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清朝--继续当年明月没讲完的故事》
第16节

作者: 旧时清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多铎的大军开始转向的时候,一切的一切瞬间都被改变了。原来的历史剧本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大顺军的末日来临了,因为多尔衮几乎是将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全部都用来对付李自成了。谁叫你怀庆之围暴漏了你的巨大实力呢,所以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不要暴露自己的实力,让敌人轻视你就很好。
  李自成在河南的军队立即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人数只有两万人的大顺军立即成为了孤军,原来的包围瞬间变成了被包围,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了投降。
  李自成在获知阿济格大军即将到来的时候,他就明白大决战就要开始了。来吧,让你们看看汉人的骨气,让你们知道我们不是所谓的匪徒,让北京城的耻辱成为过去吧。
  李自成亲自率领着大将刘宗敏、刘芳亮率着全部精锐从西安出发北上增援,这注定是一场生与死的大较量。
  李自成还不知道,他的对手其实比他想象中的其实要强大的多。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选择了出发就没有后退的道理。

  和热血沸腾的李自成不同,南明的那群大臣们在听到多铎大军转向的消息后,全都松了一口气,甚至多少还有着点幸灾乐祸。至于南明皇帝陛下,那更是满着听戏、选秀女啊。有些所谓的“精明人”甚至还在盘算着清军和大顺军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什么叫做苟且偷安?这就叫做苟且偷安。让他们再享受一段时间吧,屠刀很快就会落下。
  战争之神已经吹响了命运的号角,大决战开始了。
  日期:2013-03-07 21:37:21
  致命的等待
  李自成选定的决战之地是陕西北部的榆林和延安一带,在那儿李自成的下属李过和高一功有着十万多人在那儿驻守。加上自己的大军完全有信心击败阿济格的,这儿就是他为清军选定的埋葬之地。

  计划是美好的,可是我们知道计划是根本赶不上变化的。所谓变化就是把计划完全打乱,然后一地碎片,让人漫无头绪。
  变化很快就来了,这样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让李自成事情完全完全失去了掌控。局势彻底发生了改变。
  这个变化就是多铎大军的转向。多铎在怀庆击败大顺军之后,很快渡过黄河,奔着潼关而去。
  这时候的阿济格去还没有发动进攻。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和阿济格选择的进军路线有着很大的关系。

  阿济格选择的进攻路线非常奇怪,他选择了迂回到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然后从今天的内蒙古高原杀入陕北,在由陕北进军西安。这条路线迂回距离过长,浪费时间太多。完全没有必要,清军其实可以完全直接从山西进入陕西,可是阿济格偏不这么做。
  阿济格这么做的理由是清军骑兵现在去马,也缺乏拖运补给的骆驼。所以我们要去好朋友蒙古族那儿去要点驼马,然后才好出发。其实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阿济格迂回蒙古除了要驼马,在我看来应该还要了人,也就是再一次喊出“满蒙一家亲”的口号,让蒙古再一次征兵为满族征服天下服务。
  因为从多尔衮到阿济格都知道八旗军队的致命伤在于人数太少,虽然单论战斗力清军可能远远胜过当时的其他军队,可是在敌人巨大的数量优势面前,再强的战斗力都是白扯。俗语说的好,乱刀砍死老师傅是也。所以,阿济格在出发之后几乎带上了他能带走的全部军队,同时将驻守山西的军队也大量抽调走了,他的军队数量也达到了8万人,这对当时的清朝来说,绝对是一支大军了。
  可是,阿济格仍然没底。当时李自成增援的队伍已经在路上了。在山海关,李自成凭借着地利,12万清军和5万关宁铁骑一时都难以打败他,大顺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加上最近2万大顺军在河南的突出表现,阿济格多少有点心理发虚。
  所以阿济格选择了以借驼马作为借口,进入蒙古。这么做一方面可以静静地等待战局发生变化,同时也可以向满族的好朋友蒙古人再次借点兵。即使借兵失败了,也可以敲诈蒙古人一批驼马。说是借,可是我们知道强盗的借都是抢劫。国家的借那就更是合法的抢劫了。
  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我认为阿济格再次向蒙古人借兵的要求并没有实现,所以阿济格就一直磨,动作十分缓慢。等多铎解了怀庆之围,渡过黄河,向潼关进军的时候,阿济格仍然是慢吞吞地迈向陕北的路上。
  要在平时,阿济格的这种消极怠工对战事的发展几乎就是致命的。可是由于多铎原来距离陕西较远,阿济格的这样消极进攻就让双方军队的进攻速度基本拉平了。这就给增援的李自成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了。
  可是李自成制定的增援计划是按照阿济格率先进攻制定的,所以他才会选择去支援陕北,而不是潼关。可是现在阿济格和多铎几乎是平行杀来,到底支援那一边呢?如果增援陕北,那么潼关失守怎么办?如果增援潼关,陕北丢失怎么办呢?二者是一个都丢不得的,不然就失去了任何反击敌人的机会了。
  这是一道选择题,二选一。选对了,可能失败,选错了,必然失败。李自成一直不擅长做选择题,他的心情仿佛回到了大明政府将小驿卒的他裁撤时的无奈,他陷入了迷茫之中。陕北?潼关?到底是那边。
  李自成选择了等待,那儿也不增援。看情况,但愿船到桥头自然直吧。这其实是一种最无奈的心理,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静静的等待。李自成就这样失去了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他只能选择被动地应对,他的几十万大军其实完全被清军无形的牢笼困住了,无法行动。
  李自成在洛川县等了十天之久。洛川县距离陕北和潼关的距离大致相等,他可以随时选择增援那边,看那边撑不住就增援那边。在这十天里面,李自成无可奈何,每天一遍遍地探问这阿济格和多铎的进军速度,然后回去进行速度和路程求时间的计算题。
  十天后,李自成终于算出来了。因为一切都非常明显了,领先者的优势已经非常突出了。李自成率着他的军队,朝着增援的目标出发了。
  李自成不知道的是,在他等待的这十天里,他其实已经输了。这十天的等待对于一个普通人也许只是浪费了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也只是荒废了十天学业,后面熬熬夜都能补回来,可是作为一个统帅的李自成这十天的消极无为,只做路程和速度的计算题的行为无疑是一种慢性的自杀。
  这十天的等待是致命的。
  李自成接下来的结局注定了是个悲剧。

  日期:2013-03-08 21:45:59
  潼关的命运之战
  阿济格和多铎的时间赛跑,最后是多铎跑赢了。
  多铎大军在河南的孟津渡过黄河之后,之后一切顺利,沿途经过的地方大多没有遇到抵抗。在陕州清军遇到了前沿的大顺军,双方交战。清军由于数量较多,加上李自成有意收缩防线,这一站以清军的胜利结束。但是总得来说,这次小失利对战争的结果没有什么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