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10-11 08:58:00
二十八、尾声
十多天后,市纪委对李桐作出了调查结论:一是作风腐化,与婚外女性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二是收受案件当事人财物,虽然将财物交公,但依然用于他个人的开支。兼于以上两点,给予李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几天后,河阳市委常委会决定,免去李桐漓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职务,行政降一级,同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免去其检察长职务。
陆绍雄很为李桐感到惋惜,亲自找李桐谈了话。李桐向陆绍雄做了深刻的检讨,并提出了想调回河阳市检察院工作的要求。出于保护李桐的目的,陆绍雄同意了李桐调回的请求。
不久,河阳市检察院为李桐办理了调进手续,将李桐安排在院办公室,从事李桐的老本行,担任综合信息员。每天,李桐的工作任务就是收发文件,编发简报,起草有关工作总结材料。由于综合工作的特点就是按步就班,作息有规律,李桐的工作相对轻松、悠闲,让他觉得好像又重新回到刚参加工作的时光。三年漓水县检察长的经历,就象是做了一场梦,现在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每天下班,李桐哪里也不去,按时回家。李桐的失势,并没有让他感受到人情冷落,符建辉专门到他家里来看过他一次,说不忘当初李桐对他的培养和提携。同学也恢复了与他的联系,几次通知他参加聚会,但李桐自觉面上无光,婉言拒绝了。妻子吴娟约他到茶馆里深谈了一次,吴娟告诉他,她之所以出轨,并不是她不爱李桐,而是因为李桐长期不在家也不顾家,家里很多的事她一人支撑不了,都是靠文长青的帮助,包括儿子到重点初中就读的事,她对文长青只是有一种报恩的心理。对李桐的作风问题,她愿意不计前嫌,只要李桐也能原谅她,她可以搬回来与李桐继续维持他们的婚姻。她会好好的珍惜。李桐回复说再让他好好想一想。
李桐每天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看新闻,没有了工作、应酬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压力,让他觉得轻松自在,虽然仕途和事业上的挫败和失落感时常会从心里冒出来折磨着他。有两则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一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方案,就是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脱离地方,实行检察系统内部垂直管理。二是十八大以后,一批重量级“大老虎”相继落马,平均每天都有省部级、厅级高官被查,反腐败力度之大让人吃惊和振奋,让国人看到了新一届领导人治理国家、推动发展、实现振兴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决心和希望。
李桐并不后悔自己当初选择了检察官这个职业,尤其是漓水县三年检察长的经历,应该说他为地方整治贪污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让他既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切身体会到基层反腐败工作的复杂和艰巨。凭心而论,在他所接触到的基层党政官员中,大部分人可以作为“好干部”来评价,他们工作敬业,关注民生,一心一意为当地谋发展,很多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工资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如山。如果把国家比作是一座大厦,那么这样一帮人就是这座大厦最底层的砖石。当然,任何事物总会有正反两面,阳光普照的大地,总会有阴暗的角落存在。在国家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有社会精英,也有蝇营之徒,这些人就像是藏匿在大树里的蛀虫,滥用职权,撮取私利,吞噬、蚕食、侵蚀着大树健康的躯体。数量虽少,但破坏力惊人,如果任由发展,共和国这棵大树将面临枯萎、腐朽、崩塌的危险。而共和国的检察官们,就像是一群伴树而栖的啄木鸟,他们的任务就是清除蛀虫,保护树木健康茁壮生长。李桐的心中由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他决定过一段时间后,提请院党组将他调到反贪局,重新拾起反腐败的利刃,到办案一线去冲锋陷阵。
李桐忽然产生了一种写作的冲动,他想把到漓水工作三年的经历记录下来,便到抽屉里去翻找过去的工作笔记和资料,忽然,他的手停了下来,目光定格在抽屉里最底层的一叠材料上,那是关于王中和受贿和挪用公款的举报材料。李桐被撤职后,一度灰心丧气,心灰意冷,产生了什么都不想干、混日子的想法,早把举报王中和的事忘在了脑后。现在举报材料赫然跃于眼前,过去的往事也如潮水般在脑海里涌现。虽然在一场反腐败的较量中李桐败下阵来,付出了检察长职务被罢免的代价,但在李桐心中作为一名检察官的基本职责和使命依然存在。党中央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燃起了整个民族的希望之火,也激发了李桐心中的斗志。他将举报材料从抽屉中取出,郑重其事的放进公包里,决定明天一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份材料送到陆绍雄检察长的办公室。
李桐坚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像王中和这样的腐败之流不会逍遥横行多久……
(注:第一部完)
日期:2014-10-11 09:01:10
反贪实录——一名检察长的办案札记
第二部 陆绍雄(河阳市检察院检察长)
一、追逃(上)
“陆检,毕春华跑了!”
河阳市检察院检察长陆绍雄接到反贪局长于海涛电话时,正在市委异地交流任职干部住宅楼的食堂里吃早餐。
“怎么回事?”陆绍雄一惊而起,几乎对着电话吼了起来。同桌的市委书记杨国强、市长邱岳峰、市委组织部长易东红、副市长兼市公『安』局长谭少华听见陆绍雄的吼声,都停止了交谈吃惊地望着他。
“几分钟前,毕春华趁着看护不注意,从纪委的办案点上逃跑了,狗日的真是胆大包天!”于海涛有些气急败坏,在电话里不禁骂起了脏话。
“你马上组织反贪局和法警队的干警坐车沿着毕春华可能逃跑的路线追击,我这就向杨书记汇报。”陆绍雄心里虽然焦急万分,但依然保持着临危不乱的镇静。
毕春华是市财政局的副局长,副处级干部,市纪委和检察院在对其立案调查以前,曾经请示过杨国强书记,因而杨国强对这起案子并不陌生。听了陆绍雄的报告,杨国强没有细问毕春华是怎样逃跑的,他知道追逃就是要与时间赛跑,一分一秒都不容耽搁,当即指示副市长谭少华,要求公『安』局全力配合纪委和检察院,务必要将毕春华追捕到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