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汉字原来是阿尔泰游牧民族发明》
第2节

作者: 也爱看纪录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1 12:38:59
  3 黄帝与猃狁的区别
  我们认作“始祖”的黄帝到底是什么民族出身?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有必要着重讨论,其实他的名字已经把答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了: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轩辕”就是黄帝的名字,而“黄帝”可能是后人加给他的一个谥号。游牧文化一大特征是以族名为人名,人会死去,但部族不会消亡,这个名字就会在历史上不断出现,那么还有谁以“轩辕”为名呢?

  先秦古籍中匈奴被记作“猃狁”(xian yun),与“轩辕”读音相同,其实是同一个族名的异写,由此可知黄帝与匈奴其实是同类。
  《史记》曰:黄帝“北逐荤粥”,这个“荤粥”也是猃狁的异写。在争霸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战争中,“轩辕”击败了本是同类的“猃狁”,胜利者入主中原成了“黄帝”,败北猃狁留在北方草原上,成了史书中“戎”和“狄”,但他们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生存方式,还有相同文化习俗。
  “猃狁”和“轩辕”的区别只是选用了不同的汉字去注音这个族名,史籍中匈奴还有许多异写,如“獯荤”、“荤允”、“熏育”、“薰粥”等等,读音是一样的,不同人选用不同的汉字来注音翻译同一个族名而已。之所以选用不同汉字,是因为时期不一,注音翻译者立场不同,古人习惯以此表达着自己的好恶,且是儒家最为擅长的,用以贬褒历史人物的手段。
  黄帝是儒家理论中的圣人,便有了“轩辕”之名,与黄帝为敌者,都看成异类,必加上表示兽类的偏旁部首,就这样通过选用带有贬褒含义的汉字,远古历史人物全都被他们贴上了标签,或者说儒家已按照自己的理论需要,给所有历史人物重新取了一个名字,由于历史上儒家思想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再也没有人敢对此辨析或者提出异议了。
  如此这种例子在史书中可说比比皆是,如:“西伯”和“鲜卑”,实为同一族名的不同写法,前者以族名为人名,后者以族名为国名。“西伯”就是周文王,儒家理论中的圣人,之所以写作“西伯”,当然也是有历史事实可对应,“西”对应着他从西羌而来入主中原的史实,“伯”有尊贵之义,他原本就是殷商王朝一强大方国之君,就是说“西伯”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体。而“鲜卑”之国在整个西周时代自始至终与周天子为敌,他们长期盘据于黄淮大平原上,藐视周天子,常与楚人结成军事同盟,“(楚)与鲜卑守燎”,共同举行燎祭大典,联合对抗周王朝,总是与圣人,天子和正统为敌。“鲜”古代汉语中是“少”、“不足”的意思,“卑”有“微小、低级”的意思,儒家的贬褒立场就这样表达出来,但西伯和鲜卑本是同类,有共同的族名,说相似的语言,他们只是在争霸中原的时候互为敌手而已。

  “轩辕”字面上就有高大威武之义,但我们知道黄帝时代汉字还处于萌芽时期,当不会有这种形声汉字的存在,这种汉字是后来才出现的。古人之所以选用这两个汉字来注音,同样有史实与之对应。对此古人有注曰:“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黄帝留给后人的形象是帽子特别高,有峨冠博带习俗。当我们看到忽必烈皇后画像中那高高的帽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像出“轩辕”的来历,其实北方游牧民族全都有带高帽子的习俗,就是说“轩辕”也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体。

  日期:2013-12-21 12:40:25
  这种贬褒手法不是司马迁发明的,古以有之,汉字的象形表义特性决定了这种手法将被儒家代代相传,有《魏书》为证:

  晋末,匈奴的一支,鲜卑拓跋人自北而南入主中原,与他们同时入侵中原的游牧部族很多,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戎狄之国多达16个,史称“十六国”。后来通过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些小方国被后起的鲜卑拓跋一一兼并。十六国的创建者大多有鲜卑背景,他们说大体相同的语言,有的还有明确的血缘关系,但鲜卑拓跋人写的《魏书》给这些失败者命名时,一律选用贬义汉字。如同样出自拓跋部,后来创建了“南凉国”的拓拔,被写成“秃发”,记作“秃发?保周”(“保周”可能是蒙古语“巴图鲁”的汉字注音)。他们实是同宗同祖之人。《魏书?列传第二十九》记载,魏世祖会见“秃发保周”时这样说:“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由此可见“秃发”只是拓跋的异写。

  “轩辕”和“猃狁”就是在同样情况下产生的,或者说是儒家布下的历史迷雾,切不可让它遮挡了我们考察中国文明史的视线!中国古籍《山海经》中黄帝记作“轩猿”,也说明“轩辕”两字是后来才确定下来的,早先写法比较随意,黄帝不可能是一种猿猴。
  日期:2013-12-21 12:42:13
  黄帝从何处来?《史记》没有记载,但《魏书》给出了明确的线索:

  《魏书?序纪》追叙自己远古祖先时说,先祖出自黄帝最小的儿子,曰:“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徒,射猎为业”。
  古代汉语中少与小是同一字,对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少子名“昌意”,古籍多有记载。阿尔泰游牧民族的继位习俗并不是长子继承,而是“少子守灶”,父亲最小的儿子在蒙古语中叫做“斡赤斤”(“斡赤”是蒙古语“灶”的读音,“斤”是人的意思),只有“斡赤斤”才有继承父亲故土家业的资格,其他儿子会早早地被父亲打发到远离故土的地方自行创业发展,因此“昌意”所封的地方应是黄帝的故地。昌意在“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这已为史家所公认。至今大兴安岭深处还有个“鲜卑洞”,洞壁上至今还留有北魏皇帝祭祖文残迹。黄帝自北而来明矣!

  此外还可以从古地名上考证黄帝从何而来:
  大兴安岭南麓,呼伦贝尔一带古称“秀荣”,而《史记?三代世表》记载:“黄帝号有熊”,古代的“号”都指国名,黄帝国号曰“有熊”,与“秀荣”读音相似,这个地名应是黄帝活动留下的历史痕迹。
  《魏书》中有“尔朱荣列传”,有言曰:“尔朱荣,字天宝,北秀荣人也”,又曰:“秀容界有池三所……清深不可测,相传曰‘祁连’池,魏言‘天池’ 也。”
  “秀容”显然是今天的呼伦贝尔,那里确有三个清澈的高原湖泊,《蒙古秘史》也称之为“天湖”。《史记》记载匈奴语把“天”读作“祁连”。所谓“魏言”即鲜卑拓跋语,也就是匈奴语,古代阿尔泰语。古代的呼伦贝尔湖既然叫“天池”“天湖”,流入其中的河自然是“天河”了,查一下地图,流入呼伦湖的河至今还叫“统格里溪”,那是蒙古语天的读音“腾格里”的异写。
  尔朱荣属部是鲜卑拓跋军事联盟中的一大强部,他们“世居秀容川”,“家世豪擅,为秀容第一领民酋长”,其先祖名“代勤”(台吉),他曾“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魏世祖)平晋阳,定中山”,战功显赫,为此魏世祖立他的胞妹为皇后,并“诏割(秀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北魏后期,在葛荣百万大军杀奔京师的危急时刻,尔朱荣帅部击败了葛荣,他于北魏确有再造之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