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清朝--继续当年明月没讲完的故事》
第12节作者:
旧时清风 多尔衮首先明确宣布废除明朝多次叠加征收的“三饷”,这一点实在是太必要了,因为“三饷”征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御清军,现在再征“三饷”名不正言不顺啊,你见过谁说收钱是为了自己打自己啊。还有一个我前面说的原因就是当时华北地区大干旱基本不可能征收上来粮食,强行征收的结果就是遍地都会出现李自成的队伍。
同时对那些在北京城被强占了房屋的家庭,也做出了免税三年的补偿。对清军经过(抢劫)的那些地方也做出了减税的措施。还是那句话,要收也收不到,不如趁势免了乐得做个好人。
免税这招效果非常明显,北方靠着这招基本上都稳定了下来,开始了缓慢地恢复。对于绝大多数的民众来说,所谓的民族气节在实在的好处面前什么都不是。
忽悠无止境,接着忽悠吧,忽悠好了农民,还有一堆读书人要忽悠。
对读书来说,免税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免税的。
要想忽悠住这群人,必须用另外的办法。其实归纳起来无法也是两招,一招是开科举,让读书人看到希望,至少考试能把他们考傻;一招是去找所谓的隐士,所谓隐士大多是假的,因为真的隐士我们是永远找不到的,统治者找隐士也无非是做个样子,表明自己对人才的重视。有皇帝比较搞笑,没有发现隐士,就派了几个人去装隐士,然后又派人假模假样地把他们接了过来,一顿封赏。
多尔衮自然也是这两招。首先开科举考试,这一点比他的前前任元朝好的多了。并且据说那一届的录取率是整个清朝最高的,原因大家都懂的。然后就是找隐士了,发布诏书告诉天下,欢迎隐士们到朝廷里来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政府服务。
比较狠的是,多尔衮还玩了个新花样,那就是派人去山东孔庙祭祀孔子,没有一个少数民族有这个态度吧,满族做到了。这一个举动无疑在告诉天下所有读书人,不要害怕,我们也是尊敬孔子的,我们也是服圣人教化的,读圣贤书还是有用的。
读书人看到这个更是觉得前途无限,反复拜祭的不是孔子,而是他们自己,再加上不断有人考取的消息传来,对新政府的最后抵抗都在做官的诱惑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读书吧,使劲地读书吧,读到脑残为止吧。
至此,该忽悠的多尔衮基本忽悠住了。别的像什么乞丐、商人之类的都是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了,完全无关紧要的,忽悠他们还浪费口水,不值得。
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这样,弱势群体都被无情地漠视。
有意思的是,出于对朱元璋统治的崇拜,多尔衮将《大明律》就像大明门一样,换个字变成《大清律》就颁布天下了。后世有个叫做谈迁的历史学者指出了里面比较搞笑的地方,《大清律》这书里面把朱元璋关于大诰减罪的说法全部抄了进去,谈迁搞笑地评价说,明朝都灭亡了,你叫人家从那儿找大诰去啊。
在一片忽悠声中,清朝总算是把北方的大部分稳定了下来,让那些形形色色抵抗消失的无形可寻了,让那些怀着抵抗之心的人选择了归服。一个新兴的帝国总算站稳了脚跟。
多尔衮知道时候到了,机会再一次来临,该出手去荡灭那些敌人了。
在有了一个稳定的内部之后,那么该去解决外部的问题了。
这时候的多尔衮惊奇地发现敌人看上去还是如此地强大,真正的战争即将开始。
八旗的勇士们离开你们在北京的安乐窝吧,跨上战马,挥舞起手中的刀,策马沙场,纵横而去吧,新的征途已经开启了。
日期:2013-03-03 21:37:50
第五章:对手
第一个对手:李自成
在离开北京城之后,李自成和他的20万军队就开始了奔向伟大首都西安的旅程,李自成自己更喜欢称之为长安。
追在他后面的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一直是若即若离,只要李自成一停下来,他们就会像神庙逃亡里的幽灵一样出现在身后。
无止境的逃亡终于让李自成感到了厌倦,他决定停下来等着吴三桂,然后打败他,彻底甩开追击,从容地走向伟大首都西安。
在河北定州(今天河北定县)的清水河边,李自成停了下来,开始整顿军队,等待吴三桂的到来。
吴三桂的5万关宁铁骑如约而至,没有任何的迟疑,双方开始交火,战斗立即打响。
结果还是老样子,兵败如山倒,一直失败了的军队是很难再次获得胜利的,不是他们不行,而是他们缺乏胜利的勇气。
李自成这一方在这场战中损失惨重,负责这场战斗的果毅将军谷可成当场阵亡,副统帅左光先也身受重伤。
左光先虽然是大明一代硬汉左光斗的弟弟,可是他的负伤李自成多少还是显得无所谓,因为他是明军投降之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可是谷可成的阵亡不同,对于谷可成的离去李自成可以说是伤心欲绝。在李自成最绝望的时候,他的身边只有18个人追随他进入山中,谷可成就是其中之一。谷可成与其说是他的老部下,不如说是他的兄弟。曾经他们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可是现在还没有共享富贵就结束了。
局势的发展让李自成来不及忧伤,他仍然无法甩脱吴三桂的追击。
作为一个统率过几十万大军的统帅,李自成知道唯有打败吴三桂才能摆脱他的追击。因为吴三桂的军队主要是骑兵,而李自成却是以步兵为主,在速度上这不是一个等级的,四条腿终究要别两条腿快。
必须打响阻击战了,不然只会全军覆没。
第二天清早,李自成亲自率领着全部的精锐出营挑战,直逼吴三桂军队的驻扎地。为了让吴三桂出战,李自成选用了激将法,大声的喊着:“今天我们决一死战,不靠满狗子帮助的才是真好汉。”吴三桂投降的行为遭到了无情的讽刺。
不知道吴三桂有没有被激怒,反正他把自己的军队一分为二,从两翼包抄了李自成的军队。
大决战开始了。
吴三桂军队人数较少,只能轮番上阵,双方从早上七点一直打到了晚上7点,这是一场关键的较量,李自成甚至亲自上阵搏杀。
最终的结果是双方互有损伤,李自成受箭伤。
但是李自成的这一箭没有白挨,大顺军的战斗力让吴三桂感到了惊讶。吴三桂感觉到了李自成抵抗到底的决心和信念,他感到了恐惧。
一个有信念的人总会令人感到恐惧,因为他看上去是那么的无敌,谁也不敢保证能够每一次打败他。
加上吴三桂本来就没有抱定将李自成赶尽杀绝的心,他只是无奈地选择了这个任务,这一场战过后他也可以对多尔衮交差了,不是我不追击,是李自成阻击战打的太好了。
吴三桂选择了停下来,在目送完大顺军之后,他也带着军队慢悠悠地回到了北京。沿途搞个抢劫啥的自然是免不了的了,反正黑锅有人背,回去之后就上报大顺军军纪败坏,沿途大肆搜刮抢劫就行了。
吴三桂停了下来,可是李自成不敢停,他一直向西奔去,终于到达了山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