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汉字原来是阿尔泰游牧民族发明》
第3节作者:
也爱看纪录片
《魏书》又曰:“(尔朱)荣洁白,美容貌,幼儿神机明决”,“号令严肃,众莫敢犯”,“荣性好猎,不舍寒暑,至于列围而进,必须齐一,虽遇阻险,不得回避,虎豹逸围者坐死。”游牧军队的战斗力就是从这种狩猎中锻炼出来的。从尔朱荣身上我们确可以看到黄帝远去的背影。
日期:2013-12-21 12:43:39
黄帝从北方来,还有其他证据,《礼记》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追思黄帝,封黄帝之后于蓟”,古代的“蓟”在今北京以北一带,包括呼伦贝尔地区。如果那里不是黄帝的故土,武王是不可能把黄帝后裔封在蓟地的。如此看来黄帝和成吉思汗发迹于同一个地方,或者说生长在同一个摇篮之中,这已经注定他们将有同样的行为方式。
黄帝说什么语言?《史记?封禅书》中也有线索,文中有关于黄帝最后的事迹:
“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塞门者,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君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须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鸟号。”
注意“弓曰鸟号”四字。什么语言把弓箭读作“鸟号”?正是满洲女直语!读作niru,常常译作“牛录”,本义是大弓,牛录既是满洲女直亦军亦民的社会结构,也是游牧社会的固有特征,黄帝把弓箭读作“鸟号”(牛录),他说古代满洲女直语明矣!
日期:2013-12-21 12:45:02
如果你对三皇五帝的民族背景仍然存疑,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古历书上传递出来的历史信息:
汉王朝建立之初,社会积贫积弱,暂时没有精力去更新历法,于是刘邦“袭秦正朔”,仍沿用前朝旧历法。旧历名《颛顼历》,传说为黄帝始作,颛顼修订,至帝尧进一步完善而成,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直到汉武帝时代,汉兴已过70余年,朝廷才决定修改历法。
当时旧历法也已到了非修正不可的地步了。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不是一个整数日,需要通过闰年闰月来调整盈余,如果长期不校正,到夏至日日昝投影线就会出现很大偏差,“改正朔”,就是重新计算并调整盈余,这自古被认为是新王朝创建者的专利。古人视历书为神圣,占卜祭祀都要依据历书。改正朔时除了校正日期之外是不会随意更改专用名称的,故历书会保存久远的历史信息。
汉武帝的新历书名叫《太初历》,新历书不过是把旧历书中的闰年闰月作了修正而已,《颛顼历》中的专有名词依例原封不动承袭下来。《史记?历书》详细记载了太初历的纪年纪月法,这是一种以甲子编排,分配了闰年闰月的循环往复程序,每一年都有古老的专有名称:
第一年 焉逢摄提格 太初元年
第二年 端蒙单阏 二年
第三年 游非执徐 三年
第四年 疆梧大荒落 四年
第一年 徒维敦祥 天汉元年
第二年 祝犁协洽 二年
第三年 商横涒滩 三年
第四年 昭阳作鄂 四年…………
这些莫名其妙的专有名称来自遥远的三皇五帝时代,也就是颛顼们说的语言,不过是古代阿尔泰语的汉字注音。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端蒙单阏”“疆梧单阏”,“祝犁单阏”。“单阏”就是“单于”(阏是于的异写字),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呼,由此可见黄帝,颛顼,帝尧本来就是单于,就像忽必烈皇帝本来就是可汗一样!
日期:2013-12-21 15:22:24
黄帝之黄(节选)
由于黄帝是儒家理论中的圣祖,至今还是一年一度的“公祭”对象,黄帝的一切也就有了深入探究的必要,例如,黄帝之“黄”从何而来,含义何在?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历史上由汉人建立的朝代中,你找不出那个皇帝是以某种颜色为名号的,以各种颜色为名号的怪俗在农耕汉民族中并不存在。
那么,什么民族有以各种颜色为名号的习俗呢?正是阿尔泰游牧民族!
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几乎都姓“金”,而金是黄色的,很自然地,黄会成为金的代名词。金在阿尔泰语中有数个读音,黄帝有金姓曰“公孙”(应读作“爱新”),只是其中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帝”就是“金帝”。
在游牧文化中,金是神圣的代名词,是单于、可汗的专有之物。古代匈奴都以“天之骄子”自居,成吉思汗后裔则以“黄金家族”自称,乃是同一种民族背景使然。
如唐代法律严格规定,只有王室贵族才能拥有金器,普通人最富有也不能使用金器,否则就是越轨犯罪,大逆不道。但宋代就完全不同,宋时民间富户也可以大量拥有金器,只要你买得起,用得起。乃是因为唐是突厥人建立的,宋是汉人建立的,农耕汉民族并没有那种“金文化”、“金心理”和“金观念”。
“黄色”在蒙古语中读作“敕勒”(Sire),元代《至元译语》:“黄,昔剌”,是为异写。
历史上,在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方国中,以黄为号的情形其实是在不断出现的,如10世纪的契丹辽国,帝族姓“耶律”,后族姓“述律”,就是“sire”的汉字拟音,意为“黄”。当时契丹史家作如此汉译是要与“耶律”对应,从而暗藏他们的“青牛白马”起源故事,契丹帝族后族的军事联盟属于“珠联璧合”。汉字“述”有跟进、随从之义,可见在“礼制”上两者还是要分出高下的,后族“述律”之身份等级明矣!
但以黄为号兵不是辽后族的专利,以黄为号属于古老的游牧文化,辽帝国是在原生态游牧文化中产生出来,辽帝族有时也以黄为号。如《契丹国志》曰:“至阿保机变家为国,始以王族为横帐(又写作黄帐),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辽史?营卫志》:“世里,皇族也。”
这“世里”就是“sire”的汉字注音。从中可知,在契丹人的观念中,帝族后族都是居于“黄”帐中,游牧在“黄”原上的王族、黄人。 并且,辽帝还有以“述律”为名的,《辽史?穆宗》:“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字述律,太宗皇帝长子。”从名号本义上看,辽穆宗就是一个“黄帝”!
在东北地区,历史上以“黄”为国号并见诸史书的有汉代的“索离”(索伦)国。对此《史记》、《汉书》、《三国志》都有记载。笔者以为“索离”也是“sire”的汉字拟音。他们属于女直系游猎民族,建国于公元前100年左右,建都于松嫩平原上,大约存续了600余年。吉林肇源县的白金宝遗址现已被考古学家认定为古索离国之遗存。此遗址不远处今有“少陵”河,此河在清史稿中有许多异写,如:索伦、硕罗、索柃等等,满洲女直语本义都是“黄”河。
并且史书记载,索离国也有祖先源自鸟蛋的说法,曰:“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侍儿於后妊身,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王囚之,后遂生男。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后徙于马栏,马亦如之。王以为神,乃令母收养,名曰东明。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后欲杀之。东明奔走,南至掩淲水 ,以弓击水,鱼鳖皆聚浮水上,东明乘之得渡,因夫余而王之焉”。(《后汉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