故事后面抨击虢公丑直至国家灭亡还不醒悟,一如拿破仑评价中国如同睡狮一般沉睡。从故事的细节来看,与当时的大历史背景并无矛盾之处,所谓大历史下的小事实也。但是虢公丑真的是在逃亡的路上活活饿死,除非那个逃亡的御者的言论被史官记录下来,否则有谁能够证明是否属实呢?贾谊作为西汉人,他的书里记述的故事也未必都是春秋时代的记录,只能作为一种说法仅供参考。

  日期:2013-03-12 20:52:45
  (接上文)
  到这里,虢国的历史终于走向了终点,至于晋国随后还乘机灭掉了北虞,已经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就此略过。虢国初建国时间不详,取公元前1050年整数,其最后一个分支北虢亡于公元前655年,立国将近400年。其间分分合合,亦经历了许多狂风大浪,最终倒在了春秋争霸狂潮到来的前期。由于细节的缺失,我们很难用社会变革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曾经强悍一时的虢国会最终灭亡于晋国之手。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水平基本相近的情况下,如果两个国家无法建立起平等合作、共创未来的关系,而是选择在现有基础上一决生死,总有一个会在残酷的角逐中悲惨出局,其国民、财富、制度将被胜利者逐一同化吸收。战败国的居民如果不屈服于现状,则很有可能遭到杀戮的威胁。对于胜利者来说,获得了比过去更多的兵源、财富,以及宝贵的土地,至于战败国所留下的制度、科技成果是否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这要全看胜利者的眼光和心情了。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晋国灭掉虢国使得自身实力获得了极大的扩张,虢国的典章制度似乎完全被晋国抛弃。按照春秋时期灭国的规矩,战胜国如果对战败国抱有极大的仇视,他们将对战败国的宗庙进行彻底的毁坏,并且不惜将宗庙旧址上挖地三尺,并且灌入脏水,把威严庄重的宗庙变成一片无人靠近的臭水潭,使得其战败国的遗老遗少再也无法恢复宗庙的原状,甚至连宗庙在哪都难以寻觅。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发现了虢国贵族的墓葬以及虢国人生存的遗迹,但从未发现过虢国人留下的文章典籍。晋国文化制度中是否残留有虢国的痕迹,也难以证明。而虢国最后一任国君虢公丑,完全是作为一个失败的典型,留在各种文献记载之中。

  汉代刘向的《新序》中记录一个故事,说是晋文公在夺回晋国国君的位置之后,有一次来到虢国故地游猎,在路上遇到一位老者,便问道:“虢国存在的时间也不短了,你是这里的故老,虢国的灭亡,有什么说法吗?”老者答道:“虢国国君当断不断,有人劝谏却不能采纳。不能决断又不能用人,这是虢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晋文公因此停止游猎,回去和赵衰探讨此事,赵衰问道:“现在那个老者还在吗?”晋文公答道:“我没跟他一起来。”赵衰则说道:“古代的君主,听其言而用其人;现在的君主,听其言却把人给丢了。悲哀啊!晋国很值得忧虑了!”于是晋文公把那个老者找来给了点赏赐。这样晋国就变成一个愿意接受反对批评意见的国家,晋文公最终也成为了一代霸主。

  这个故事则是把虢公丑作为反面的典型,留给塑造晋文公的正面形象做了陪衬。虽然这则晋人原创的故事是记录在刘向的书里,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它就已经在各地流传,齐国人大概是觉得有点意思,于是把这个故事改头换面,将主角晋文公换成齐桓公,赵衰换成管仲,于是就成了齐桓公吸取历史教训,虚心纳谏的故事,也同样被收入到刘向的《新序》中。但是故事中作为反面教员的“郭(虢)氏”没有彻底改掉,露出了马脚,被后人抓到了抄袭的证据。虢公丑虽然不至于像西方人丑化匈人首领阿提拉那样,连相貌都被描写得极为恶心作呕,但他的执政能力被贬得一无是处,永无翻身之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