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清朝--继续当年明月没讲完的故事》
第7节

作者: 旧时清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问题在于下一步怎么走?敢问路在何方?
  李自成刚刚用血的失败给多尔衮上了深刻的一课,一步走错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他必须小心再小心,还是那句话他多尔衮输不起。
  多尔衮的办法还是老办法,这办法从他哥哥皇太极就开始使用了——有问题找范文程。

  毕竟范大人是大清第一智囊嘛,国家智库在关键时刻总得起作用吧。
  可怜的范大人又要开始写研究报告了!这一次他还能再次小宇宙大爆发吗?他又会拿出一份什么样的报告呢?
  日期:2013-02-22 18:45:46
  搅局者
  范大人这一次表现的十分淡定,因为这样的报告是在太好写了。一句话,抄抄就行了,历朝历代的史书里面有着太多的记载,萧何为刘邦写过,赵普为赵匡胤写过,朱升为朱元璋写过。
  这样的报告用孟子的句式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行仁政,宽民力”的内容,具体的措施大致都包括要“减税赋,轻徭役,尊儒家,称正统”,这样几招下去基本上最广大的农民、知识分子、官僚队伍都会支持拥护新政权的。
  范大人这儿抄一句,那儿凑一句,很快这篇报告就完成了。
  虽然这是一篇涉嫌严重抄袭的报告,可是多尔衮看到之后仍然非常佩服。中国先贤的这一大套理论用来忽悠多尔衮这样的半文盲是完全足够了,他也只有佩服的份了。
  就在多尔衮准备同意这份报告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有话要说。
  这个搅局者就是刚刚在山海关表现突出的阿济格,他刚刚被加封为英亲王。
  阿济格完全有资格站出来搅这个局,因为他是多尔衮的哥哥,同父同母的哥哥。当多尔衮还在玩泥巴时候,阿济格已经参与到抢劫大业中了。
  阿济格在父亲努尔哈赤的时期抢劫成绩十分突出,等到哥哥皇太极上台后,那更加表现生猛,曾经创造过连胜56场的记录。

  凭借着这些战功和鲜血淋淋的人头,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八旗中的镶白旗的旗主。
  这是一个可以被称作猛将的人。
  可是我却不喜欢他。因为他在长期的杀戮生涯中迷失了自己,他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有战争?
  因为“以战止战”!
  阿济格不知道,在他看来战争就是杀戮,就是鲜血,就是荣耀,这样的杀戮和鲜血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过分的杀戮让他天性中仅存的仁义完全丧失,他只会信服手中的刀和枪。
  阿济格这一次搅局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提出我们来的原定目标是抢劫,所以我们还是疯狂地抢劫吧,抢完了我们就跑回山海关去吧。

  当然出于安全性考虑,我们在抢劫之前最好能够对汉人进行一次大屠杀。
  阿济格还举例说之前咱爸努尔哈赤的时候,在辽阳那儿抢劫前没先杀人,结果汉人反抗了,损失惨重啊。所以,一定要吸取教训,一定要进行大屠杀。
  阿济格说完了,这样的话听着就令人感到害怕,我读到这样的记载仿佛看到了那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但是他的话却代表了很多满族贵族的心声。
  在清军进入北京城之后,这群人的抢劫就开始了。
  可是很快他们就失望了,因为李自成在离开的时候早就把先抢了一把了。清军搜了整个北京城,发现大部分粮食都被李自成带走了,他们只找到了一些喂马的粗粮。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整个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粮食一时无法征集上来,北京城内的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汉人,这些人大多没有足够的粮食(纵使有也都被抢走了),在生死线上挣扎,清军产生了不安全感。 害怕这群人饿疯了会聚众而起,这样自己将会陷入巨大的包围之中。
  那时候的东北开发程度还很低,沼泽遍布,产粮区面积很小,清军的士兵因此大多挨过饿,他们知道挨饿是个什么滋味,更知道人饿疯了会做什么。
  这是一般满族八旗士兵的想法。那么贵族会怎么想呢?
  在满族贵族眼里,治理国家可是个很累人的活。还不如让汉人来治理国家,然后咱们定期来抢劫。现在我们这么强大,应该先大抢一笔,然后再逼汉人国家和咱们签个条约,咱们坐在家里收钱这多好啊。
  原谅这群贵族吧,毕竟满族的政治制度才刚从原始部落时代进化过来,国家观念还非常淡薄。
  什么叫做国家观念?就是大家都认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民众的国家观念非常淡薄的结果往往造成历史的大分裂,最典型的就是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缔造的这个帝国的百姓并没有认同自己身份是秦人,还是自称楚人,齐人等。所以结果必然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这时候绝大多数的满族贵族也一样,他们并没有把汉人当做自己治下的百姓,而是把他们看做了抢劫的对象。
  范文程的报告是典型的儒家的观点,也是汉人知识分子的观点,以范文程、洪承畴等投降者为代表。阿济格的说法则集中体现了强盗的想法,也是满洲贵族的想法,以阿济格、济尔哈朗等八旗旗主为代表。

  两种说法,一种文明,一种落后;一种有着长远利益,一种有着眼前利益。
  如果选择第一种,虽然会面临无数多的问题,但是可能最终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如果选择第二种,即使能够称雄一时,可能最终还是被汉人压得抬不头来。
  多尔衮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一切的决定权都在他的手中。
  日期:2013-02-24 21:40:28
  稳定北京城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多尔衮在拒绝吴三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他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那么阿济格所要求的这些他都唾手可得,新的明朝皇帝一定会屈服于他。但是他拒绝了,因为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多尔衮这个人,作为一个满洲贵族,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缺点,他权力欲望太强,对人太残忍,没有任何的节制,他的施政也有着太多的错误。
  但是我欣赏他一点,那就是野心,说的好听点就是雄心,他拥有不会满足,最开始他只想占据东北,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有机会拥有天下。
  父亲努尔哈赤一生东征西讨,却对待汉人极其残忍,所以最终的结局却只能无可奈何地死去,而哥哥皇太极却重用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一批汉人,利用这些汉人,满清迅速发展了起来。多尔衮从这之中看到了要想夺得天下,必须利用汉人的那套东西。
  除了自己的野心,多尔衮拒绝阿济格还有个人原因在里面,那就是他并不太喜欢哥哥阿济格,更喜欢自己的弟弟多铎。并且他知道阿济格最终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拒绝了也没什么大事情。
  万幸,万幸,多尔衮这一次站在了汉人这一边。
  当然考虑到阿济格背后的满洲贵族力量,多尔衮不得不抬出了哥哥皇太极。多尔衮说皇太极对他说过,如果夺得了北京,就要以北京为首都。

  既然先皇都交代了,满洲这些贵族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