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这些神兽,到清以后就没有了影子。但曾经有媒体报过,上世纪初,在辽宁曾出现过一条龙,垂死,但风雨过后就消失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日期:2014-08-26 21:52:00
可怕的“服妖”
在二十四史中,五行志中记载得最多的就是服妖。服妖不是一种妖怪,古人把穿着奇装异服的现象叫做服妖,服妖是非常不好的现象,是一个朝代灭亡的象征。在晋代的时候,服妖现象开始大量写入历史,而从汉代开始,服妖就已经出现。在《宋书》里,对上一代朝代晋的服妖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叙述。现在的历史学家认为,每年朝代稳定下来后,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服饰的标准,如果老百姓都按国家规定的这么穿,那么意味着国家还是比较强盛,老百姓服从领导;如果老百姓开始穿奇装异服了,那就说明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了不稳定的状态,连老百姓的穿着都不能统一了。这个正统的说法也未尝没有道理。但服妖的出现,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服妖第一次在史书上成系统地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晋献公的时候,晋献公派太子申生率军出征,献公让申生穿左右两色的偏衣,佩上金块。晋大夫狐突看了太子穿的服装,心想这下子完了。叹气说:“太子的选择是事情成败的征兆;衣服是身份的明示;所佩之物是心地的表白。所以,如果让他身负重任,就应该让他穿颜色纯正的官服;信任他的忠心,就应让他佩带表明忠心无贰的玉。现在让他穿杂色的衣服,则是表示对他疏远;佩带金块,就是不承认他的忠心了。用衣服疏远他,用黄金预示无成,杂色意味凉薄,金意味寒冷,块意味诀绝,这样他还有什么依靠呢!”大臣罕夷说: “杂色奇服表示事不正常,金块表示去而无回,国君有害太子之心了。”四年后,申生因受谗言陷害而自杀。此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服妖之说。
在汉昭帝时,昌邑王刘贺派遣中大夫到长安,做了好多仄注冠,用来赏赐大臣,还让奴仆们戴这种冠。当时昌邑王刘贺狂妄胡闹,知道皇帝有病,还照常跑马打猎射鸟,跟饲养马的奴隶、掌管膳食的厨子游玩相处寻欢作乐,骄横放荡不守规矩。冠本来是表示尊贵的服饰,奴仆是卑贱之人,刘贺无缘无故地喜好制作这种奇特非常的冠,这是对尊贵施以凌犯的象征。而让奴仆戴这种冠,则意味着将从最为尊贵的地位坠落到最卑贱的地步。后来,皇帝驾崩,没有儿子,汉朝大臣选刘贺为皇嗣。他即位后,狂乱胡来没有为君之道,杀害了敢于进谏的夏侯胜等人。因此,大臣们禀告皇太后,把刘贺废黜为民。
汉成帝喜欢化装成庶民百姓悄悄出外游玩。从期门郎中挑选有勇力的人,和私家奴仆门客,多的时候十几个人,少的时候五六人,都身穿白色衣服,不戴冠,衹用帧布把头发一扎,携带刀剑。有时是乘坐小车,赶车的御者和他一同坐在小车的垫上,有的时候都骑马。出入城内街巷和郊外旷野,远到长安之外的郡县。当时,大臣车骑将军王音以及刘向等人多次恳切地劝谏。大臣们说:“现在陛下您放弃天子的至尊至贵,喜欢上普通民家的卑贱琐事;厌烦了至高至美的尊号,爱好上匹夫庶民的小辈贱称;聚集剽悍轻薄不义之人,作为私客;在民间置买私田,在北宫养着私奴车马;多次不要皇帝的尊严,离开深宫的安全,只身而出单独和一帮卑贱小人早晚相随形影不离。如乌合之众在吏民之家大吃大喝酒醉饭饱;服饰不讲尊卑,杂坐在一起,混乱而看不出君臣之别;没完没了地游荡取乐,白天黑夜在路上逛来逛去。致使主管宫廷门户、侍奉宿卫的臣子手持干戈,守卫无主的空宫;公卿百官不知陛下在什么地方。这样已经好几年了。古时候虢公做了有失为君之道的事,有神由天而降,对他说‘赐给你田地’,意思是说他将要以庶民百姓的地位接受田地。诸侯梦中得赐田地,都是丧位亡国的征兆,何况您身为天子却自己置办蓄积私田财物,情愿做庶民小人的事情呢!”结果汉成帝期间,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出现了后来的王莽之乱。
在东汉汉桓帝时,京都妇女在化妆时,都喜欢描眉描得像发愁一样,在眼睑抹粉像哭泣一样,头发梳成堕马髻,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笑的时候像牙齿疼痛一样。最开始在大将军梁冀家出现,后来京都的人感觉这玩意不错,都开始仿效起来,出现了服妖的情况。梁冀家两代人都是将军,与王室通婚,作威作福,已经危及到了社稷。后来全家都被灭门了。灭门的时候,妇女忧愁,眼流泪,和他们平时的打扮是一样的。
梁冀被杀后,京都的人戴的头巾都显得面容短但是耳朵长,显得上短下长。结果当时有五个将军在汉桓帝左右,他们的党羽遍布全国,虽然他们人少,但是跟随者却众多,上短下长。后这五个将军全被杀死。
在汉桓帝的时候,还出现了京都年长者都穿木屐,以致于刚出嫁的女子,都要学会漆画木屐,编制屐带。后朝廷中汉桓帝听信宦官的谗言,将朝廷里的一些忠义之士抓了起来,关在了黄门北寺朝廷设立的监狱,很多人都逃跑了没有没抓起来。朝廷于是将他们家的九族都抓了起来,结果年长者和妇女都被抓进了监狱,这也印证
了木屐之象。
到了汉灵帝的时候,汉灵帝就喜欢胡人的东西,身边的衣服,床,听的歌曲,看的舞蹈全是胡人的东西,京城的贵族以为这样很尊贵,都跟着皇上学。后来胡人董卓进京,这都是服妖的预测作用 ,可能不知不觉之间就中了。
到了魏武帝曹操的时候,天下比较乱,资源匮乏,想定一下统一的服装,但是又考虑到老百姓没钱。于是用白色的丝织品做普遍老百姓的帽子,来统一服装,取代以前的。当时大臣说,白色代表的是部队的军容,并不应该是国家的服装。干宝更认为这东西不吉利,白色是死亡的象征。当时的魏明帝穿着半袖见大臣杨阜,这杨阜来劲儿了,说这衣服也不合乎法度啊。你穿的衣服并不是皇上应该穿的,人主都干非法的事,自作孽不可活啊。于是就改朝换代了。魏明帝在活着的时候还做了一件蠢事,用铜铸造了两个巨人,名叫翁仲,放在门外。自古以来如果出现巨人,那就是亡国的标志。在秦始皇的时候,也出现了12个巨人,秦始皇竟然没当这是亡国的标志,以为是喜庆吉祥的事情,还铸了12个一模一样的铜人。结果不也亡国了吗。这其实都是服妖惹的祸。
三国时期的吴国的妇人在化妆时,喜欢紧紧地把头发束起来,但发鬓却散落着垂在耳下。这是那个地方的民俗约束过严,有失中正的反映,所以当时吴地的风气不好,大家都互相指责对方,崇尚刻薄的语言,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人,常常有因为哀伤过度而死的。当时的大臣诸葛属很担忧这件事情,专门写了一本《正交论》,整顿当时这种不好的风俗。后孙休称帝后,将所有衣服的规制,统一调整为上长下短,上衣有五六件,但下面穿的却只有一两件,干宝说:“上衣多而宽松,下裳少而窄小,是上有余而下不足而出现的妖异。”到孙皓继位时,果然皇帝大臣们娇奢淫意,随便糟蹋财物,但老百姓在穷困至极,吃不上饭,最终因这这个亡国。这正是服妖的应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