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相全解---你所没读懂的刘邦》
第50节

作者: color_wolf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09 23:24:51
  ]]]]网上看到一位兄弟的一段话,也许哥是该换换口味,玩玩幽默 0000增加下点击率和收视率。
  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两点之间是不是直线最短?想当年刘邦和项羽也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结果项羽一根筋,认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路上又是破釜沉舟,又是背水一战,顺便还挖了个坑埋了二十万秦军,好不容易才到了关中,没想到刘邦却在那里早早地等着他了。论实力论战斗力论身高论媳妇的漂亮程度,刘邦通通不如项羽,可刘邦怎么就先自己一大步先到了关中呢?项羽怎么也想不明白。原来刘邦一路上遇上敌人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赶紧绕路走。项羽忙着挖坑活埋秦军的时候,刘邦正忙着一路上收买人心。所以刘邦早早地就到了关中,都约法三章完了,项羽才风尘仆仆地赶到。通过刘邦和项羽这件事,我们发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只是理论上的逻辑。现实中有的时候两点之间并不是直线最短,而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线

  日期:2013-03-17 17:07:32
  【注4】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史记?高祖本纪》)
  【注5】建成,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注6】[刘邦]从杜南入蚀中(《史记?高祖本纪》)
  【注7】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史记?留侯世家》)

  “褒中”搞得史学界非常郁闷,因为地名明显不对。“褒中”秦岭的另一条山谷,在“蚀中”西约80公里。《本纪》记载着刘邦从“蚀中”入汉中,转眼就变成“褒中”,但《史记》《汉书》都记载得这么言之凿凿,虽然大家都觉得记错了,但苦无证据,谁也不敢说错了。
  【注8】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徒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史记?高祖本纪》);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史记?项羽本纪》);
  项氏立怀王为义帝,徙都长沙,乃阴令九江王布等行击之。其八月,布使将击义帝,追杀之郴县。(《史记?黥布列传》);
  到底是谁击杀义帝?看来有待讨论。
  日期:2013-03-17 17:08:52

  6.4.3冲突
  如果三王拒绝合作,将影响到新燕王臧荼、恒山王张耳、新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四位新王的就国。不过呢三个国王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认了”,二是“打了”,三是“被打了”。
  原赵王赵歇的选择是“认了”。因为赵歇一直是赵国的甩手掌柜,他当赵王原本也是张耳陈馀二人给捧起来的,本身就没有什么实力。面对权臣张耳的咄咄逼人,又有项羽为他撑腰【注9】,赵歇无力反抗,只能夹起尾巴,老老实实的退出赵王的位置,到代地当个小国国王,没有引起什么风波。
  原齐王田市的选择是“打了”,不过不是田市打,是田市的叔叔田荣“打了”。五月份,田荣打跑了前来接管的新齐王田都,田都逃到楚国寻求政治避难。田市是官二代,他当齐王是接他父亲田儋的班,公子哥哪懂得珍惜父辈创业的不易,出于对项羽的畏惧,田市想要交出土地给田安和田都,乖乖的退到胶东去当他的小国国王。田荣对侄儿这般软弱很气愤,就杀了侄儿,自立为齐王,将反抗进行到底。七月份,田安被田荣击杀,田荣击败了竞争对手,统一了齐国。【注10】

  原燕王韩广的选择是“被打了”。韩广本身是武将出身,有反抗的实力。面对前来接管的老部下,韩广实在愤怒,双方就打了起来,结果汉元年八月份,韩广在无终被击杀,臧荼索性连辽东国也吞并了,建立了属于他的燕国。臧荼满足于当燕王,没有进一步扩张的打算,因而没有引发更大规模的动荡。【注11】
  项羽也没闲着。在出关的路上,项羽顺手牵羊,以韩王成没有军功为借口,路过韩国的时候将韩王成给扣押了,并将韩王成带到楚都彭城,不让他到封国去,张良作为韩司徒也陪着被扣押了。之后项羽又将韩成贬为侯。七月分,项羽索性直接杀了韩王成,吞并了韩国。【注12】
  日期:2013-03-17 17:11:03
  【注9】《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同蒯彻辩论是否应该继续和刘老大混,蒯彻举了一个例子,无意中透露了一点信息,蒯彻和韩信座谈中提到:“常山王(张耳)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